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狐假虎威
一.教学目标:
1.识字教学,掌握积累“窜过”“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撒腿就跑”等词汇。
2.熟读课文,学会运用圈点标画、比较对照、前后联系等方法理解文本。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狐假虎威”本义和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学词。演示生字笔顺、词语搭配等。
2.理解“狐假虎威”本义和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条谜语来考考大家,看看谁最聪明,第一个猜出来?请大家认真听谜面。
2.师说谜面:(1)尖尖的嘴,细细的腿,狡猾多疑拖大尾。(打一动物)(2)像猫不是猫,身穿花皮袄,捕兽本领强山中称霸王。(打一动物)
3.狐狸是一种狡猾多疑的小动物,而老虎凶猛高大,是百兽之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就一起学习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巩固“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题目中有一个多音字需要我们注意,是“假”。指生答。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两个多音字。生读。
2.读词语。男生读前两行,女生读后两行。齐读。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精读第一自然段。
1.过渡:狐狸是怎样把老虎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齐读第一自然段。
2.从这段中我们知道是谁更加厉害?(老虎)从哪些字词中可以看出来的?(扑、逮)
3.尽管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还是逮到了它。
4.“窜”是什么意思?(他跑得很快,窜是逃窜的意思。)
5.狐狸为什么要从老虎身边窜过?(对,害怕老虎把它吃掉,所以要逃窜)
6.狐狸跑的这样快,老虎却仍然将他逮住了,老虎更厉害。
师:所以一个扑字表现了老虎动作迅速而且特别凶猛,让我们一起读这个句子,把他的凶猛读出来。(一只狐狸......)(师评价)
精读2~6自然段
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吗?(出示学习导读)
1.(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用“ ———— ”画出狐狸说的话,用“~~~~~~”画出老虎说的话,想一想用了什么办法虎口逃生?(2)画好的同学可以同桌讨论:说说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老虎和狐狸的话。指生答。(什么办法?怎么说的?)出示课文内容: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2.狐狸的眼珠子——(学生:骨碌碌一转)什么是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做做看。
3.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让你想到什么?(狐狸正在想鬼主意)
4.想好了主意,他就怎么问老虎的?(扯着嗓子问)什么是扯着嗓子?(把声音拉长)请你来扯着嗓子说这句话(学生读:你敢吃我?)师评价。
5.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呢?(故意装得很凶,想吓到老虎,给自己壮胆,让老虎不敢吃它。)请你来帮狐狸吓吓老虎,看你能不能吓住它。指名读。师评价。齐读第二自然段。6.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有点吓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老虎一愣)为什么“一愣”?(老虎觉得很奇怪)(指生读。)
7.狐狸见老虎一愣,更是计上心头,它接着对老虎说了什么?(指名读第4自然段)
8.指生评价。重点读好哪些词?(老天爷、违抗、多大)谁再来试一试?指生读,师评价。9.听说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这时老虎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指生读。第5段。
10.师:(做动作)老虎原来是紧紧地抓住狐狸的,但现在它已经被狐狸蒙住了,松开了爪子。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生答。(奇怪,一向见到我就怕得不得了的小狐狸,今天胆子怎么这么大?说话这么凶?说不定它真是老天爷派来的,我可不能吃它呀!)
11.同学们想一想:老虎松开了爪子,这时候狐狸就趁机逃跑,行不行?(不行)所以狐狸为了让老虎深信不疑,狐狸又是怎么说的呢?狡猾的狐狸摇了摇尾巴说——(引读第六自然段)
12.看看图,狐狸是什么表情?什么样的动作?(摇了摇尾巴)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13.现在老师来当大老虎,你们都是狐狸,大家一起来蒙一蒙我,看能不能把我蒙住,蒙不住的话,我可要吃了你们!分角色读2~6自然段。
14.找生上台表演。
精读7~8自然段
过渡:这时的老虎会想:不会吧!我还没到退休的年龄呢!老天爷就不让我当大王了吗?我不太相信!我还是跟着狐狸到森林里去看看吧!(指导看课文插图)
1.你们看,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后面。一个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还有一个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能通过你的朗读,分别表现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吗?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练一练。
3.指名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如果他读的很像狐狸和老虎,我们就送给他掌声!
4.生表演。(李)其他同学扮演森林里的小动物。
5.它们一出现,(师手指图)森林里的——(引读第八自然段)
6.师读“森林里的猴子啦,野猪啦,小白兔啦,梅花鹿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和往常不一样,都很纳闷。”纳闷是什么意思?(不明白。)
7.这时,它们会怎么想呢?指生答。(过去狐狸可没这么威风,今天怎么这么神气活现,走路的样子都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呀?)
8.现在请大家往狐狸的身后看,那是谁?(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出惊讶、害怕的语气)
9.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时,会怎么想?(采访小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话,用课文中的词语就是“信以为真”。
10、我要来采访采访几个小动物:请问你扮演的是谁?你刚刚看到狐狸的时候,你害怕吗?那你为什么要跑?那你害怕的到底是谁?那你想对老虎说什么?(老虎,你被骗了。)说的太棒了。师: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学习第八自然段
1、过渡:其实百兽是看到谁才跑的呀?(老虎)根本就不怕狐狸。你现在知道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了吗?(借)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引读(把百兽吓跑的)这就是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回归课题)
2、生活中,我们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来比喻一种人,这种人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联系生活教育孩子)这种做法对不对?
(四)总结,感悟寓意
1.你还知道哪些含有动物的成语?出示。
2.课文中还有许多四字词语,看看大家能不能根据提示正确填空。
3.战国策(短小精炼)鹬蚌相争、惊弓之鸟、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回去找故事读一读。
4.学了课文,我们知道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的,老虎却相信了狐狸的话,以为百兽真的是怕狐狸呢!那你觉得狐狸是一个怎样的动物?老虎又是一个怎样的动物呢?(师小结:在生活实际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但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
(五)拓展:故事新编聪明的孩子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当老虎识破了狐狸的伎俩后,他们又一次相遇了,故事又会怎样发展?狐狸又会想出什么新招呢?请你们续编《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