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后练习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后练习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6 09:3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对底片的距离
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钱20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3、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摄影……凹透镜的成像; D、电影……凸透镜成像。
4、图6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5、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1所示,为使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
A.应适当升高 B.应适当降低
C.应不动 D.无论怎样变动,均无法实现
6、以下有关光学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猴子看到的水中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人站在平面镜前,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镜中所成的像越小;
C.凸透镜成虚像一定是放大的,凸透镜成实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是缩小的;
D.能在教室的不同位置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7、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分别用四块透镜进行实验。他们把蜡烛均放在离透镜20cm处,观察到的现象是:用透镜甲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像。则焦距大于20cm的凸透镜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9、如图所示为一个眼球模型,则该图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该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10、在一个不透明的木板上,钻一个小孔。用眼睛通过小孔可以观察到一定的范围,如图所示。在小孔中嵌入一定形状的玻璃制品,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则在图中的四个截面中能够获得最大观察范围的是
11、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
A.平面镜 ; B.放大镜; C.潜望镜; D.近视眼镜.
12、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物体离透镜18cm、12 cm 14cm时,分别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12cm13、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使屏远离透镜 B.使屏靠近透镜
C.使屏向上移动 D.使屏向下移动
二、填空题
1、爷爷是远视眼,需要用_______透镜来矫正.当爷爷戴上老花眼镜时.张丽透过镜片发现爷爷的“眼睛”好象变大了,这是因为张丽看到的爷爷“眼睛”是通过镜片形成 的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近视,珍爱光明,,下图中表示某二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需配戴的眼镜是 镜,乙需配戴的眼镜是 镜,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小张同学最近感觉视力下降,他去看医生时,医生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为他讲解视力下降的道理.由图可知,他的右眼患有
___________视,应佩戴_____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矫正视力 .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位置,在相当于____的胶片上得到____的____的____像.
5、下图中所示的是同学们实验时常见的情境,根据实验原理,可以制造出用途广泛的机器和生活用具,请在下面对应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机器或生活用具的名称。

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选填“虚”、“实”)像。若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用此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他将器材放上光具座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解决完所有不利因素后,当物体离透镜15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 (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像。
7、如图,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 ,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 (全部选填“大”、“小”)。
8、一束平行光通过 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这点称为该透镜的焦点,一个透镜有 个焦点。
9、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______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_______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
10、小华学习了有关知识后,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对小明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上的像如图甲所示,现要使底片上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她在按快门拍照之前需要进行两项重要操作:
(1)照相机离小明的距离应________(选填“近”或“远”)一些;
(2)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选填“前伸”或“后缩”)一些.
三、实验探究
1、小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实验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图所示位置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如图所示,F、F'到凸透镜的距离均等于焦距,P、P'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那么,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是倒立、_______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调整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_______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小宇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的工作:(共10分)
(1)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
(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
(3)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所运用的主要的科学探究方法是什么?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详解】
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远;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拍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即镜头要往前伸,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
要解决此题,除了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要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2、答: A
3、答:C
4、答: C
5、答案:B
6、答案: B
7、答案: B
8、答案: B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B
12、答案: B
13、答案: A
【详解】
根据题意,当物距20cm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此时u=v=2f=20cm,则焦距为f=10cm;更换凸透镜焦距为15cm时,15cm<20cm<30cm,即蜡烛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为v>2f=30cm,则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出现清晰像.故A正确.
二、填空题
1、答案:凸;虚
2、答案:凹透; 凸透
3、答案:近;凹.
4、答案: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外、光屏、倒立、缩小、实;
5、答案:照相机
6、答案:凸 实 u7、答案:大 小
8、答案:凸 2
9、答案:二倍焦距 焦点(或一倍焦距)
10、答案: 远 后缩
【解析】
照相机是利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由图知,甲的像比乙的像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大,此时的物距越小,像距越远.所以用照相机对小明进行拍照, 照相机离小明的距离应远一些;将照相机的镜头后缩一些.
【点睛】
要解决此题,首先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三、实验探究
1、答案:(1)光屏中心 (2)10
2、答案:缩小 变大
3、答案:(1)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水晶、塑料凸透镜 刻度尺
(2)1将玻璃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节透镜的位置,直到地面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再用刻度尺测出透镜到光斑的距离f12用水晶凸透镜重做上述实验,测出f23用塑料凸透镜重做上述测出f34比较f1,f2,f3的大小得出结论。
(3)
透镜材料 玻璃 水晶 塑料
焦距(cm)
(4)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