(共29张PPT)
第1课时
12 为人民服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雷锋
焦裕禄
孔繁森
“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有许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生平介绍: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也是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
毛泽东(1893—1976)
助学资料
1944年,张思德响应党的号召,带领战士们到陕北安塞烧炭。9月5日,在烧炭过程中,窑洞突然塌方,他不幸牺牲。张思德牺牲后,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主席亲自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毛主席演讲鼓励斗志
背景探寻
毛主席的演讲正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关键阶段,此时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对鼓舞群众斗志、促进人民团结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既为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和军队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任。
张思德是谁?毛主席为什么会在其追悼会上做这样的演讲呢?
张思德(1915—1944),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于1933年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他在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塌方而牺牲,年仅29岁。
张思德
张思德同志是为救战友而牺牲的,毛主席在演讲中有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他是如何评价张思德同志的?他还讲了哪些内容?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为人民服务》。
字词乐园
迫
迁
批
彻
(强迫)
(搬迁)
(批评)
(彻底)
我会写
泰
(泰山)
标
牺
炊
葬
(标准)
(牺牲)
(炊烟)
(葬礼)
彻
彳+切=彻
识字方法
加一加法
迁
辶+白=迁
标
记号,标志;树木的末梢。
泰
五岳中的东岳,在山东省中部;平安、安定。
字义识字法
牺
字谜
牛往西边走,
一走不回头。
字谜识字法
炊
字歌
用口来吹气,
点火起炊烟。
字歌识字法
喝茶
彻
迁
泰
迫
批
标
牺
炊
葬
结构:上中下结构
组词:葬礼 火葬 安葬
他把自己的大好前程葬
送了。
zàng
部首:艹
笔画较多,书写时宜紧凑。“艹”中的横写长,两竖向内略收拢。
重点字讲解
造句:
书写指导:
pǎi ( )
迫
一些迫( )击炮击中我们这条街。
对于外来压迫( ),我们要坚决反抗。
多音字
在“迫击炮” 中读pǎi ,其余情况一般都读pò。
辨析
例句
pò
pǎi
pò ( )
压迫
迫击炮
鸿雁的毛,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
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
沉痛地怀念(死者)。( )
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追悼
词语解释
初步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自己再朗读。先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再分别概括每一段的意思。
第1段:明确提出“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为人民服务。
第2段:如何对待“死”。
第3段:如何对待批评。
第4段:如何对待困难。
第5段:如何对待“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
2.梳理文章思路,了解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如何对待“死”;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
3.毛主席说怎样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尝试运用“因为……所以……”这一关联词来回答。
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不怕别人批评。
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责任克服困难。
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要给死去的同志开追悼会,寄托哀思,使人民团结起来。
《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针对当时革命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演讲,是要号召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个同志都要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学习他的精神,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随堂练习
牺牲 ( )( )
悼念 ( )
埋葬 ( )
泰然 ( )
xī
dào
zàng
tài
shēng
一、给划线字词标注拼音。
二、解释下列词语。
固有:
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本来有的;不是外来的。
鸿雁的毛,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课后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一些为人民服务的人物事迹。(共50张PPT)
2022年春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
第2课时
12 为人民服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回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毛主席是如何清楚地表达“为人民服务”这个观点的。
品读鉴赏
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在进一步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
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全为着解放人民,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下列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不能
“完全”“彻底”这两个词不仅体现了用语的严谨,也是全党全军应该遵循的最高标准,更是领袖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表明张思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引出下文。
读第2自然段,作者是如何阐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证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引出如何对待“死”的论述。
表达憎恨和蔑视的情感。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表达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对比
写两种不同的“死”的意义,即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举例
写出了张思德同志牺牲的意义和价值,表达出对他的高度赞扬。
有力证明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的观点。
在这一段,毛主席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引用古人的话证明观点,再说明不同的人死的意义的区别是什么,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表达方式
朗读第3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因为
就
所以
都
不管
因果关系
条件关系
我们不怕批评。
我们不怕任何人的批评。
我们接受任何人正确的批评。
(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 )照你的办。
只要
就
就
条件关系
以上四句话用一系列关联词紧密连接,意思层层递进,最终表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思考:可以删去这些关联词吗?哪一种说法更有说服力?
