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4 生物分类及生物多样性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4 生物分类及生物多样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19 09:57:0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4 生物分类及生物多样性
一、单选题
1.(2021·禹州模拟)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藏羚羊在1970年之前仍有100多万只,可是到了90年代后便急速下降到了5万多只。你认为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草场的退化 B.人类的肆虐捕杀
C.外来生物入侵 D.自然环境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因此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肆虐捕杀。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2.(2020·宛城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D.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故A正确。
B.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故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故C正确。
D.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2018·禹州模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在肥沃的土壤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种子萌发所必须的
B.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
C.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也长得多
D.裸子植物的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都有输导组织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A符合题意;
B、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都会进行有性生殖。只要有种子就有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B不符合题意;
C、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也比孢子长,C不符合题意;
D、裸子植物的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都有输导组织,植株长得很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分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
4.(2018·禹州模拟)“以钢为纲,全民炼钢”,“以粮为纲,把树砍光”。环境污染、过度砍伐等会导致生物多性锐减,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就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引入外来物种一定会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合理开发生物资源,B不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符合题意;
D、引入外来物种很容易破坏本地生物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2018·禹州模拟)导盲犬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出行,下列有关导盲犬的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体温恒定 ②变温动物 ③胎生、哺乳 ④体表被毛 ⑤属于先天性行为 ⑥属于学习行为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答案】C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导盲犬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④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①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③哺乳;胎生。导盲犬靠四肢行走,带领盲人安全地出行是⑤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导盲犬具有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犬类是肉食性动物,它们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三种。
6.(2018·禹州模拟)下列有关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类生活在水中,体温恒定
B.爬行类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C.两栖类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D.鸟类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鱼类主要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A不符合题意;
B、爬行类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适应陆生环境的脊椎动物,B符合题意;
C、两栖类的生殖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C不符合题意;
D、鸟类的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爬行类和鸟类、哺乳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7.(2018·高阳模拟)在下列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种 B.属 C.纲 D.目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故答案为:A
【分析】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8.(2018·高阳模拟)学习完植物的分类知识后,某同学将海带、葫芦藓和肾蕨归为一类,将莲、柏树和小麦归为另一类。他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
A.是否有真正的根 B.能否产生种子
C.是否有输导组织 D.是水生还是陆生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海带、肾蕨、葫芦藓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小麦、莲、柏树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该同学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能否产生种子。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9.(2018·河南模拟)美国科学家将中国野生大豆与当地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这一改良作物品种的典型实例利用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染色体的多样性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大豆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大豆和美国栽培大豆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美国科学家将中国野生大豆与当地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表明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二、综合题
10.(2021·河南)《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会标(图1)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1)康康同学将会标“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2所示。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   。F表示的动物名称是   。
(2)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和   两大类群,其中后一类群因为   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3)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包括   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多种原因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是最为有效的措施。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答案】(1)脊柱;大熊猫
(2)爬行;动物生殖
(3)生物种类
(4)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F表示的是大熊猫。
(2)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大类群。爬行动物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外有卵壳保护,因此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爬行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3)生物多样性包括了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
【分析】生物的分类:
11.(2019·河南)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猕猴种群及其生活环境。
(1)猕猴属于哺乳动物,具有   、哺乳的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猕猴通常由猴王带领着群居于森林之中,这表明猕猴具有   行为。猴群在集体行动时,有“哨兵”站在高处放响。若发现异常情况,“哨兵”会发出尖锐的叫声,招唤同伴迅速转移。猕猴的叫声具有传递   的作用。
(3)据有关资料显示,该保护区内有哺乳类30余种、鸟类140余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9种、植物2000余种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
(4)猕猴、野猪等野生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爱护动物,保护它们的家园!
