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五章 《病毒与传染病》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五章 《病毒与传染病》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05 08:5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中国加油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武汉加油
病毒与传染病
前言
preface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牵动着国人的心。该病具有传染性,属于传染病。
本课题将着重介绍病毒及传染病相关知识。
一、病 毒
二、传染病
1.病毒是怎么被发现的?
俄罗斯著名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1892年发现烟草花叶病病源的滤过性
科学证实:烟草花叶病的致病物比细菌还要小!
科学家称之为滤过性病毒
★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2.病毒的形态及种类
球形
杆形
蝌蚪形
病毒的形态
仔细观察,新冠状病毒是什么形态,“冠状”与其形态有关吗?
新冠病毒呈球形,该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如日冕般外围的冠状,因此被称为冠状病毒。可见“冠状”与形态有关。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噬菌体)
病毒的种类:
(根据侵染细胞或寄主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动物病毒
流感病毒
艾滋病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植物病毒
豆科黄萎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细菌病毒
T4 噬 菌 体
大肠杆菌噬菌体
3.病毒的结构
观察比较:
蛋白质外壳
核酸构成的核心
(遗传物质)
病毒无细胞结构
病毒的典型结构
蛋白质外壳的作用就是保护遗传物质和将病毒的遗传物质注入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病毒的结构
4.病毒的生活与繁殖
病毒的生活
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繁殖。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大肠杆菌噬菌体
被噬菌体寄生的大肠杆菌
繁殖:以噬菌体侵染细菌为例
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后,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通过一系列的步骤进行自我复制。
结果:大肠杆菌死亡并破裂,释放出里面的病毒,新一代病毒开始新的生命旅程。
繁殖方式—病毒在寄主细胞中自我复制。
2、营养方式—寄生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它们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才能体现生命活动。
3、病毒通过接触、空气、水、伤口、血液和蚊虫叮咬等途径进行传播,进而形成传染病。
5.小 结
传染病
一、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分
微生物
寄生虫
真 菌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 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的疾病。



病 毒
细 菌
. 根据病原体类型,可以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传染病。
人类常见的传染病的病因
流行性感冒
乙肝
艾滋病
肺结核
淋病
足癣
蛔虫病
流感 病毒
乙肝 病毒
艾滋病 病毒
结核 杆菌
淋 球菌
霉 菌
蛔 虫
病 毒
细 菌
真 菌
寄生虫
病原体
…… …… ……
血吸虫与血吸虫病
新冠病毒与新冠肺炎
结核杆菌与肺结核
真菌与真菌感染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病人
受染动物
病原体携带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有:
空气传播
生物媒介
传播
水传播、
饮食传播
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源
易感人群
空气、飞沫
饮水、食物
生物媒介
土壤、接触
传播途径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新冠肺炎传染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
新冠肺炎患者(携带新冠病毒)
讲话、咳嗽等传播途径
病原体
病毒随飞沫悬浮于空气中,或附着物品上
散播
健康人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病原体
54岁的湖北籍男子孟××,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了“新冠肺炎”,去医院治疗,在治疗期间,先后有多人被他感染上 “新冠”,人称“毒王”。
传染性
三、传染病的特点
流行性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图
四、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1.控制传染源:
隔离传染病患者、设立专门传染病医院、
封锁疫区。
2.切断传播途径:
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毒。
3.保护易感者:
远离传染源;锻炼身体;预防接种
五、人类的传染病
传染病种类很多,根据传播途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传染病类型 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新冠肺炎、流感、肺结核、麻疹、百日咳
消化道传染病 蛔虫病、细菌性痢疾、甲肝
血液传染病 乙肝、疟疾、流行性乙脑
体表传染病 血吸虫、沙眼、狂犬病、破伤风
1.呼吸道传染病:
新冠肺炎、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
发生季节:冬、春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呼吸道黏膜和肺
传播途径:饮水和食物传播甚至空气
2.消化道传染病:
痢疾、 肝炎、 伤寒、脊髓灰质炎、 蛔虫病、 蛲虫病等
发生季节:夏、秋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传播途径:饮水和食物传播
3.血液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出血热等。
发生季节:一年四季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血液和淋巴
传播途径: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
4.体表传染病:
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癣等。

发生季节:一年四季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皮肤和体表黏膜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的一般措施
预防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指处理或杀死患传染病的动物,隔离、治疗病人。
指对病人用过的器具进行消毒,打扫卫生,消灭蚊、蝇等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
指加强锻炼,预防接种等。
1、传染病的概念与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3、
本节小 结:
当辽宁省阜新市、锦州市的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农业、卫生等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
1、扑杀疫点周围3公里内所有家禽共 50万只。
控制传染源
技能训练
2、武汉“封城”的目的是
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疫区的所有人和车进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
为什么?
切断传播途径
技能训练
为什么?
保护易感人群
新冠肺炎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以便能尽早接种疫苗。
技能训练
不与新肺病人接触
锻炼身体
消 毒
洗 手
戴口罩
隔离、治疗新肺病人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连一连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患病人员进行隔离治疗
减少出门,人群不聚集
戴口罩
勤洗手
勤消毒
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
A
A\B
B
B
B
C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径 C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