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现象同步练习(1)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会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产生“光污染”的原因从物理学角度讲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镜面反射 D.光的色散
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所成的像将变小
C.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蜡烛A所成的像偏低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③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3.如图所示为一只红嘴鸥从水中捕食,飞离水面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红嘴鸥的嘴在恰与水接触,红嘴鸥在水中像的嘴也恰好与水面接触
C.水越深,红嘴鸥的像越小
D.红嘴鸥飞离水面时,水面上的像会变小
4.如图所示,以下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B.图乙中,为了研究真空是否传声,需要用抽气机将玻璃罩抽成真空
C.根据图丙中的现象判断,测量同一凸透镜的焦距时,用红光比用紫光测出的焦距大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建筑物上射出的激光
B.花透过水珠所成的像
C.白光穿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镜中出现小狗的像
6.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其中涉及的光学知水盆识分析正确的是 ( )
A.高悬的大镜是凸透镜
B.插秧人在大镜中成倒立的像
C.从水盆中看到四邻利用了光的反射
D.大镜悬挂得越高所成的像越小
7.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8.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不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花朵在水珠中成像
B.自行车尾灯起警示作用
C.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D.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9.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单的潜望镜。若用该潜望镜去观察一只台钟,看到的钟面上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4时35分 B.5时38分
C.7时25分 D.7时35分
10.如图所示为某一条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路径,保持入射光线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向右平移面镜 B.调整后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不再相等
C.平面镜应该逆时针转动 D.调整后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1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光路图如图所示。当光屏上的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12.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 3.1m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2.7m
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5.0m
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5.8m
1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M为玻璃板,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图乙是在做实验时留下的记录痕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玻璃板M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B.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成更清晰的像
C.实验过程中,要测多组实验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选择完全相同的A、B两支蜡烛是为了验证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
14.如图所示,在“探究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板应选厚玻璃板
B.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C.平面镜成像过程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选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二、简答题
15.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请你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安装吗?
16.校车安全是我们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1)把校车涂成黄色,具有醒目提示作用,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我们看到的校车是黄色的原因;
(2)校车严禁超员,请写出两条因超员能给校车带来危害的相关物理知识.
17.利用潜望镜,潜艇中的人在水下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请说明自制简易潜望镜的内部结构:___.
18.放电影时银幕上发生的发射属于什么反射?简述银幕做成白色的原因。
19.晚上,当室内的灯打开后,在室内的人可以通过透明的窗户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请解释为什么?
20.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甲同学迎着月光走,乙同学背着月光走,甲同学看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呢?请你对上面的现象进行解释.
21.汽车在夜间行驶时,为什么不允许打开驾驶室里的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6.C
7.C
8.A
9.C
10.D
11.B
12.C
13.A
14.D
15.汽车前窗玻璃既可以透光又可以成像。如果玻璃是竖直的,车内物体的像会呈现在玻璃的正前方。妨碍视线,影响安全驾驶。当玻璃是倾斜的,像就会呈现在斜上方。
16.(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黄色校车能够反射黄色的光;
(2)校车超员时,会使校车的质量变大,校车的惯性变大,给校车带来危害.(或:校车超员时,会使校车的质量变大,校车的动能变大,给校车带来危害.或校车超员时,会使校车受到的压力变大,校车受到的压强变大,给校车的轮胎带来危害.)
17.车内物体的像会呈现在玻璃的正前方。妨碍视线,影响安全驾驶。当玻璃是倾斜的,像就会呈现在斜上方
18.漫反射 @ 白色的银幕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色光
19.电灯发出的光照在人身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窗户玻璃反射成像。晚上,室外暗,人的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大,能看清自己的像。
20.答:由题意可知,甲同学是迎着月光行走的.迎着月光时,光线照到水面,反射光线能进入甲的眼中,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到路面发生漫反射,从路面反射到甲的眼中的光线较弱.所以,甲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亮.而乙同学是背着月光行走的,光线从背后照向水面,从水面反射的光线不能进入人眼,而路面发生漫反射的光线却能进入人眼,所以,乙感到路面比水面亮.
