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8 人体的营养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8 人体的营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19 09:37:16

文档简介

河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8 人体的营养
一、单选题
1.(2021·河南)周末,小明给爸爸妈妈准备了午餐:烧鸡翅、小炒肉、蒸鸡蛋和米饭。从合理营养的角度来看,下列菜品中最适合补充到午餐中的是(  )
A.清炖牛肉 B.蒜蓉青菜 C.油炸带鱼 D.红烧大虾
【答案】B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小明给爸爸妈妈准备了午餐:烧鸡翅(提供蛋白质)、小炒肉(提供蛋白质)、蒸鸡蛋(提供蛋白质)和米饭(提供糖类)。所以,此食谱中无蔬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再添加上蔬菜类。
故答案为:B。
【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
2.(2021·河南)下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M的示意图,①②表示血管,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②中血液的葡萄糖含量高于①,则M可为小肠
B.若②中血液的尿素含量高于①,则M可为肾脏
C.若②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肺
D.若②中血液的氧气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大脑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因此若②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则M可能为小肠,A不符合题意。
B.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随尿液一起排出,②中血液的尿素含量低于①,B符合题意。
C.血液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因此若②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肺,C不符合题意。
D.若M为脑部毛细血管网,则②内流静脉血,①内流动脉血,动脉血含氧多,故②中血液的氧气含量低于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排泄器官后,血液中二氧化碳或尿素的含量将会减少;流经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后,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加。
3.(2021七下·永吉期中)李昊吃西瓜时把西瓜籽也吞进了肚里,这粒瓜籽会在体内经过怎样的一段旅程(  )。
A.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答案】B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消化道的组成。
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故选:B。
【点评】消化道的组成是个重要的考点,注意理解掌握。
4.如图是人体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各项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皮肤
B.③生理过程形成的液体是尿液
C.通过A排出体外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D.图中细胞通过②分泌某种激素,能维持体内血糖相对稳定,那么该细胞组成胰腺中的胰岛
【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解析】【分析】A、由图解可以判断,A、B、C代表的人体系统或器官分别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脏.不符合题意;
B、③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③生理过程形成的液体是原尿,不符合题意;
C、通过A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氮气、氧气等气体,不符合题意;
D、胰岛散布于胰腺中,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导致肾小管不能把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因此糖尿是由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引起的,可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牵扯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同学们系统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5.(2019六下·大庆期中)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合理膳食的原则(  )
A.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B.不挑食,不偏食,膳食要清淡少盐
C.用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
D.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答案】C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国的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并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原则:食物多样、以谷物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营养价值不高.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饮料,会在不经意间摄人过多能量,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另外,饮后如不及时漱口刷牙,残留在口腔内的糖会在细菌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损害牙齿健康.因此,选项C不符合合理膳食的原则.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原则.
6.(2019·许昌模拟)下表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条件。请判断加入碘液后试管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
试管 加入物质 其他处理 保持温度 保持时间
① 淀粉溶液+唾液 振荡试管 37℃ 10分钟
② 淀粉溶液+清水 振荡试管 37℃ 10分钟
A.试管①不变蓝,试管②变蓝 B.试管①变蓝,试管②不变蓝
C.都变蓝 D.都不变蓝
【答案】A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①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①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故答案为:A
【分析】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常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7.(2018·河南模拟)某同学因缺乏维生素A而患夜盲症,有关维生素A的叙述,错译的是(  )
A.是简单的无机物 B.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
C.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D.多吃胡萝卜能缓解病情
【答案】A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维生素是有机物,A符合题意;
BC、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D、胡萝卜中含大量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换化成维生素A,因此多吃胡萝卜能缓解病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8.(2018·开封模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跃鸟飞是因为它们都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下列论证错误的是(  )
A.黑麦的根部有多达150亿条根毛,有利于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B.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
C.小肠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D.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有利于肾形成原尿
【答案】C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及功能;食物的消化;呼吸系统的组成;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解:A、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数量很多,大大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吸水效率,不符合题意;
B、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不符合题意;
C、小肠内含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是与消化有直接关系的,与吸收无关,符合题意;
D、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据此答题。
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这种功能与其结构有关。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通过肾小管的冲吸收形成尿液。
9.(2018·河南模拟)小肠具有独特的结构,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下列关于小肠结构特点的叙述。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  )
①小肠长约5~6米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③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④小肠壁内有许多肠腺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C
【分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10.(2018·开封模拟)下列描述某人晚饭后血液流经四个器官时成分的变化,正确的是(  )
A.流经小肠前后葡萄糖含量无明显变化
B.流经心脏前后血液成分无明显变化
C.流经肺前后血液中氧气含量无明显变化
D.流经肾脏前后血液中尿素含量无明显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营养物质的吸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晚饭后,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A不符合题意;
B、晚饭后,心脏前后血液成分没有明显变化,B符合题意;
C、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外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明显增多,C不符合题意;
D、血液流经肾后,代谢废物明显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二、实验探究题
11.(2018·河南模拟)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肥胖与Ⅱ型糖尿病合称为“姊妹病”,肥胖越严重,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高.请思考回答:
(1)长期摄取过多能量会导致肥胖,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2)糖尿病的治疗措施通常为   .
