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2022年春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
语文园地五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2课时
赵孟頫《三门记》
(局部)
书写提示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如第一幅图中的“户”起笔用“横点”,横向取势,势如短横,但比短横更短;“之”起笔用“右点”,右下重按即收,呈下俯之势,点画姿态各异。第二幅图是对应的现代通用规范汉字。
赵
孟
頫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作品风格秀逸、笔法圆熟,代表作还有《妙严寺记》《道德经》等。
书法小知识 天下第一草书 怀素的《自叙帖》。
天下第一隶书 《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并列第一。
课外拓展
书法小知识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天下第一楷书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lǐ)泉铭》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日积月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下》。这句话告诉人们遇事不必钻牛角,而应懂得通融、屈伸。“变”和“通”合起来就是“变通”,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
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这句话是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新”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进步的意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原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指靛(diàn)青,即靛蓝。蓝,指蓝草,是可以用于制作靛蓝染料的数种植物的统称。
荀子用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汜(sì)论训》。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这四句话都是鼓励我们遇事要学会变通和创新,不能一味地因循守旧。
小结
课外拓展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周易》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增广贤文》(共47张PPT)
2022年春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
语文园地五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1课时
交流平台
在本单元学习中,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你的学习起了帮助作用?和同学一起交流吧。
我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读课外书,而且读的大多是名著,阅读品位也在提高。
我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感觉好像在和作者聊天,同时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我每次完成习作后都认真读几遍,看看通不通顺,有什么问题,然后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我越来越喜欢写作文了。
我碰到不懂的问题会随时向别人请教,或者去读书、查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勤问勤查的习惯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我发现四位同学分别从课外阅读、读书方法、习作修改和勤问勤查四个方面,交流总结了小学六年来在语文学习中所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我发现
本次“交流平台”引导我们对六年来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归纳和总结,交流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良好学习习惯,帮助我们全面认识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并为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议方法
展示台
在读书的时候能展开想象、联系实际;学会了做读书笔记,能不断积累好词好句好文章。
生活中开始注意观察了,开始留意周围事物的变化了;坚持每天写一写,通过多动笔提高了写作水平。
读是输入,写是输出。
我每次在上课之前,都会先预习新的课文,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老师讲课的时候,我就能迅速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了。
思考:你觉得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什么好处?
①多阅读能增长见识,提高理解能力。
②随时记录生活感悟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③注重预习和复习能帮我们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甚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养成越来越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结
词句段运用
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在学习《两小儿辩日》的时候,我知道了“汤”有“热水”的意思,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可能是……
我发现有很多成语是出自文言文的,我们可以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说发现
我们先要回忆一下,在哪几篇学过的文言文中见过这些标红的字,这些字在原文中分别是什么意思。如,“弗”字出现在《学弈》中,“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弗”是“不”的意思。
议方法
我们还要注意,对文言文中的字义不能牵强照搬,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那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从而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在之前学过的文言文中,“走”解释为“跑”,
而在“走马观花”一词中,我们不能机械地将“走马”解释为“跑马”,而是要联系语境理解,“走马”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解词义
声泪俱下
《学弈》中有“虽与之俱学”,“俱”是“全,都”的意思,因此“声泪俱下”的意思是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伤。
自愧弗如
《学弈》中有“为是其智弗若与”,“弗”是“不”的意思,因此“自愧弗如”的意思是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不以为然
《学弈》中有“非然也”,“然”是“这样”的意思,而“不以为然”的“然”是“是,对”的意思,因此“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小结:
文言文中一些字的意思,也延续到了我们现代汉语中,真的很有意思。
过犹不及
走马观花
赴汤蹈火
解词义
诸儿竞走取之。
——《王戎不取道旁李》
走:跑。
走马观花
《王戎不取道旁李》中有“诸儿竞走取之”,“走”是“跑”的意思,再联系语境可知,“走马观花”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用来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及其日中如探汤。
——《两小儿辩日》
汤:热水。
及:到,到了。
过犹不及
《两小儿辩日》中有“及其日中如探汤”,“及”是“到,到了”的意思,因此,“过犹不及”的意思是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赴汤蹈火
《两小儿辩日》中有“及其日中如探汤”,“汤”是“热水”的意思,因此“赴汤蹈火”的意思是跳进滚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你在习作中是否也引用过名人名言?和同学交流。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第一句话出自叶永烈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华罗庚的这句话证明了“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独立思考、锲而不舍,才能在科学领域中有所发现”的观点。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作者在文章中引用他说的话,能使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句话出自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作者在文中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证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很有说服力。
思考: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两句名人名言放在文章中,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习作中引用名人名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要理解原文的意思再进行引用,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要在引用时注明来源出处。
在下列情境中,为让表达效果更好,可以引用那句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劝告他人虚心向周边人学习,可以引用哪句话?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当他人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很迷茫的时候,可以引用哪句话劝告他呢?
失败乃成功之母。
当他人失败时,可以用哪句话开导他?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当他人在取得成绩后出现了骄傲情绪的时候,可以引用哪句话劝告他呢?
举家团圆的日子快要到了,而你却身在异乡,我们可以引用哪些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呢?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