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花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穹、孕”等10个生字,理解“苍穹、旖旎、顾影自怜”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的美,并读出对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3.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够说出课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我”是花,感受花“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4.能找出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受生活的美。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丰富想象,体会花儿“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流露出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可见美丽的鲜花,我们一般也都从花的颜色、形态、香味等方面去欣赏我们所看到的花。然而黎巴嫩的作家纪伯伦却从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司空见惯的花。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他的文字,感受花的美好。
2.指导读好题目,读出美好的感觉。
二、师生初读课文,梳通词意。
1.有人说,学习散文诗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老师特别想和大家一起合作着来读。当我走到你的身边,你就接着往下读,可以吗?
2.朗读中随机理解:(1)什么是“苍穹”?结语:原来我是从广阔的天空坠落在绿草丛中。(2)看过“婚礼上的冠冕”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图片出示,结语:有了这美丽的冠冕,新娘也变得更美。(3)猜猜看“旖旎”是什么意思?(4)这句话中有三个四字词语,有没有不理解的?出示: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文中的“我”对什么心驰神往呢?;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孤芳自赏: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自以为了不起。“我”顾影自怜、孤独失意吗?我孤芳自赏、自以为了不起吗?读句子。
二、品读句子,感受“花”的美好
(一)明“我”是花
1.这篇散文诗很美,同学们读的很认真,也很努力。接下来请大家放声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划一划,在旁边做上批注。
2.交流反馈
第1自然段:在第1自然段中,“大自然说出来”喻指花开,“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后又说一遍”喻指花开花落的循环往复。
随机指导朗读:能用朗读把花开花落的生命循环呈现在大家面前吗?
第2自然段:第2自然段交代了花的整体形貌和生长环境,远观那一朵朵花儿就犹如绿草中亮丽的星星点点。
随机指导朗读:星星点缀苍穹,一朵朵花点缀绿茵,多美的想象啊,你能把这份美好的想象带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吗?
第3自然段:第3自然段是说花的四季变化。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变黄,冬天枯萎。周而复始。
随机指导朗读:请你将花四季的变化读出来。
第4自然段:第4自然段是说花的功用,它可以作为表达情意的礼物,可以作为婚礼上的装饰,还可以作为葬礼上的祭献。
随机联系生活理解花是情感的寄托:人们喜欢用花表达自己的情意,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
第5自然段:(1)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你就是那朵晨风相伴的花(指生读)
你就是那朵送行群鸟的花(指生读)
你就是这大自然的一份子(生齐读)
第6自然段:(1)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随机点拨理解:我为大自然带去了美好;星星太阳深情地陪伴着我。(3)师生合作有感情朗读: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老师也想和大家合作着读一读这段,看看能不能配合的也那么和谐默契。
3.朗读指导
虽无一个“花”字,却说了花之语,唱了花之歌。这样美妙的文字,这样神奇的想象,值得我们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番。配乐朗读
(二)悟“花”的精神
1.在纪伯伦笔下,花不仅有生命、有灵气,还有自己的追求和信念,谁知道它追求和信念是什么?请在文中找一找,用“~~~”画出来。
2.为什么花会有这样的追求和信念?
小结:是呀,花带给大自然美好,也享受着大自然美好的馈赠。所以它一直积极地追求着光明,乐观地面对一切。
3.纪伯伦仅仅是在写花吗?他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4.补充作者的写作背景:在短暂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12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了美国,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年,15岁时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1902年返美后,病魔先后夺取了他的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挣扎在底层。1908年,他得友人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指点。1911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当他感到死神即将来临时,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写作,直到48岁英年早逝。
5.了解了作者的生活经历,你对课文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由最后一段想开去,说说课文表现了纪伯伦怎样的生活态度。
6.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7.总结:《花之歌》一文表面是写花,真正是写人。作者正是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号召了我们: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8.看来,我们要真正读懂一首散文诗,就要学会在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样才会对诗歌的意境以及蕴涵的哲理有更准确的认识。
9.纪伯伦的散文诗充满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本文选自《泪与笑》中的《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另四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雨之歌》《浪之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阅读。
三、拓展阅读链接。
1.作家宗白华也有这么一篇想象奇特的文章。我们一起来欣赏《杨柳与水莲》。默读,想想这篇课文有哪些想象奇特的地方?
预设1: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以“水莲”和“杨柳”对话的形式来说明道理。
预设2:面对刚刚过去的夜,杨柳和水莲有着不同的感受。
杨柳:感受着“夜的美”。
水莲:“恐惧悲哀”,感受着“夜的黑暗,污泥的冷湿”。
预设3:杨柳与水莲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杨柳:立于“碧夜的幕中”。
水莲:躲于“绿叶的帘里”,“抱着她悲哀的新,含泪的眼,婷婷地立在黑暗的深处。
2.宗白华通过杨柳与水莲的对话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预设1:“杨柳”代表的是一种执著探寻、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
预设2:“水莲”代表的是一种畏畏缩缩、缺乏自信的人生态度。
3.无论是纪伯伦还是宗白华,他们都向我们传递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们通过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引发了人生的思考,希望同学们也能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身边悟出更多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