21.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将车内物体成像,反射光照射到司机眼中,影响驾驶安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三章光现象同步练习(2)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小红站在竖直放置的试衣镜前5m处,过了一会儿,她又向靠近试衣镜的方向走了2m。此时,关于她在试衣镜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距7m,像不变 B.像距3m,像变大
C.像距7m,像变小 D.像距3m,像不变
2.下列各种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猴子在水里看到自己 B.打靶瞄准时,利用三点确定一条直线
C.小孔成像 D.树荫中常有因太阳照射形成的明亮的小圆斑
3.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会向上提高2cm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4.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5.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的( )
A.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
B.这个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这个像是实像
D.这个像比太阳小
6.如图是鞋店地板上放置的一块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将变小
C.人面镜像将不变 D.镜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
7.下列现象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应用的是( )
A. B.
C. D.
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反射角为
B.图中的角为反射角
C.反射光线是入射光线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
D.纸板沿边向后折时看不到反射光线,原因是这时没有反射光线
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所成的像将变小
C.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蜡烛A所成的像偏低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③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10.如图所示,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明看到发令枪旁边有一块黑色圆形的档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挡板的主要原因作用是便于终点计时裁判听到发令枪的响声
B.起点裁判员打枪时一般会带耳塞,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若终点计时员听枪声记录百米赛跑的成绩刚好为12s,真实的成绩约为12.29s
D.终点的计时裁判员听枪声或看白烟开始计时都可以,因为枪声和白烟是同时产生的
11.生活现象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走近穿衣镜时,穿衣镜中的像越来越大
B.验钞机辨别钞票真假,利用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夜晚皎洁的月光照亮大地,说明月亮是光源
D.树叶是绿色,是因为树叶吸收绿色光
12.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单的潜望镜。若用该潜望镜去观察一只台钟,看到的钟面上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4时35分 B.5时38分
C.7时25分 D.7时35分
13.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简答题
15.某同学身高1.8 m,他想在家中墙上设计一个 刚好能看见他全身像的平面镜,该平面镜至少应多高,画图说明应挂在什么地方?
16.汽车在夜间行驶时,为什么不允许打开驾驶室里的灯?
17.放映电影的银幕为什么用粗糙的幕布,而不用镜子?
18.利用潜望镜,潜艇中的人在水下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请说明自制简易潜望镜的内部结构:___.
19.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向水下叉鱼时,总是向所看见的鱼的下方投叉,你能说出这样做的道理吗?
20.小汽车的前窗玻璃并不像两侧窗的玻璃一样竖直安装,而是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用你所学过的光学知识解释一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1.我们为什么能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为什么还能看到它的颜色?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A
6.C
7.D
8.C
9.D
10.C
11.B
12.C
13.C
14.B
15.汽车前窗玻璃既可以透光又可以成像。如果玻璃是竖直的,车内物体的像会呈现在玻璃的正前方。妨碍视线,影响安全驾驶。当玻璃是倾斜的,像就会呈现在斜上方。
16.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将车内物体成像,反射光照射到司机眼中,影响驾驶安全。
17.放映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幕布,为了使光射到粗糙的幕布上时发生漫反射,以便观众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若用镜子作银幕,放映机射到镜子上的光发生镜面反射,观众只能在一个方向看到画面。
18.人是从镜子的侧面看去,并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故人看到的镜子是暗的;而白墙表面凹凸不平
19.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看到的鱼的位置并不是真正的鱼的位置,而是鱼的虚像,虚像在实际鱼的斜上方,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瞄准鱼下方叉.