关联词不可以删去。以上四句话用一系列关联词紧密连接,意思层层递进,最终表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举李鼎铭的事例,有力证明了“我们接受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批评和建议”这个观点。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表明一个道理:要想兴旺革命队伍,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谋利益。
条件关系
这段话阐明了我们怎样正确对待批评的问题,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我们欢迎任何人正确的批评。如果别人的批评有利于我们的成长与进步,我们就要接受。当老师、家长、同学指出我们的错误时,只要他们说得对,我们就应虚心改正。
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一说:论述了什么?
论述了如何对待困难。
思考:革命事业都充满了哪些困难与挑战,请找出来。
困难
人口多
根据地小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树立信心
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鼓足勇气
这句话表明我们要正确对待牺牲。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团结一致
共同奋斗
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论述了什么?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论述了如何对待“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
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第2—5自然段作者是如何阐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的?
(2)论述如何对待“死”——为人民利益而死
(3)论述如何对待批评——不怕别人批评
(4)论述如何对待困难——要看到光明和成绩
(5)论述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开追悼会
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具体论述
1.读完课文,说说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做?
只要做的事情是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就能称得上是“为人民服务”。
作为小学生,“为人民服务”就是学习好本领,锻炼好身体,锤炼好思想,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2.联系生活,深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说说我们的身边还有没有为人民服务的人呢?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我们身边的清洁工、教师、医生等很多人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人。
主旨概括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论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提出观点(1):为人民服务
具体论述
(2—5)
对待“死”——为人民利益而死
对待批评——不怕别人批评
对待困难——要看到光明和成绩
对待死去的同志——开追悼会
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
名师点拨:先熟读课文,理解第2—3段的意思,再抓住行文线索,进行背诵。第2段中,作者论述如何对待“死”,我们可以按照“死的意义不同→司马迁的话→重于泰山的死和轻于鸿毛的死→张思德同志的死”这个行文思路进行背诵。第3段中,作者论述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教材习题答案
如何对待批评,因为这几个句子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抓住“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等关联词进行背诵。
2.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名师点拨: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二部分围绕该观点进行论述。熟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对第二部分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概括总结。
参考答案: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四个方面的意思:如何对待“死”——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第2段);如何对待批评——强调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第3段);如何对待困难——强调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和光明(第4段);如何对待“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强调不管是谁,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第5段)。
3.读下面这段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名师点拨: 这四句话紧扣“不怕批评”这个中心意思来写,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可结合文中的关联词感受作者论述的严密。
参考答案:这段话共有四句。第一句指出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第二句指出不怕任何人批评,第三句指出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第四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即“对人民有好处”。这四句话紧扣“不怕批评”,通过“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等关联词紧密地联系起来,内容越来越具体,步步深入地阐明了正确对待批评的观点。
4.结合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原文略,见教材)
名师点拨:《十里长街送总理》描绘了周恩来总理去世以后,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为他送行的场景,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他的深切怀念和不舍之情。解答本题,可以先说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名言的意思,再查阅资料,结合周恩来总理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生的伟大事迹,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参考答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说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周恩来总理为了人民,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他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无论是周总理,还是张思德,抑或是李大钊、刘胡兰等革命先辈,他们都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
课后拓展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与死” 的名言警句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随堂练习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 )照你的办。
一、填一填。
所以
如果
就
因为
不管
只要
就
就
都
二、想一想。找找当代为人民服务的真实事例。
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攻坚克难,执着奋斗,为当地教育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
重要贡献。她矢志不渝,克服种种困难,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贫困家庭脱贫发展的希望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