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6 09:3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
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若有一支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以速度ν在燃烧,则蜡烛所成像的缩短速度是:
A.大于ν B.等于ν C.小于ν D.无法确定
2、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
A.f<6cm B.6cm<f<18cm
C.9cm<f<12cm D.18cm<f<24cm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右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4、眼睛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与下列成像原理相似的是
A.平面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5、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厘米处.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厘米和6厘米处,则这两次成的像(  )
A.都是实像 B.都是放大的像 C.都是虚像 D.都是正立的像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目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7、图6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8、如下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显微镜 D.凸透镜成虚像

9、下列光学仪器中能得到缩小虚像的是( )
A、照相机 B、平面镜 C、放大镜 D、观后镜
10、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接着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11、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
A.冰砖 B.冰三棱镜 C.冰凸透镜 D.冰凹透镜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之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13、探究小组将装有半杯清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放在水平窗台上,透过玻璃杯观察街对面的指路牌.当从水面上方观察时,看到指路牌上的箭头指向右方;若从水面下方观察,下面有关现象和成像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头指向右方 B.指路牌上下宽度变大
C.指路牌上的字上下颠倒 D.原理类似于照相机成像
14、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1所示,为使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
A.应适当升高 B.应适当降低
C.应不动 D.无论怎样变动,均无法实现
二、填空题
1、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在图12中,光屏上正好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与物体(点燃的蜡烛)相比,像应该是_____________(选填“等大”、“缩小”、“放大”)的。若在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由标尺的15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过程中,为了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_________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位置不变
2、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中所示的是同学们实验时常见的情境,根据实验原理,可以制造出用途广泛的机器和生活用具,请在下面对应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机器或生活用具的名称。

4、常用体温汁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确望圆弧形。进行凑数时,若分别沿A、B方向观察。其中沿 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应用了 原理。
5、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幅由__ ___透镜(填“凸”或“凹”)做的眼镜.当白光照射在绿叶上时,叶片呈现_______色.
6、 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7、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是___________,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_处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__处所得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________处所得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_______处能看到放大的虚象.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偏左偏上,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向_______、向_________调烛焰的位置(选填“上”“下”“左”“右”).
9、在“镜花水月、坐井观天、立竿见影、海市蜃楼”四个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 .我们把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物体应放在放大镜 的位置.
10、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右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
三、实验探究
1、小宇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的工作:(共10分)
(1)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
(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
(3)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所运用的主要的科学探究方法是什么?
2、做“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适当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观察到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像,这时测得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与凸透镜焦距f的大小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3、小刚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是主光轴上的三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他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他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幻灯机的原理。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 C
【详解】
当物距为6cm时,成放大的虚像,所以f>6cm.当物距等于18cm时,成放大的实像,即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则9cm<f<18cm.当物距等于24cm时,成缩小的实像,所以24cm>2f,则f<12cm.故:9cm<f<12cm,C符合题意.选C.
【点睛】
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每次成像时的特征,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综合求解.
3、答案: A
4、答案: B
5、答: B
6、答:B
7、答: C
8、答案: B
9、答: D
10、答案: C
【解析】
当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所以u>2f,此时f<v<2f;
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则f<u<2f,所以会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选C.
【点睛】本题是关于凸透镜成像的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物距就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来分析解答.
11、答: C
12、答案: C
13、答案: D
【详解】
D.当从水面上方观察时,是通过玻璃、空气看到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是物体的正立的虚像,故实际指路牌上的箭头指向右方;装有水的玻璃杯下半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水面下方观察,看远处的物体时,相当于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原理类似于照相机成像,故D正确;
ABC.因为圆柱体的竖直方向上,粗细是一样的,所以此时指路牌上的字及箭头左右颠倒,上下不会颠倒,上下宽度也不会有变化,故ABC错误;
【点睛】
关键是理解清楚,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装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但这个凸透镜与一般的凸透镜还是有区别的,即在水平方向上相当于凸透镜,但竖直方向上,厚度是一样的,故成的像,左右会颠倒,上下不会颠倒,且大小也不会变化.
14、答案:B
二、填空题
1、答案:缩小;向右移动
2、答案: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答案:照相机
4、答案:A 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5、答案:凹;绿
6、答案:15 正立
7、答案:平面镜 凸透镜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8、答案: a b c e 左 上
【详解】
如图,d点,即F点为一倍焦距的位置,b点为二倍焦距的位置;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越大时,像距越小,所成的实像也越小,所以蜡烛放在a处所得的实像最小;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像与物体等大,所以放在b处所得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
放在c处时,烛焰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所得的实像比烛焰大;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放在e处能看到放大的虚象.
成像时,物体、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偏左偏上,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向左、向上调整烛焰的位置,则像会向右、向下移动.
【点睛】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反之像缩小.
9、答案:镜花水月;焦点以内
10、答案:C A B
三、实验探究
1、答案:(1)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水晶、塑料凸透镜 刻度尺
(2)1将玻璃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节透镜的位置,直到地面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再用刻度尺测出透镜到光斑的距离f12用水晶凸透镜重做上述实验,测出f23用塑料凸透镜重做上述测出f34比较f1,f2,f3的大小得出结论。
(3)
透镜材料 玻璃 水晶 塑料
焦距(cm)
(4)控制变量法
2、答案:光屏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u>2f 照相机
3、答案: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