20.若用镜子作银幕,放映机射到镜子上的光发生镜面反射,观众只能在一个方向看到画面。
21.光在物体表面形成漫反射,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由于物体表面反射了某种色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三章光现象同步练习(3)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发生日食的图片,下面关于日食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B.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圆形的
C.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形成的
D.地上的亮斑是小孔成像形成的
2.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的( )
A.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
B.这个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这个像是实像
D.这个像比太阳小
3.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放在平面镜前40cm处,若远离平面镜移动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60cm
C.在镜中看到物体两次像之间的距离为20cm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5.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
C.人向平面镜逐渐走近的过程中,人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D.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6.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感光,能用来鉴别真伪钞票 D.次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7.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水面不发生反射 B.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地面发生漫反射
8.小华同学参观盐城海盐博物馆,对海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看到一个放在玻璃罩中的展品A(可拍照),小华同学想用相机拍下来回家慢慢研究,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下列哪种方式拍照最清晰( )
A.从1处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B.从1处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C.从2处斜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D.从2处斜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温枪测量体温,利用了紫外线的热效应
B.日环食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C.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60°
D.在电影院,坐在不同座位都能观赏电影场景,是由于银幕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
11.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20cm处,以1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36cm
B.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变大
C.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是静止的
D.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了2cm
12.如图所示为某一条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路径,保持入射光线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向右平移面镜 B.调整后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不再相等
C.平面镜应该逆时针转动 D.调整后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1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 3.1m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2.7m
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5.0m
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5.8m
1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树荫下的光斑是光的折射现象
D.汽车后视镜里看到的车是凸透镜所成的像
二、简答题
15.天气预报中常出现的“紫外线指数”,各种防紫外线用品上标明的防晒指数,它的含义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16.当有灰尘附着在皮鞋表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这是为什么?
17.城市中光污染和噪声污染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举例说明周围存在哪些光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现象?并从物理学角度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各写出一条即可)
18.为什么电影幕布的颜色都是白色的?而白色的幕布又非常粗糙?
19.深夜,没有灯光,小明用手电筒照在白墙上高处的镜子,竟然发现镜子是黑的,墙是白色的,为什么?
20.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请你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安装吗?
21.小汽车的前窗玻璃并不像两侧窗的玻璃一样竖直安装,而是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用你所学过的光学知识解释一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2.一个人面向南站立在阳光下,如果他的影子在身体左侧,则当时是什么时候?(早上、中午、傍晚)请说出你做出判断的理由.
23.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甲同学迎着月光走,乙同学背着月光走,甲同学看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呢?请你对上面的现象进行解释.
24.物理规律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有益应用,有时也要避免造成危害.请依照表中的示例,再写出表中两个物理规律所对应的有益应用和避免造成的危害.
物理规律
有益应用
避免造成的危害
光的直线传播
皮影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医院无影灯避免影子妨碍医生观察手术部位
光的反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C
6.A
7.D
8.D
9.C
10.C
11.A
12.D
13.C
14.B
15.紫外线指数是指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一般是在中午前后,即从上午十时至下午三时的时间段里),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防紫外线用品标明的防晒指数是表明防晒有效时间和强度.
16.紫外线指数是指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一般是在中午前后,即从上午十时至下午三时的时间段里),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
17.光污染: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应该减少表面光滑的装饰 噪声污染:马路上的施工中的撞击声,应该在施工地周围转上隔音墙
18.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防紫外线用品标明的防晒指数是表明防晒有效时间和强度
19.当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白墙照射时,镜子表面很平,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逆着手电筒的光线反射回,而人是从镜子的侧面看去,并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故人看到的镜子是暗的;而白墙表面凹凸不平,手电筒光照射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人从侧面看去,会有一部分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白墙是亮的.
20.汽车前窗玻璃既可以透光又可以成像。如果玻璃是竖直的,车内物体的像会呈现在玻璃的正前方。妨碍视线,影响安全驾驶。当玻璃是倾斜的,像就会呈现在斜上方。
21.手电筒光照射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人从侧面看去,会有一部分光线进入人眼
22.当时是傍晚,根据对影子形成过程的理解,可知影子在身体左侧,光源一定在身体右侧,人面向南方,左侧是东,右侧是西,由此推断太阳在西边,当时是傍晚.
23.答:由题意可知,甲同学是迎着月光行走的.迎着月光时,光线照到水面,反射光线能进入甲的眼中,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到路面发生漫反射,从路面反射到甲的眼中的光线较弱.所以,甲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亮.而乙同学是背着月光行走的,光线从背后照向水面,从水面反射的光线不能进入人眼,而路面发生漫反射的光线却能进入人眼,所以,乙感到路面比水面亮.
