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下人教版8.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九年级下人教版8.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12 09:4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一次工业革命
瓦特
史蒂芬孙
蒸汽机
火车机车
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革命的核心: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3、简要情况
原子能
计算机
生物工程
航天技术
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并用于二战.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原子能能发电。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
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核能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和平目的。
核电站
核医学
1945年,美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
台式液晶电脑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电子计算机已拥有能够向人类挑战的智力水平,1997年5月11日,在国际象棋“人机大战”最后一局较量中,IBM超级计算机“深蓝”仅用了一个小时便轻松战胜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并以3.5比2.5的总比分赢得胜利和70万美元的奖金。机器将可能与人体结合在一起,未来将微型超级计算机植入人脑也可能变成现实,那时人到底是机器,还是人,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人类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向永无止境的潜值挑战。
到2010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4.57亿人 。
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谈心等等。
人类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中学生都喜欢上网。对此,有人说:上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也有人说:上网易受网上游戏和不良东西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你对中学生上网有何看法?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太空时代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每一片段都储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因。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1996年, “多利”羊诞生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如何看待克隆技术?
利:克隆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
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克隆技术,可以改变农作物的基因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医疗保健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保护环境和濒危动植物,以克隆技术再现物种。
弊:克隆技术从根本上破坏了生物个体的独一无二性,有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尤其是克隆技术将会引发十分棘手的社会伦理问题。改变人的亲系关系,丧失基本的归属感;甚至会使人种退化,以及
正常的生死观念根本动摇。
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列强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人民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林则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加强自主创新,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有些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国大典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成果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
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他是谁 ________
功臣:
钱学森
猜一猜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他是谁 ________
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猜一猜
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 “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 。
中华第一星——
“东方红—1”号卫星
(1970年)
“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
1)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于16日顺利返回。
2)2005年10月12日,中国“神舟六号”升空。17号顺利返回。
2008年9月27日,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正在出舱活动 。
2000年世界第一例体细胞克隆山羊在中国诞生
董雅娟夫妇与他们的克隆牛
硅谷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材料1:硅谷的地理学名是圣他克拉拉谷。
在硅谷不到4000平方千米的表面上,聚集了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
每年产生3000多项技术专利,每年有30--40家公司上市,每周有11家IT企业诞生,每天“制造”62位百万富翁 。
1998年,硅谷的总产值约有2000亿美元,大约是中国全国GDP的四分之一,它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神经中枢。
材料2: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 ,
而且大大加快了 的速度,
缩短了 的过程。
大量的科技成果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知识变为物质财富
科学
技术
生产力
材料2:空间技术不断发展,卫星种类不断增多,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手段,也促进了电子、喷气、真空、低温、半导体、电子计算机、遥感遥控、激光和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
材料1: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 ,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 的革命。
相互渗透
好几项技术
科学
技术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 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 所占
的比重不断上升。
新技术
科技进步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这次革命不仅涌现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材料一: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因素在70年代约60%,80年代达到80%。
材料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和总人口比重中下降。特别是农业经济下降,而第三产业则发展起来。
材料二: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材料三: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
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
科技推动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②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证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至今已有7000多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围绕该核反应堆31公里的禁区仍一片荒芜。
核能——是福?是祸?
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
2005年1月17日,一块美国雷神火箭推进器遗弃物,与中国6年前发射的长征四号火箭相撞。一块10克重的太空垃圾撞上卫星,卫星在瞬间被打穿或击毁!
受网络游戏暴力倾向影响,青少年行凶杀人和自杀的案例不断见诸媒体。许多家长指责其为“电子罂粟”,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请给右边的公益广告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并说明理由。
其实地球
也很脆弱
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珍爱自然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原子能、计算机、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
美国
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
6、生物工程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克隆技术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发明了电话、内燃机、电子计算机、载人飞船等。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因特网把整个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 材料二: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在20 世纪,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的威胁… … 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l、 材料一中所说电子计算机、载人飞船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2 、材料二中列举的负面效应,哪些是人类没有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造成的?为此,我们生活中应养成什么良好的习惯?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
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介绍20世纪中期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畅想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