(3)上海农科院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丙鼠
a 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同的患有糖尿病的大鼠三只
b 饲喂“优糖米” 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 饲喂两倍质量的普通大米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测量三只鼠的血糖含量
①上述方案中,可以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组合是   .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
②若实验结果显示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对照实验中的另一组鼠的血糖含量,你可以得出结论是:   .
③为避免偶然性,应重复多次实验并求   值.
【答案】(1)糖类
(2)注射胰岛素
(3)甲鼠和乙鼠;乙鼠;“优糖米”有降低血糖的功能;平均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糖类是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长期摄取过多糖类会导致肥胖。
(2)正常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含量相对稳定,这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直接关系。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通常的治疗措施为注射胰岛素。
(3)①甲鼠和乙鼠的实验变量是“优糖米”,因此,饲喂“优糖米”的甲鼠是实验组,起对照作用是乙鼠。
②若实验结果显示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乙鼠,可以得出结论:“优糖米”有降低血糖的功能。③为避免偶然性,应重复多次实验并求平均值。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三、综合题
12.(2020·河南)下图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A和B代表不同的细胞,①和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理过程①是在母体的   内进行的。
(2)如果一对夫妻生育的第一胎是个男孩,那么细胞A所含的性染色体为   。若这对夫妻准备生育第二胎,再生一个男孩的可能性为   。
(3)孕妇摄入的营养物质主要在消化道的   内被消化和吸收,最终通过   和脐带供给胎儿生长发育。
(4)准妈妈感觉到第一次胎动,露出幸福的笑容。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作   。
【答案】(1)输卵管
(2)Y;50%
(3)小肠;胎盘
(4)反射弧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营养物质的吸收;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1)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图中代码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受精,该过程通常是在母体的输卵管完成的。(2)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所以如果一对夫妻生育的第一胎是个男孩,那么细胞A所含的性染色体为Y。
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因此若这对夫妻准备生育第二胎,再生一个男孩的可能性为50%。(3)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小肠长,全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与消化功能相适应。所以孕妇摄入的营养物质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内被消化和吸收,最终通过胎盘和脐带供给胎儿生长发育。(4)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准妈妈感觉到第一次胎动,露出幸福的笑容。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作反射弧。
【分析】(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3)图中A精子、B卵细胞,①受精过程,②胚胎发育。
13.(2019·河南)观察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是肺泡结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通过结构①和②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由图可知,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需要通过   层细胞。
(2)图2是小肠内表面结构示意图。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环形皱襞表面有许多结构④,该结构是   。因而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来吸收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到[   ]   内,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各组织细胞。
(3)图3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血液经过[   ]   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   。
(4)比较上述结构,你会发现它们的表面积大、璧薄,有利于物质通过,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   相适应的。
【答案】(1)血红蛋白;两
(2)小肠绒毛;⑤;毛细血管
(3)⑥;肾小球;葡萄糖
(4)功能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1)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因此共需穿过2层细胞。(2)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后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因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4)由上可知,以上不同的生物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通过数量庞大的细小结构增大表面积,从而更好地完成它们的功能。上述事例都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分析】识图:①-肺泡壁、②-毛细血管壁、③-小肠内壁上的环形皱襞、④-小肠绒毛、⑤-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⑥-肾小球、⑦-肾小囊、⑧-肾小管。
1、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图示如下:
2、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14.(2019·襄城期中)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e﹣h表示人体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系统为呼吸系统,e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图中B系统为消化系统,f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其主要部位是   。
(3)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4)D系统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该分泌物称为   。
(5)若某人牙龈发炎,静脉注射青霉素,通过循环系统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   。
【答案】(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2)吸收;小肠
(3)肾脏
(4)激素
(5)右心房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解析】【解答】解:(1)图中A系统为呼吸系统,e表示的生理过程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2)图中B系统为消化系统,f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其主要部位是小肠,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管。(3)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4)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5)某人牙龈发炎,当从上肢静脉注射青霉素时,药物经上肢静脉,汇集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所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分析】识图: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泌尿系统,D-内分泌系统。e-肺泡内的气体交换,f-吸收, g-肾小球的滤过作用、h-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1、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
2、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①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小肠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②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3、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4、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它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
5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 、下腔静脉→右心房 (动脉血→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动脉血)、
1 / 1河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8 人体的营养
一、单选题
1.(2021·河南)周末,小明给爸爸妈妈准备了午餐:烧鸡翅、小炒肉、蒸鸡蛋和米饭。从合理营养的角度来看,下列菜品中最适合补充到午餐中的是(  )
A.清炖牛肉 B.蒜蓉青菜 C.油炸带鱼 D.红烧大虾
2.(2021·河南)下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M的示意图,①②表示血管,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②中血液的葡萄糖含量高于①,则M可为小肠
B.若②中血液的尿素含量高于①,则M可为肾脏
C.若②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肺
D.若②中血液的氧气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大脑
3.(2021七下·永吉期中)李昊吃西瓜时把西瓜籽也吞进了肚里,这粒瓜籽会在体内经过怎样的一段旅程(  )。
