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识字语文园地二《狐狸与葡萄》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识字语文园地二《狐狸与葡萄》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7 11: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古文《狐与葡萄》教学设计
我的思考:
小古文教学,是小学国学教学的一方多彩的园地,也是个有待开垦的沃土。小古文如何教?我的看法是:
1、意会而不求甚解。古文之所以让人畏惧,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把美妙的语言一句句分解为枯燥的语法,再美的东西也会面目可憎。小学生学古文,应该整体关照,应该不求甚解,应该朦胧感知。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文白对读“形式,使学生直观、整体感知古文的意思,扫清阅读障碍,降低阅读难度,消除畏惧心理。
2、诵读而感其精妙。小学生学古文,我们不能丢了老祖宗的方法——诵读。古文精炼、富有节奏的典雅之美,就在一声声吟诵中不断呈现。本文教学将采用”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三个层次,通过品味“之”和“四字短语”,感知文言的节奏韵味,并通过自由吟诵,让古典语言的魅力直击学生心灵。
3、激趣而好之乐之。小学生学古文,如果有趣,如果快乐,教学就成功了。教学的趣味一是来自形式的丰富有趣。本课采用拍子方式,感知节奏长短,采用吟诵方式,感知韵味悠长;教学的趣味二是来自于体验成功感,本课让学生自由吟诵,并以其名字命名方法,让学生尝试模仿写作古文,在舞文弄墨中感受成功感。课堂的乐趣不仅仅在于轻松学会,更多来自于通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酣畅淋漓,小古文自然是极好的材料。
教学目标:1、通过“文白对读”,整体感知小古文的意思,初步学习阅读小古文的方法。
2、通过多形式读,圈画“之”和“四字词语”,感受小古文语言之美。
3、通过尝试写作小古文,内化文言语言特色,激发阅读和表达的兴趣。
教学重点:诵读小古文,感受古文的节奏和韵味。
教学难点:感知语言的精炼和韵味,尝试模仿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对读,节奏的初步感知
和学生对读古诗文,要求对上老师的内容,并对上节奏和情感。
【设计意图】:本课导入,一是了解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积累情况,二是初步感知古诗文的节奏、情感的变化,为课堂奠定基调。
二、演读,文意的整体观照
1、怎样才算把文章读好?
2、指导读好对话
3、范读,引出文言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对文意的整体把握,主要停留在读好狐狸的说话上。故事学生都很熟悉,而人物的心情和语气容易被学生忽略。怎么读好文章,是为整课教学奠定能力基础,读好对话,是为本课教学奠定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基础。
三、初读,文味的初步体味
1、介绍翻译者的资料。 2、自由初读,谈感受。
3、指名读,正音。4、指导读出节奏、停顿。
5、对读,再谈感受
【设计意图】:本环节,处处指向读。通过给学生大量的诵读时间和机会,让他不断感受文言的味儿;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引读,让学生亲历成长的过程;通过两次谈读后的感受,内化对文言的初步感知。
四、圈读,文味的深入品茗
1、圈“之”,体会不同的意思和节奏长短
2、圈“四字短语”,体会节奏和韵味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诵读浓墨重彩的一步。把枯燥的语法知识和意思解释,通过节拍形式,使得学习充满趣味和活力;四字短语的体味,则是抓住本文的一大特色。作为一位外国传教士翻译的文本,译者有意识地突出了汉语的特色,教学只有抓住本质,才能轻松抵达教学的核心目标。
吟读,文味和趣味的共生
1、范读,跟读。
2、自由尝试,激励。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感知古文的吟诵方式,让学生通过课堂,与古人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采用激励的形式,是消除初次接触的陌生感,让学生能更主动地学习新的形式。
六、改编,语言的创生和内化
1、出示要求,自由改编
2、交流,雕琢语言
【设计意图】:创编小古文,一是内化文言语言,使学生养成雕琢语言,遣词造句的习惯,使学生的语言更加典雅精炼,富有节奏;二是明白小古文并非高不可攀,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赠书,兴趣的再次点燃
把教师购买的小古文赠予学生和班级,鼓励学生课后阅读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教学永远是起点,不是终点;是推开一扇窗户,不是划上一个句号。希望赠予的不仅仅是一套书,而是播撒一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