【答案】(1)胎生
(2)社会;信息
(3)生物种类
(4)消费者
【知识点】社会行为;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解:(1)猕猴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属于哺乳动物。(2)猕猴通常由猴王带领着群居于森林之中,这表明猕猴具有社会行为。猴群在集体行动时,有“哨兵”站在高处放哨。若发现异常情况,“哨兵”会发出尖锐的叫声,招唤同伴迅速转移。猕猴的叫声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3)据有关资料显示,该保护区内有哺乳类30余种、鸟类140余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9种、植物2000余种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4)猕猴、野猪等野生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爱护动物,保护它们的家园。
【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2、社群行为:指同种动物集群活动,相互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具有组织性、分工性等特征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叫信息交流(也称通讯或动物的语言)。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及性外激素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
(2)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又可以分出很多小的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一条河流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消费者: 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其中直接取食植物的叫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取食植食性动物的肉食性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取食肉食性动物的叫三级消费者。
12.(2021·禹州模拟)校园内有月季花、松树、法国梧桐、槐树等多种多样的植物。道路两旁的冬青是一类开花植物,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纵沟,小枝淡绿色,无毛。叶薄荜质,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圆锯齿,干后呈红褐色,有光泽。花瓣紫红色或淡紫色向外反卷。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成熟时深红色。
在绿化带、树干、墙角、楼房或石块的上面,我们发现了许多矮小的植物。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它们的叶多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茎和叶内都没有输导组织。
除了植物,动物也不少。花园中有飞舞的蝴蝶、蜜蜂,有忙碌的蚂蚁。树上有穿梭其间的麻雀、灰喜鹊等。刨开花园里的湿土,还能看到蚯蚓。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相似的体节,体表湿润。
通过校园内生物的观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冬青属于在现存植物中占有绝对优势的
    植物,因为它具有    和   这两个器官。
(2)第二段话中提到的矮小植物属于   植物,它对
   气体十分敏感,可以作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
(3)蝴蝶、蜜蜂、蚂蚊等都有两对翅,三对足,具体来看它们属于   
(4)从结构特点上看,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5)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的校园生物体现了   多样性。
【答案】(1)被子;花;果实
(2)苔藓;有毒
(3)昆虫
(4)环节
(5)生物/遗传/物种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苔藓植物
【解析】【解答】(1)资料中的冬青有花和果实,可见冬青属于被子植物。
(2)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茎叶的分化,苔蘚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蘚植物当作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3)蝴蝶、蜜蜂、蚂蚁等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具有两对翅、三对足。
(4)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5)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因此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的校园生物体现了生物/遗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分析】(1)各类植物的比较: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举 例



物 藻 类 植 物
(低等类群) 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孢子 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水绵等。
苔 藓 植 物
(原始高等类群) 多细胞、有茎、叶的分化和假根,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株矮小) 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孢子 葫芦藓、地钱、小墙藓等
蕨 类 植 物
(高等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蕨类植物植株较高大的原因)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孢子 蕨、贯众、卷柏、桫椤等。



物 种 子 植 物(最高等类群)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体内有维管组织
2、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银杉、水杉、银杏、雪松等。
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等。
(2)昆虫的主要特征:体表具有外骨骼,包裹在体表外,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具有蜕皮现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
(3)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4 生物分类及生物多样性
一、单选题
1.(2021·禹州模拟)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藏羚羊在1970年之前仍有100多万只,可是到了90年代后便急速下降到了5万多只。你认为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草场的退化 B.人类的肆虐捕杀
C.外来生物入侵 D.自然环境的变化
2.(2020·宛城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D.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3.(2018·禹州模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在肥沃的土壤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种子萌发所必须的
B.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
C.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也长得多
D.裸子植物的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都有输导组织
4.(2018·禹州模拟)“以钢为纲,全民炼钢”,“以粮为纲,把树砍光”。环境污染、过度砍伐等会导致生物多性锐减,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就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引入外来物种一定会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
5.(2018·禹州模拟)导盲犬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出行,下列有关导盲犬的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体温恒定 ②变温动物 ③胎生、哺乳 ④体表被毛 ⑤属于先天性行为 ⑥属于学习行为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6.(2018·禹州模拟)下列有关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类生活在水中,体温恒定
B.爬行类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C.两栖类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D.鸟类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7.(2018·高阳模拟)在下列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种 B.属 C.纲 D.目
8.(2018·高阳模拟)学习完植物的分类知识后,某同学将海带、葫芦藓和肾蕨归为一类,将莲、柏树和小麦归为另一类。他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
A.是否有真正的根 B.能否产生种子
C.是否有输导组织 D.是水生还是陆生
9.(2018·河南模拟)美国科学家将中国野生大豆与当地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这一改良作物品种的典型实例利用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染色体的多样性
二、综合题
10.(2021·河南)《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会标(图1)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1)康康同学将会标“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2所示。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   。F表示的动物名称是   。
(2)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和   两大类群,其中后一类群因为   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3)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包括   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多种原因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是最为有效的措施。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11.(2019·河南)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猕猴种群及其生活环境。
(1)猕猴属于哺乳动物,具有   、哺乳的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猕猴通常由猴王带领着群居于森林之中,这表明猕猴具有   行为。猴群在集体行动时,有“哨兵”站在高处放响。若发现异常情况,“哨兵”会发出尖锐的叫声,招唤同伴迅速转移。猕猴的叫声具有传递   的作用。
(3)据有关资料显示,该保护区内有哺乳类30余种、鸟类140余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9种、植物2000余种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
(4)猕猴、野猪等野生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爱护动物,保护它们的家园!
