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
0
2
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三课时)》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三节
学习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2.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状况产生深刻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
重难点: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地势与气候
地 理
诗 词 大 会
古诗中为什么说“阳坡”可种瓜?
瘦 地 翻 宜 粟 ,
阳 坡 可 种 瓜 。
—杜甫《秦州杂诗》
地 理 诗 词 大 会
__
正 午 太 阳 光 线
阳坡
阴坡
阳坡:太阳高度角 ,太阳辐射 ,温度 。
阴坡:太阳高度角 ,太阳辐射 ,温度 。
较大
较强
较高
较小
较弱
较低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
探究一
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
为什么古诗里的“雨”常常和“山”联系在一起?
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 。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 ,
—李商隐《夜雨寄北》
—许浑《咸阳城东楼》
山 雨 欲 来 风 满 楼 。
溪 云 初 起 日 沉 阁 ,
地 理 诗 词 大 会
__
探究二
安第斯山脉南端东西两侧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样的差异?
结合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思考为什么景观差异如此明显?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
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
__
西侧: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 。
东侧:背风坡,多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 。
多
少
探究二
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
迎风坡
背风坡
高处为什么不胜“寒”呢?
高 处 不 胜 寒 。
—苏轼《水调歌头》
又 恐 琼 楼 玉 宇 ,
地 理 诗 词 大 会
“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
探究三
地势的影响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交界处,距离赤道仅300多公里,是非洲的最高峰,海拔5,892米。山麓的气温有时高达59℃,而山顶终年布满冰雪。故有“赤道雪峰”之称。
导致“赤道雪峰”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探究三
地势的影响
海拔越高 气温越低
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B
学为所用
如右图,贝贝打算攀爬某一山岭,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对高度为5000米。如果B处的气温为20℃,那么贝贝应该穿戴什么样的衣服比较合适呢?说说你的理由?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由于A处与B处的相对高度是5000米,那么两地的温差是30℃,所以A处的气温是-10℃,建议贝贝应该穿带羽绒服,帽子,手套等御寒的衣服。
A
即将消失的“赤道雪峰”
从1912年至今,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已经萎缩了80%以上,有环境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雪顶可能将在10到2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
为什么“赤道雪峰” 即将消失?
人类活动与气候
1.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部地区气候条件
人工造林
修建水库
灌溉工程
说说看你还知道哪些可以改善气候条件的人类活动?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并相互讨论2分钟。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
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的气候?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并相互讨论2分钟。
城市热岛效应
本 课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