24.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减少使用玻璃墙以免造成光污染
讲话利用声音进行交流信息 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噪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三章光现象同步练习(4)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当你通过蓝色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清晰的红色E字 B.几乎看不出E字
C.清晰的黑色E字 D.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
3.一束光线射到镜面上时,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25 ,则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 )
A.25 B.50 C.65 D.75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
C.任何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 D.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
5.生活现象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走近穿衣镜时,穿衣镜中的像越来越大
B.验钞机辨别钞票真假,利用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夜晚皎洁的月光照亮大地,说明月亮是光源
D.树叶是绿色,是因为树叶吸收绿色光
6.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发生日食的图片,下面关于日食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B.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圆形的
C.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形成的
D.地上的亮斑是小孔成像形成的
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月食的形成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B.人面镜,所成的像也面镜并且变大
C.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D.小孔成像、放大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8.如图所示,在“探究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板应选厚玻璃板
B.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C.平面镜成像过程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选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9.如图,小华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小华与安全门的距离为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门后的墙壁上明亮的灯箱使小华能更清晰的观察到她的像
B.若小华向安全门走近0.5m,则她与像的距离为1m
C.小华远离安全门,则她在安全门中成的像变小
D.若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则小华在安全门中成的像位置发生改变
10.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则( )
A.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像是实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
1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钻石 C.太阳 D.玻璃
12.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
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
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13.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会向上提高2cm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二、简答题
14.深夜,没有灯光,小明用手电筒照在白墙上高处的镜子,竟然发现镜子是黑的,墙是白色的,为什么?
15.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在迎着月光走时,应避开地上发亮的地方;在背着月光走时,应避开地上发暗的地方。请你依据所学的物理知识简要解释。
16.小强说:“黄色颜料和蓝色颜料均匀混合可得到绿色颜料,那么黄光和蓝光混合后当然应该出现绿光了.”请你判断小强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7.想一想:坐在教室内从某一个角度看黑板,黑板有时会发生“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如果你在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18.在放学的路上,明明看到邻居家的两个小孩胖胖和墩墩正拿着不同颜色的玻璃片看太阳,胖胖说:“太阳是红色的”,墩墩却说:“太阳是蓝色的”.请你 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明明分析一下,胖胖和墩墩分别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玻璃片?为什么胖胖看到的是红色的太阳,而墩墩看到的是蓝色的太阳?
19.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只用红光照射时,你将看到什么现象?只用绿光照射时,你又将看到什么现象?
20.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地上发亮的是地面。请你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21.下表列出的是在进行实验探究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填写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
22.清晨,草上的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它发出的光的颜色随视线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
6.B
7.A
8.D
9.B
10.D
11.C
12.C
13.D
14.当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白墙照射时,镜子表面很平,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逆着手电筒的光线反射回,而人是从镜子的侧面看去,并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故人看到的镜子是暗的;而白墙表面凹凸不平,手电筒光照射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人从侧面看去,会有一部分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白墙是亮的.
15.迎着月光走时,由于月亮在人的正前方,月光通过积水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眼,地面发生漫反射,所以较亮的地方是积水;背着月光走,由于月亮在人的背后,月光通过积水也发生镜面反射,但是反射光线无法进入人眼,地面发生漫反射,所以较暗的是积水。
16.小强的说法是错误的;不同色颜料混合后产生的效果与色光是不同的,黄色颜料和蓝色颜料可混合出绿色颜料,而黄光和蓝光混合出来则不一定是绿光.
17.黑板表面比较光滑,光射到上面既会发生漫反射也会发生镜面反射,当从某一角度看黑板,这一角度的光线发生镜面反射强度大,看黑板时会很刺眼,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可以采取的方案有:改变同学的座位位置或改变黑板的角度,或黑板采用漫反射光材料等.
18.①胖胖拿的是红色玻璃片,墩墩拿的是蓝色玻璃片;②因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所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而其他色光会被吸收,所以红色玻璃片只能透过红光,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而蓝色玻璃片只能透过蓝光,所以看到的玻璃片是蓝色的.
19.不同色颜料混合后产生的效果与色光是不同的,黄色颜料和蓝色颜料可混合出绿色颜料,而黄光和蓝光混合出来则不一定是绿光
20.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而蓝色玻璃片只能透过蓝光,所以看到的玻璃片是蓝色的.
21.在暗的环境进行实验@向鼓面上撒些碎纸屑
22.露珠相当于是一个三棱镜,阳光照在露珠会发生色散现象。但是露珠又不是纯圆的,所以随着你的视线变化,你的角度也就跟着变化,也就看到了不同颜色的光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