12.(2021·禹州模拟)校园内有月季花、松树、法国梧桐、槐树等多种多样的植物。道路两旁的冬青是一类开花植物,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纵沟,小枝淡绿色,无毛。叶薄荜质,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圆锯齿,干后呈红褐色,有光泽。花瓣紫红色或淡紫色向外反卷。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成熟时深红色。
在绿化带、树干、墙角、楼房或石块的上面,我们发现了许多矮小的植物。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它们的叶多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茎和叶内都没有输导组织。
除了植物,动物也不少。花园中有飞舞的蝴蝶、蜜蜂,有忙碌的蚂蚁。树上有穿梭其间的麻雀、灰喜鹊等。刨开花园里的湿土,还能看到蚯蚓。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相似的体节,体表湿润。
通过校园内生物的观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冬青属于在现存植物中占有绝对优势的
    植物,因为它具有    和   这两个器官。
(2)第二段话中提到的矮小植物属于   植物,它对
   气体十分敏感,可以作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
(3)蝴蝶、蜜蜂、蚂蚊等都有两对翅,三对足,具体来看它们属于   
(4)从结构特点上看,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5)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的校园生物体现了   多样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因此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肆虐捕杀。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2.【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故A正确。
B.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故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故C正确。
D.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A符合题意;
B、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都会进行有性生殖。只要有种子就有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B不符合题意;
C、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也比孢子长,C不符合题意;
D、裸子植物的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都有输导组织,植株长得很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分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
4.【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合理开发生物资源,B不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符合题意;
D、引入外来物种很容易破坏本地生物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答案】C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导盲犬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④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①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③哺乳;胎生。导盲犬靠四肢行走,带领盲人安全地出行是⑤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导盲犬具有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犬类是肉食性动物,它们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三种。
6.【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鱼类主要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A不符合题意;
B、爬行类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适应陆生环境的脊椎动物,B符合题意;
C、两栖类的生殖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C不符合题意;
D、鸟类的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爬行类和鸟类、哺乳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故答案为:A
【分析】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8.【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海带、肾蕨、葫芦藓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小麦、莲、柏树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该同学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能否产生种子。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9.【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大豆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大豆和美国栽培大豆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美国科学家将中国野生大豆与当地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表明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10.【答案】(1)脊柱;大熊猫
(2)爬行;动物生殖
(3)生物种类
(4)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F表示的是大熊猫。
(2)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大类群。爬行动物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外有卵壳保护,因此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爬行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3)生物多样性包括了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
【分析】生物的分类:
11.【答案】(1)胎生
(2)社会;信息
(3)生物种类
(4)消费者
【知识点】社会行为;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解:(1)猕猴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属于哺乳动物。(2)猕猴通常由猴王带领着群居于森林之中,这表明猕猴具有社会行为。猴群在集体行动时,有“哨兵”站在高处放哨。若发现异常情况,“哨兵”会发出尖锐的叫声,招唤同伴迅速转移。猕猴的叫声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3)据有关资料显示,该保护区内有哺乳类30余种、鸟类140余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9种、植物2000余种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4)猕猴、野猪等野生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爱护动物,保护它们的家园。
【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2、社群行为:指同种动物集群活动,相互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具有组织性、分工性等特征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叫信息交流(也称通讯或动物的语言)。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及性外激素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
(2)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又可以分出很多小的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一条河流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消费者: 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其中直接取食植物的叫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取食植食性动物的肉食性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取食肉食性动物的叫三级消费者。
12.【答案】(1)被子;花;果实
(2)苔藓;有毒
(3)昆虫
(4)环节
(5)生物/遗传/物种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苔藓植物
【解析】【解答】(1)资料中的冬青有花和果实,可见冬青属于被子植物。
(2)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茎叶的分化,苔蘚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蘚植物当作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3)蝴蝶、蜜蜂、蚂蚁等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具有两对翅、三对足。
(4)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5)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因此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的校园生物体现了生物/遗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分析】(1)各类植物的比较: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举 例



物 藻 类 植 物
(低等类群) 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孢子 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水绵等。
苔 藓 植 物
(原始高等类群) 多细胞、有茎、叶的分化和假根,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株矮小) 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孢子 葫芦藓、地钱、小墙藓等
蕨 类 植 物
(高等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蕨类植物植株较高大的原因)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孢子 蕨、贯众、卷柏、桫椤等。



物 种 子 植 物(最高等类群)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体内有维管组织
2、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银杉、水杉、银杏、雪松等。
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等。
(2)昆虫的主要特征:体表具有外骨骼,包裹在体表外,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具有蜕皮现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
(3)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