A.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4.如图是人体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各项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皮肤
B.③生理过程形成的液体是尿液
C.通过A排出体外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D.图中细胞通过②分泌某种激素,能维持体内血糖相对稳定,那么该细胞组成胰腺中的胰岛
5.(2019六下·大庆期中)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合理膳食的原则(  )
A.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B.不挑食,不偏食,膳食要清淡少盐
C.用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
D.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6.(2019·许昌模拟)下表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条件。请判断加入碘液后试管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
试管 加入物质 其他处理 保持温度 保持时间
① 淀粉溶液+唾液 振荡试管 37℃ 10分钟
② 淀粉溶液+清水 振荡试管 37℃ 10分钟
A.试管①不变蓝,试管②变蓝 B.试管①变蓝,试管②不变蓝
C.都变蓝 D.都不变蓝
7.(2018·河南模拟)某同学因缺乏维生素A而患夜盲症,有关维生素A的叙述,错译的是(  )
A.是简单的无机物 B.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
C.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D.多吃胡萝卜能缓解病情
8.(2018·开封模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跃鸟飞是因为它们都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下列论证错误的是(  )
A.黑麦的根部有多达150亿条根毛,有利于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B.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
C.小肠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D.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有利于肾形成原尿
9.(2018·河南模拟)小肠具有独特的结构,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下列关于小肠结构特点的叙述。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  )
①小肠长约5~6米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③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④小肠壁内有许多肠腺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2018·开封模拟)下列描述某人晚饭后血液流经四个器官时成分的变化,正确的是(  )
A.流经小肠前后葡萄糖含量无明显变化
B.流经心脏前后血液成分无明显变化
C.流经肺前后血液中氧气含量无明显变化
D.流经肾脏前后血液中尿素含量无明显变化
二、实验探究题
11.(2018·河南模拟)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肥胖与Ⅱ型糖尿病合称为“姊妹病”,肥胖越严重,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高.请思考回答:
(1)长期摄取过多能量会导致肥胖,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2)糖尿病的治疗措施通常为   .
(3)上海农科院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丙鼠
a 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同的患有糖尿病的大鼠三只
b 饲喂“优糖米” 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 饲喂两倍质量的普通大米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测量三只鼠的血糖含量
①上述方案中,可以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组合是   .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
②若实验结果显示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对照实验中的另一组鼠的血糖含量,你可以得出结论是:   .
③为避免偶然性,应重复多次实验并求   值.
三、综合题
12.(2020·河南)下图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A和B代表不同的细胞,①和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理过程①是在母体的   内进行的。
(2)如果一对夫妻生育的第一胎是个男孩,那么细胞A所含的性染色体为   。若这对夫妻准备生育第二胎,再生一个男孩的可能性为   。
(3)孕妇摄入的营养物质主要在消化道的   内被消化和吸收,最终通过   和脐带供给胎儿生长发育。
(4)准妈妈感觉到第一次胎动,露出幸福的笑容。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作   。
13.(2019·河南)观察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是肺泡结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通过结构①和②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由图可知,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需要通过   层细胞。
(2)图2是小肠内表面结构示意图。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环形皱襞表面有许多结构④,该结构是   。因而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来吸收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到[   ]   内,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各组织细胞。
(3)图3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血液经过[   ]   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   。
(4)比较上述结构,你会发现它们的表面积大、璧薄,有利于物质通过,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   相适应的。
14.(2019·襄城期中)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e﹣h表示人体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系统为呼吸系统,e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图中B系统为消化系统,f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其主要部位是   。
(3)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4)D系统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该分泌物称为   。
(5)若某人牙龈发炎,静脉注射青霉素,通过循环系统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小明给爸爸妈妈准备了午餐:烧鸡翅(提供蛋白质)、小炒肉(提供蛋白质)、蒸鸡蛋(提供蛋白质)和米饭(提供糖类)。所以,此食谱中无蔬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再添加上蔬菜类。
故答案为:B。
【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
2.【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因此若②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则M可能为小肠,A不符合题意。
B.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随尿液一起排出,②中血液的尿素含量低于①,B符合题意。
C.血液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因此若②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肺,C不符合题意。
D.若M为脑部毛细血管网,则②内流静脉血,①内流动脉血,动脉血含氧多,故②中血液的氧气含量低于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排泄器官后,血液中二氧化碳或尿素的含量将会减少;流经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后,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加。
3.【答案】B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消化道的组成。
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故选:B。
【点评】消化道的组成是个重要的考点,注意理解掌握。
4.【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解析】【分析】A、由图解可以判断,A、B、C代表的人体系统或器官分别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脏.不符合题意;
B、③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③生理过程形成的液体是原尿,不符合题意;
C、通过A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氮气、氧气等气体,不符合题意;
D、胰岛散布于胰腺中,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导致肾小管不能把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因此糖尿是由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引起的,可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牵扯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同学们系统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5.【答案】C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国的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并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原则:食物多样、以谷物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营养价值不高.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饮料,会在不经意间摄人过多能量,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另外,饮后如不及时漱口刷牙,残留在口腔内的糖会在细菌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损害牙齿健康.因此,选项C不符合合理膳食的原则.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原则.
