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
0
2
1
第二节 工业
—— 中国工业的分布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归纳我国主要工业部门的分布特点。
了解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并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中国工业的分布
导入
思考:我国的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导入
机械工业
纺织工业
看图:说出图中物品是哪一工业部门的产品?
钢铁工业
能源工业
导入
工 业
钢铁工业
能源工业
机械工业
纺织工业
食品工业
家具工业
造纸工业
玩具工业
···
化工工业
···
重工业
轻工业
提供生产资料
提供生活资料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图1 2010~2018年能源消费结构(%)
1.能源工业
第一大能源——煤炭
读2010-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说说我国能源消费的特点。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中国的主要煤炭工业基地
1.能源工业
中国主要的产煤区在_____、_____、 ____。
神府
鹤岗
淮北
淮南
平顶山
六盘水
大同
东胜
山西
内蒙古
陕西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最大的煤矿——大同煤矿
思考: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1)开采煤炭给山西带来什么影响?
2)建设坑口电站,将山西省的煤炭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北京、天津等地,这种方式与运输煤炭相比,有什么优点
利: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山西的工业和经济快速发展
弊: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造成环境污染
坑口电站
矿坑
节省运费,减轻运输压力,并减少输入地环境污染问题。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1.能源工业
大庆油田
辽河油田
华北油田
胜利油田
中原油田
克拉玛依油田
第二大能源——石油
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
分布:
西北、华北、东北及近海大陆架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图1 2010~2018年能源消费结构(%)
1.能源工业
第一大能源——煤炭
第二大能源——石油
清洁能源比重在逐年上升
读2010-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说说我国能源消费的特点。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1.能源工业
清洁能源——水力发电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1.能源工业
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2.钢铁工业
中国是世界产钢量最多的国家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2.钢铁工业
动手做一做 填充图册P42
1)将下列工业基地的序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①鞍山③上海⑤武汉
2)影响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1
2
3
原料
靠近铁矿的产地
鞍钢
宝钢
武钢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2.钢铁工业
宝山钢铁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2.钢铁工业
长江
思考:上海市没有铁矿,能源也十分匮乏,却在此兴建上海宝山钢铁公司,试分析其区位优势。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读图思考2分钟
①上海港可实现河海联运,同时也是京沪、沪昆线交汇处,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便于原料的进口钢材产品的运输。
②长江、黄浦江提供淡水,水资源丰富。
③上海及江浙高校众多,科技水平高。
④国内市场广阔。
长江沿线多城市为机械工业基地
交通
水资源
科技
市场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3.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是中国主要的制造业部门之一,世界上重要的机床、汽车、船舶、飞机、电力机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的生产大国。
一、中国工业的分布
4.纺织工业
靠近原料的产地
棉纺织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_______;毛纺织中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棉花主产区
主要牧区
纺织工业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
棉纺
毛纺
麻纺
二、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与特征
二、四大工业基地
思考: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能成为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他们有什么共同优势条件?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读图思考2分钟
找共同
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
中国人口分布
中国地形分布
二、四大工业基地
思考: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能成为我国的四大工业
基地,他们有什么共同优势条件?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读图思考2分钟
找共同
①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
②城市密集,工业基础好
③位于平原或三角洲地区,农业基础好,为工业提供原材料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
二、四大工业基地
优势: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读辽中南工业基地主要矿产分布图,说说该工业基地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未来发展过程可能面临的问题。
找特殊
问题:矿产资源枯竭;
工业结构单一
小结
工 业
的分布
各工业部门的分布
能源工业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纺织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与特征
集 分
中 布
位置
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
交通
劳动力
市场
政策
作业
广州
深圳
珠海
1.完成填充图册P40 第1小题
2.收集资料,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说说该工业基地发展的独特优势。
下课啦~
学好地理 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