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
教学目标:
1.会写“缀”、“幽”等11个生字。认识“幽雅、伏案、妩媚”等16个词语。
2.品析文章凝练生动的语言,想象画面,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学习多角度描绘景物的写法。
3.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
4.学习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独特情感。
2.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
3.对比阅读《紫藤萝瀑布》,学习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学习准备:
课前搜集宗璞创作背景;制作由重点词句组成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本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一个充满诗意的美妙世界,学习一篇清雅自然的散文《丁香结》(板书:丁香结)
2.考考大家,预习过课文的你知道丁香结是什么吗?
预设:“丁香结”指的是丁香的花蕾。
3.这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出示★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出示丁香花蕾的图片和中式衣襟上的盘花扣的图片)是呀,你瞧这圆圆鼓鼓的小花苞和盘花扣是多么相像。
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比较难的词语,我们来认识一下,学习“花蕾”“衣襟”。
检查生字词
(1)幽雅 妩媚 愁怨
笨拙 迷蒙 伏案 平淡
注意:妩媚(wǔ)笨拙( zhuō)读音;迷蒙、平淡字形;理解伏案词义。
(2)多音字:参差(cēn cī) 单薄( bó) 斗室(dǒu ) 着(zhuó)了水滴
注意:纠正多音字读音,重点教学“着(zhuó)了水滴”,着拓展组词:着水(沾水的意思),着墨。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作家宗璞多年来与丁香朝夕相伴,这灵动的花儿诱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请同学们
(1)自由读课文,读准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写了描写了几幅丁香的画面,用小标题的形式列出来。
(预设:有这样几幅画面:城里丁香图、校园丁香图、斗室外三棵白丁香图,雨中丁香图,言之有理即可)
2.现在就让我们到那斗室外看看那三棵白丁香。
出示★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感情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丁香花的独特韵味。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动人的景色呢?请同学们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句,用关键词作出批注,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1:香气直透毫端,“透”字写出香气沁人心脾。(香味)
预设2:“一片莹白”“透出参差的绿”说明白丁香开的很繁密耀目……(颜色)
预设3:“十字小白花”“许多簇花开满一树”画面非常具有诗意的美感。(形状)
适机引导:这两句话中的“积雪”和“莹白”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生:指的丁香花。这里的积雪是带着香气的,说明不是真的雪,而是丁香花。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丁香花,而用积雪、和莹白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积雪”和“莹白”,突出丁香的特点纯净、轻柔和光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适时总结:用“积雪”和“莹白”可以避免反复提到“丁香”带来的重复累赘之感,并且能够直观地写出丁香的特点,如果写文章时用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词语表达,能够给我们直接带来美好的联想。
此时,作者对丁香花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预设: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字里行间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
3.小结过渡:像这样读一读凝练生动的语言,找一找精彩关键的词句,想一想美好动人的画面,最后悟一悟作者的文字中流露的情感,这是阅读的好方法。你能不能用上这种方法对另外几个丁香图谈谈自己的感悟呢?
城里丁香图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预设:抓“星星般的小花”“探”“窥”(从形状姿态、修辞赏析均可)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预设:抓“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淡淡的幽雅的甜香”(从颜色、气味赏析)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预设:雨中的丁香朦胧绰约,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犹如一幅色彩边缘模糊、柔和婉约的画作。一个“渗”字,更让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4.作者笔下的丁香美得脱俗,美得优雅,那么她是怎样将丁香的美表现出来的呢,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完成作业本第三小题。
预设: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颜色:紫色、白色;
气味:淡淡的优雅的甜香。
小结:
学完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丁香的可爱形态、淡淡的甜香以及清雅的颜色都给作者带来美好的回忆,丁香的美一直存留在作者的心中,那么作者又从丁香结中生发了怎样独特的感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
第二课时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回顾复习。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作家赏花多年,细腻的从色、香、形多角度展现了丁香的形象,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从这美得脱俗,美得优雅的丁香花又是怎样联想到丁香结,并生发感悟的?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再识丁香结、感悟情感
1.请同学们读课文5、6自然段,思考丁香为什么被称为丁香结呢?
预设: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形状上很像结。
适时引导仅仅是因为外形的相似吗?还可以怎么理解丁香被称为丁香结?
预设:含义上,丁香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宛如人生中那解不开的愁怨一般。
2.这样的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出示★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自由朗读,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的理解。
预设:生命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忧愁,这些大多不能被立刻化解,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常态。如果人生中没有任何困难,反而缺少起伏,就太平淡无味了。(结合自身经历理解)
3.其实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提到了了丁香结,出示诗句: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从诗句中你能感受到诗人蕴含的情感吗?(预设:充满愁怨)
这些诗词萦绕着含愁不解的气息,情致婉转,古代诗人喜欢用选择丁香这个意象,用来表达自己无尽的愁绪,丁香结在古人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
(2)本文的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和古人对丁香的感叹一样吗?(不一样)
预设:古人对丁香是愁怨的,而本文的作家对待丁香结,对待生活中一件一件困难忧愁的事,是从容豁达的,以平常心看待的。
出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小结:同样是丁香结,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古人更多的是借丁香结抒发愁怨之情,而作者笔下的丁香结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正如作者所说,人生中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是一种常态。我们应该正视生活中的问题,把它们看作生活有益的补充,以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直面人生中的一件一件困难忧愁的事。
三、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现在就让我们好好认识一下这位写出这样一篇清新雅致,温柔恬淡的散文,并以从容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问题的作家:
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当代女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宗璞既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厚渊源,又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含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代表作中篇小说《三生石》、短篇小说《弦上的梦》分别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此外,还有《紫藤萝瀑布》《红豆》等散文。
四、对比阅读《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 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计划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阅读全文,思考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 眼前的紫藤萝瀑布和十几年前的紫藤萝瀑布有何不同?
预设:十多年前,曾看到家门外的紫藤萝稀落、伶仃,作者感觉到伤感、遗憾;如今,面前盛开的紫藤萝一派生机勃勃,作者的心情是感动、宁静、喜悦
2.介绍写作背景
十年文革浩劫,使得许多知识分子迷茫和沉沦,宗璞一家也在其中,那段时光“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文革结束后的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对弟弟的不幸命运非常悲痛,5个月后其弟病逝,丧失亲人心痛,抑郁心间。此情之下作者徘徊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
3.在这样备受打击的人生苦难下,作者由紫藤花又引发了怎样的人生思考呢?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你是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
预设:人总会遇到很多不幸的事,但生命还要继续,人生就是由一个个幸福或不幸的事情组成的,就算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打到,应该振奋精神,面对新生活。
4.对比《紫藤萝瀑布》和《丁香结》思考两篇文章有何相似之处?
(1)景物描写上:从色、形、态多角度描写景物,通过细节展现诗意的光辉
(2)写作手法上: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
(3)情感上:都表达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小练笔
作者通过“丁香结”这一事物引发了自己的对人生的思考,由此你是不是也联想到了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竹、菊……出示图片,说一说。
选择其中一种植物,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寄托了怎样的情感?要充分发挥想象,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