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四库经史探疑案,千年古井泛新漪——“家乡文化生活”起始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四库经史探疑案,千年古井泛新漪——“家乡文化生活”起始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5 08:4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库经史探疑案,千年古井泛新漪——“家乡文化生活”起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多元媒介展示家乡余姚,使学生走近家乡,提升对家乡的自豪感。
  2.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家乡考古发掘情况的普及程度,学习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3.情境畅想,提升主人翁意识,为家乡考古发掘献计献策。
  4.展示大单元学习计划,鼓励学生参与设计、提出建议。
  学习任务一:沉浸体验走近家乡
  学生通过视频欣赏和教师解说,对家乡余姚进行沉浸式体验,进一步感受余姚旖旎秀丽的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家乡自豪感。
  配合视频解说——
  今天的课堂,我想先转换一下身份,代表同学们向在座的各位老师介绍一下我们的家乡余姚。
  余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誉为“文献名邦”“东南名邑”;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是风光旖旎的山水城市,11次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位置优越,古迹众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余姚作为浙江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漫长而辉煌的过去。以河姆渡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青瓷为代表的古越文化,以舜江楼、状元楼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以千年龙泉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五桂楼为代表的藏书文化都令人仰视……余姚还被考古学家确定其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发祥地,同为文明的摇篮。河姆渡遗址之后,又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之说,当代著名学者史树青教授认定我们余姚为虞舜所出的“姚墟古迹”。
  今天我们将要开启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这一专题的学习,来了解余姚域内的四大考古发现,穿越千年的时光去感受祖先们的生活与智慧,并试着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习任务二:家乡文化知多少
  通过知识竞答的形式,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对于家乡考古遗址的了解程度;生动活泼的比赛形式易于调动课堂气氛,活跃课堂,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课堂调查之后,再展示前一阶段进行的社会调查的问卷结果,由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现场写一段分析。
  这一学习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到余姚考古发掘情况的普及程度。
  1.知识竞答
  我们先来看看大家对余姚考古遗址文化了解多少,先进行一个知识竞答。
  2.展示普通市民的问卷调查结果
  前两天,不少余姚市民朋友也参与了这份问卷调查,我们来看看调查结果。
  3.撰写调查结果分析
  请同学们结合课堂调查和问卷调查,试着写一段70字左右的调查结果分析。
  几点建议:
  (1)分析数据,找出共性。
  (2)用好典型,叙议结合。
  (3)表达准确,通俗易懂。
  学习任务三:纪录片播放
  观看河姆渡遗址的介绍短片,看完后请同学试着分点转述河姆渡文化的成就。
  学习任务四:情境畅想
  讨论交流:你最希望自己能以什么身份(行政官员、新闻记者、当地居民、考古专家、景区导游等)参与家乡的考古发现,就此谈谈你的构想
  学习任务五:单元学习计划构想
  展示本单元学习计划,小组讨论,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
  (一)阅读有关余姚考古发掘的新闻报道与评论
  1.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
  2.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
  3.魏星路宋代瓷器考古发掘。
  4.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
  (二)拟写解说词
  任选一项考古发掘,撰写解说词,向游客介绍考古发掘的过程与意义。
  1.观看导游解说的视频,了解解说词的实用价值。
  2.阅读导游解说词范例,了解解说词写作的基本规范。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考古发掘,进一步搜集资料。
  4.将自己收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整合,写成一篇知识介绍较为全面,又富有激情与哲理的导游解说词。
  5.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解说词。
  (三)举行地陪导游解说大赛
  1.用合理的语速、语调反复朗读自己撰写的解说词,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
  2.在学习小组或寝室内向其他同学做解说,提升解说技巧。
  3.班内举行导游解说比赛,评选优秀解说员。
  4.举行校级导游解说比赛,每班派一名选手参加,评选校级优秀导游。
  (四)给地方文保部门写建议案。
  小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写成人大议案或政协提案,就四大考古现场的保护与开发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