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
0
2
1
《世界的聚落》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节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能够学会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能够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重点:
城市、乡村聚落的差异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意义。
难点:
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什么叫聚落?
猜一猜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集中
居住
帐篷并不是长期居住的场所
聚落的概念
问题1:这些光点是什么?
问题2:光点大小代表什么?
夜晚灯光图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请在短片中观察聚落的差异?
成都战旗村 VS 上海市外滩
聚落的形态差异?
建筑特点
农田面积
道路交通
……
景观差异
生产生活
人口密度
从事职业
……
教育、医疗
探究活动1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3分钟。
人口分布 交通 绿地面积 建筑特点 生产方式
城市
乡村
稠密
稀疏
便利
落后
较小
较大
高楼
低矮
非农业
农业
描述聚落的差别。
探究活动1
80年代
90年代
至今
1980
1983
1987
1990
2000
2020
1980-2020:从渔村发展成城市
深圳北站
1991
2007
2020
大浪时尚小镇
2010
2017
2020
1991-2020:深圳龙华区变化
从自然环境入手,分析深圳从渔村发展成国际大都市有利条件?
探究活动2
聚落的发展和演变
深圳市
澳门
香港
大鹏湾
太平洋
珠江口
气候、
地理位置……
北回归线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
0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东南亚-高脚屋
2. 北非沙漠-村庄
3. 北极地区-冰屋
5. 内蒙古高原-蒙古包
聚落建筑特色的差异
4. 黄土高原-窑洞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5分钟。
屋顶为斜坡,便于排水
门窗大,便于通风散热
木楼或竹楼,就地取材
楼上住居民,防潮
降水稀少,屋顶多为平顶
窗口小,防止太阳辐射和风沙侵袭
房屋墙体厚,用来隔热
就地取材搭建冰屋
冰屋很低矮,无窗户,墙体厚,保温效果好
黄土高原的窑洞,黄土直立性好,就地取材,冬暖夏凉。
蒙古包和过去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有关,便于安装和拆卸,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相适应。
平原地区的聚落呈_______状
沿山麓、谷地等的聚落呈______状
聚落的分布也与环境相互适应
聚落位置分布差异
03
0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怎样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1、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的侵蚀。
2、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3、景区限制人流。
4、破损的珍贵文化遗产进行修缮。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
拆旧建新
整旧如新
修旧如旧
建新如旧
1900 故宫
2020 故宫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诸葛古镇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3分钟。
课堂小结
乡村
世界的聚落
聚落的形态
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
城市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