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鱼我所欲也》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鱼我所欲也》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5 20: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了解作者的观点。
2.辨析本文的比喻、举例、对比论证的方法。
3.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2.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显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
(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人称他为“亚圣”,他提出了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其言论和行为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初读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读准字音和节奏。
1.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2.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五、对照书下注解,译讲课文
1.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重要实词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蹴尔:踩踏食物的样子。
何加:有什么益处。
3.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
4.重要句子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生命也是我喜爱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所喜爱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然而如果)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践踏过再给人(吃),(即使)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翻译: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仪就接受它。
(4)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本性。
第二课时
一、自学指导一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呢?
明确:
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①用“鱼”与“熊掌”设喻 ,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义比生命更珍贵。
②用类比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③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生动形象,简明自然。
二、自学指导二
思考探究练习二
明确:
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
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1)比喻论证。用比喻论证引出论点。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生与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主旨)。
(2)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3)对比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三、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1、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怎样提出来的 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 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四、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 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五、品味本文语言艺术
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宏,增强文章的论辩力量。
课堂小结:本文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义”比生命更重要,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六、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