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测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50分)
1.下列关于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东北老工业基地 B.位于沿海,水陆交通便利
C.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D.地势平坦,水能资源丰富
2.东北三省种植面积最广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分别是( )
A.甘蔗、油菜 B.甘蔗、大豆 C.甜菜、油菜 D.甜菜、大豆
3.6月份,大连樱桃成熟,广州的消费者欲网购樱桃到家,最快的运输方式组合是( )
A.铁路—公路运输 B.内河—公路运输 C.航空—公路运输 D.航空—铁路运输
4.我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
A.北京中关村 B.上海浦东 C.西安―杨凌 D.广东深圳
5.有一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高铁好啊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上海人周末把西湖游。”沪杭高铁的开通,产生了“同城效应”,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就好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旅游也更加便捷了。完成下面小题。
6.“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长江水运和海洋运输 B.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
C.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海洋运输和高速铁路
7.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以下不是它的核心城市的是( )
A.南京 B.杭州 C.上海 D.西宁
8.与传统铁路交通方式相比,高铁的优势有( )
①速度快②灵活性强③节能环保④运输能力强⑤建设成本较低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会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读“四大工业基地图”(如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9.C919首飞的空域位于( )
A.甲工业基地 B.乙工业基地 C.丙工业基地 D.丁工业基地
10.中国能自主研发大型客机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 B.原料充足 C.科技进步 D.劳动力丰富
11.杭州市保塔实验学校的陈校长接到去天津开会的通知,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会场。他需要选择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管道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12.中央电视台以“推行生态增产,打造绿色粮仓”为主题,报道了某省农科院依据当地环境特点,培育瓢虫吞食蚜虫,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减少,该报道体现了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①推广生态农业 ②成功经验可照搬推广 ③走科学兴农的道路 ④加大化肥的使用量 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⑥加大农药的使用量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13.珠江三角洲、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原因不包括( )
A.劳动力素质高 B.交通便利 C.农业基础好 D.科技力量雄厚
14.下列现象与“地理”关系不大的是( )
A.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B.台风“莫拉克”在我国沿海登陆
C.夏天我们家乡昼长夜短 D.黑龙江的小麦在春天播种
15.下列行为中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
A.“北大荒”湿地开荒 B.云贵高原陡坡开荒
C.洞庭湖沿岸退耕还湖 D.内蒙古草原大力发展种植业
16.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东北、西南和东南的山区 B.西部天然草场广布的地区
C.东部沿海大陆架 D.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
“秋粮丰,仓廩实,人欢喜”,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华北平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高粱 C.水稻 D.油菜
18.华北地区农业生产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种植水稻 B.劳动力短缺 C.农业生产水平低 D.耕地集中连片
19.从成都去西安,以下四种选择,合理的是( )
①王同学去西安探亲,由于时间充裕,所以乘船前往
②张老师需第二天到西安参会,为了节省时间,所以乘坐高铁
③刘同学全家赴西安旅游,为了沿途欣赏更多的风景,所以自驾前往
④成都附近的农产品运往西安,为了降低成本,通常选择髙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中国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例如南北朝乐府诗集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根据该诗词和“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诗词中的“阴山”应位于(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处 B.温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交界处
C.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汇处 D.暖温带与中温带交界处
21.下列反映阴山北面主要少数民族习俗的是( )
A.泼水节 B.那达慕
C.开斋节 D.火把节
22.阴山以北主要适宜发展( )
A.种植业 B.渔业 C.林业 D.牧业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北京与上海之间,全长1318千米,设计时速高速350千米,北京至上海只需5小时。结合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3.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山东丘陵
24.有关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省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在华北平原 B.上海在长江口
C.山东临渤海和东海 D.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
25.京沪高速铁路沿线不能欣赏到的农业景观是( )
A.稻花飘香 B.小麦黄熟 C.棉田连绵 D.荔枝丰收
二、解答题(50分)
26.(社会调查)
调查名称: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布
调查资料:
资料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粮食的需求量很大。为此,国家集中力量建设 了一批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粮食调出量大的农产品主产区。
资料二 我国七大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调查思考:
(1)指出我国黄淮海平原主产区与长江流域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2)说出与华南主产区相比,东北平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3)简要分析河套地区成为农业主产区的原因。
27.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表
运输周转量 铁路(%) 公路(%) 水运(%) 管道(%) 航空(%)
货物周转量 39.3 1.8 44.9 13.95 0.05
旅客周转量 44.9 46.3 2.6 - 6.2
材料二: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输距离相关曲线
(1)我国旅客周转中,最重要的是运输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货物周转量最小的是________运输。
(2)读材料二,选择最廉价的运输方式。
①运距小于80千米时,由________运送。
②运距大于550千米时,选择________。
28.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农业主要包括________、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家庭副业等。
(2)图中曲线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分界线,大致相当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C是四大牧区之一的________牧区,适应当地高寒气候特征的农作物是________。
(4)图中阴影部分,③地的油料作物以_________为主,④地是我国糖料作物________的集中产区。
(5)淡水渔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流域,这里水产业优势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9.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的农业在作物品种、熟制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化促进了城郊农业的发展。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及城郊农业示意图”,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完成下表:
地区 耕地类型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南 ____ ____ ____
秦岭淮河以北 ____ ____ ____
(2)我国的东北平原农作物主要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主要为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为一年两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 D.地势因素
(3)居住在近郊和远郊的农民面临如下两种选择:种植水稻或种植花卉。请你给他们出主意:近郊适合种植____;远郊适合种植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C 6.C 7.D 8.B 9.A 10.C 11.C 12.B 13.C 14.A 15.D 16.D 17.A 18.D 19.B 20.A 21.B 22.D 23.B 24.C 25.D
26.(1)黄淮海平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2)有利条件∶土地资源丰富(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广阔);土壤肥沃。不利条件∶热量不足。
(3)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生产水平高、粮食调出量大。
27.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航空 公路 水运
28.种植业 400 青海 青稞 油菜 甘蔗 河湖众多(水域面积广阔)
29.(1) 水田 甘蔗 油菜 旱地 甜菜 花生
(2)C
(3) 花卉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