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6 08:4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滚动训练
第2章 第3节 声的利用
一、单选题
1.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走出教室
B.铁路工人敲击铁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
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
2.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 )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听到雷声知道可能要下雨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探测鱼群所在的位置和距离
4.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
5.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C.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够进行交流,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D.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6.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在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
B.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C.与牛的叫声相比,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测地震,侦察台风和核爆炸
7. 声音传递的能量与什么因素有关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选一间无风的房子,在一个铁丝圈中嵌上一层肥皂膜,用一个音量较大的喇叭正对着肥皂膜,开启喇叭后,不断改变喇叭到肥皂膜的距离。小明发现,当距离较远时,肥皂膜没有任何变化;随着距离的移近,肥皂膜颤抖越来越强烈;当喇叭移到离肥皂膜较近的一个位置时,肥皂膜破裂。这个实验说明( )
A.声音所传递能量的大小可能与响度大小有关
B.声音所传递能量的大小可能与距离声源远近有关
C.声音所传递能量的大小可能与肥皂膜厚度有关
D.声音所传递能量的大小可能与音调高低有关
8.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图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响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图丁: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9. 下列对声的应用中,没有利用回声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B.医生为病人检查身体时所做的“B超”
C.渔船探测鱼群的位置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10.下列对图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乒乓球可以传声
B.图乙: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图丙: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图丁: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二、填空题
11.(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 ;如图乙所示,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根据发生的现象,可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 ;
(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 ______ 。在月球上,做图丙实验,观察到泡沫小球将 ______ 弹起(选填“能”或“不能”)。
12.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该声呐系统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
1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__;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___。
14.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音乐声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
1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2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若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700m长的山洞,从火车头刚要进山洞到火车尾刚离开山洞共需要________分钟.
16.如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______发声,当车走到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______(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17.智能便携超声波监测仪,能监测孕妇腹中的胎儿,此监测仪采用了与医院b超类似的超声波技术,并能通过无线WIFI与智能手机连接,在手机屏幕上就能看到胎儿清晰的实时影像.这款监测仪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_____;手机APP“抖音”里常有人模仿歌唱家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们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
18.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这是声波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5400km/h,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m,相当于______km。
19.下列现象中:(1)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2)超声波碎石;(3)B超探病;(4)超声洗牙;(5)预警自然灾害;(6)声呐捕鱼;(7)清洗精细的机械。其中属于声波传递信息的是_____,属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____。
20.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__Hz,人耳__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_次.
三、实验题
21.回顾声现象的实验和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音调高低”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格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相同的力拨动格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格尺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______________;改变格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做几次实验,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观察“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实验中,如图乙所示,把一个电铃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可以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的过程中,现象是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空气越稀薄,传播声音的效果越差,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3)在观察“会跳舞的烛焰”实验中,如图丙所示,打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发现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且音量越大,烛焰跳得越欢。此现象说明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2.为了研究管乐器的发声原理,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到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____[填:“高”或“低”]。“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也能反映出声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_。把饮料瓶底去掉并蒙上橡皮膜,扎紧,让瓶口正对烛焰,轻敲橡皮膜,会看到火焰摇动,这说明声能传递___________。老牛和蚊子的叫声相比,音调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第3节 声的利用(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D D C B D选D. D C
二、填空题
1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传递能量 不能
12.信息 超声波 3000 真空不能传声
13.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
14.振动 能量
15.1500 1.5
16.振动 音色 信息
17.信息 音色
18.反射 2250 2.25
19.(1)(3)(5)(6)(2)(4)(7)
20.6 不能 200
依次为:6 、不能 、200 .
三、实验题
21.格尺在振动 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弱)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具有能量 响度越大,具有(传递)的能量越多
22.高 音色 信息 能量 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