6.【答案】A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①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①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故答案为:A
【分析】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常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7.【答案】A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维生素是有机物,A符合题意;
BC、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D、胡萝卜中含大量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换化成维生素A,因此多吃胡萝卜能缓解病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8.【答案】C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及功能;食物的消化;呼吸系统的组成;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解:A、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数量很多,大大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吸水效率,不符合题意;
B、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不符合题意;
C、小肠内含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是与消化有直接关系的,与吸收无关,符合题意;
D、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据此答题。
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这种功能与其结构有关。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通过肾小管的冲吸收形成尿液。
9.【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C
【分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10.【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营养物质的吸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晚饭后,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A不符合题意;
B、晚饭后,心脏前后血液成分没有明显变化,B符合题意;
C、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外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明显增多,C不符合题意;
D、血液流经肾后,代谢废物明显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11.【答案】(1)糖类
(2)注射胰岛素
(3)甲鼠和乙鼠;乙鼠;“优糖米”有降低血糖的功能;平均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糖类是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长期摄取过多糖类会导致肥胖。
(2)正常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含量相对稳定,这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直接关系。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通常的治疗措施为注射胰岛素。
(3)①甲鼠和乙鼠的实验变量是“优糖米”,因此,饲喂“优糖米”的甲鼠是实验组,起对照作用是乙鼠。
②若实验结果显示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乙鼠,可以得出结论:“优糖米”有降低血糖的功能。③为避免偶然性,应重复多次实验并求平均值。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12.【答案】(1)输卵管
(2)Y;50%
(3)小肠;胎盘
(4)反射弧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营养物质的吸收;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1)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图中代码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受精,该过程通常是在母体的输卵管完成的。(2)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所以如果一对夫妻生育的第一胎是个男孩,那么细胞A所含的性染色体为Y。
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因此若这对夫妻准备生育第二胎,再生一个男孩的可能性为50%。(3)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小肠长,全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与消化功能相适应。所以孕妇摄入的营养物质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内被消化和吸收,最终通过胎盘和脐带供给胎儿生长发育。(4)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准妈妈感觉到第一次胎动,露出幸福的笑容。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作反射弧。
【分析】(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3)图中A精子、B卵细胞,①受精过程,②胚胎发育。
13.【答案】(1)血红蛋白;两
(2)小肠绒毛;⑤;毛细血管
(3)⑥;肾小球;葡萄糖
(4)功能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1)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因此共需穿过2层细胞。(2)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后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因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4)由上可知,以上不同的生物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通过数量庞大的细小结构增大表面积,从而更好地完成它们的功能。上述事例都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分析】识图:①-肺泡壁、②-毛细血管壁、③-小肠内壁上的环形皱襞、④-小肠绒毛、⑤-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⑥-肾小球、⑦-肾小囊、⑧-肾小管。
1、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图示如下:
2、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14.【答案】(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2)吸收;小肠
(3)肾脏
(4)激素
(5)右心房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解析】【解答】解:(1)图中A系统为呼吸系统,e表示的生理过程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2)图中B系统为消化系统,f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其主要部位是小肠,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管。(3)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4)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5)某人牙龈发炎,当从上肢静脉注射青霉素时,药物经上肢静脉,汇集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所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分析】识图: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泌尿系统,D-内分泌系统。e-肺泡内的气体交换,f-吸收, g-肾小球的滤过作用、h-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1、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
2、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①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小肠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②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3、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4、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它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
5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 、下腔静脉→右心房 (动脉血→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动脉血)、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