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牛和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牛和鹅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5 20:2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牛和鹅
一 教材简析:
《牛和鹅》是统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精读课文,是一篇童趣十足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期不怕牛却怕鹅,可在放学回家途中,被鹅追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是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在他的帮助下,“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及态度,从而得到启发。从单元导读可以看出,本单元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语文要素有三个:1.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3.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结合课后习题和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进程看,这篇课文主要落实学习文字示范性批注,了解从哪些角度做批注,知道做批注的目的是帮助更好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通过人物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情的写法。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圈点勾画符号式批注的能力,但对“批注”这个概念和用文字式批注的角度还比较陌生,学生独立进行文字批注阅读难度比较大,通过这课学习,学生会初步掌握从提出疑问,记录感受,评点写法、获得启示等角度去作阅读批注,并更好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习认识生字,正确认读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正确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文中五处示范性批注,初步了解做批注的角度和方法,并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初步认识批注。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五处示范性批注,初步了解做批注的角度和方法,并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复习旧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牛和鹅》
1、认读词语  (1)拟声词:嘎嘎啪嗒啪嗒吁哩哩哩(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一个顽皮的孩子吁(yū yù)哩哩哩地叫了一声。小明从一楼跑到十楼,累得气喘吁吁(xū yū)。老师呼吁(yū yù)大家要保护动物。(3)表示动作的词语:摸肚子 握拳头扳牛角 捶牛背掐脖子摔酒瓶甩尾巴脱鞋子扇翅膀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_________,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________,从此___________的故事。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带大家去找不同。
(二)研读感悟,学习批注。
找不同之一——板书引入,发现“我们”对牛和鹅的态度的不同。
1、同学们看一下,老师今天板书的课题有什么特别?(牛字小,鹅字大)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猜一猜为什么把牛字写得小,把鹅字写得大?(生自由说,齐读第一自然段)师:因为这就是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
2、“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用喜欢的符号勾画,朗读)
3、哪些动词让你感觉到一点也不害怕牛?(圈出动词)读词语,并想象还会怎样欺负牛?(拍牛背摸肚子触屁股扳牛角骑牛背......)
4、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我特别到怕鹅呢?(画出来)学生自读,根据批注进行学习、加深理解,并根据学到的方法进行批注。
5、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找不同之二——发现批注,认识批注刚才同学们从板书发现了不同,现在看看课文,看一看,这篇课文与跟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认识批注
找不同之三——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3自然段)
1、指说。过渡:作者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鹅)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1自然段)
2、用不同符号分别画出鹅之前和之后的表现,作批注。(1)默读5——7自然段,根据批注,画出关键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2)学习用“品析词语的方法”“评点写法”做批注(3)语言练习:此时的我是___________(惊慌失措 失魂落魄狼狈不堪胆战心惊魂飞魄散惊恐万分 (4)小结: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找不同之四——体会鹅的前后变化(开始鹅神气无比,后来鹅落荒而逃)
1、找出能够表现鹅神气无比的内容和能够后来鹅狼狈而逃的内容,试着用学到的几种方法进行批注。
2、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指导,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语言训练:开始的鹅是_______________的 ;碰到金奎叔后的鹅是______________的。找不同之五——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1、学习第五种批注——从获得的启示的角度来批注。
2、明白金奎叔的话中蕴含的道理。
(三)疏理方法,回顾总结
学生小结批注的方法:可以从提出疑问、记录感受、评点写法、获得启示等角度进行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