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4.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4.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5 09:1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第1课时,本课时的学习共包含三大内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稀酸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置换反应的概念。
本课时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部分应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同时本课时的内容也是以后学习酸、碱、盐的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对金属镁、铁和氧气的反应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也接触过金属和酸的反应,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设计方案探究实验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只是在实验技能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老师的即时指导。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本课时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考古入手,提出金器为何历经千年仍金光闪闪、而铜器则带有锈迹、铁器更是锈迹斑斑甚至残缺不堪的问题。接着让小组代表分享自主学习成果,分析小组探究部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的学习过程。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探究部分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则采用课前自主学习微课、课堂上亲自动手实验的方式去突破,接着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最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建构置换反应的概念。课堂训练则采用小组争霸、闯关比拼的游戏方式完成。本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让学生体验到小组合作的快乐。
对于最后的“课外拓展”环节,则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为本课题的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埋下伏笔。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和氧气的反应;
掌握金属与稀酸的反应;
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探究方案,了解常见金属和氧气的反应;
通过课前观看微课自主学习、课堂动手实验,探究部分金属与稀酸的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手实验,提高了学习了化学的兴趣,增强了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通过闯关比拼游戏,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教学难点: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五、教学策略分析
1、教学
根据新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使用启发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节课的重点放在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上,采用问题—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设计这些探究过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观察、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客观事实中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学法
根据学习目标要求,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在教师指引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的材料,得出结论。这样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结合归纳总结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
七、教学用具准备
仪器:试管、烧杯、镊子、胶头滴管、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
药品:铝粉、镁条、铁丝、铜丝、铝片、铜片、铁钉、锌片、稀盐酸、稀硫酸;
其他:火柴、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场白】同学们好,请翻开下册第9页,先浏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板书】§8.2.1 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入】同学们有看过《寻龙诀》吗?那是一部讲述考古寻宝故事的电影!其实很多历史都是经过考古学家们去挖掘而还原出来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有关考古的新闻。 【创设问题情境】播放视频“考古发现南昌西汉海昏侯古墓中有大量马蹄金和金饼” 【提出问题】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从古墓中挖掘的金器和金饼历经两千多年依然金光闪闪呢? 【分析】那是因为金在常温下不和氧气发生反应,其实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才有了真金不怕红炉火的说法。那么,其他金属如镁、铁、铝、铜和氧气反应的难易又是怎样的呢? 【过渡】课前布置你们设计的实验,探究Mg、Fe、Al、Cu与O2反应的难易,你们都设计好了没?我想请两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 【ppt展示】小组代表演示ppt并汇报探究成果。 【点评】同学们做得很好。从你们自己设计的探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Mg、Fe、Al、Cu与O2反应的难易情况是怎样的? 【总结】在相同条件下,镁、铁、铝、铜与氧气反应从易到难依次是:镁、铝、铁、铜。 【联系生活】为什么这两只铝锅不易生锈? 【强调】因为铝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发生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所以,有氧化铝的保护,铝锅等铝制品就不易生锈。 【追问】那么。铝锅是否适宜用钢丝刷来擦洗? 【分析】用钢丝刷洗会破坏氧化铝薄膜,所以铝锅等铝制品不宜用钢丝来擦洗。 【过渡】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相同条件下,镁、铁、铝、铜与氧气反应从易到难依次是:镁、铝、铁、铜。我们把金属与其他物质反应的难易程度称为金属的活泼性,又叫做金属的活动性。 【提问】那么,你能说出镁、铝、铁、铜、金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吗? 【总结】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镁>铝>铁>铜>金 【阐述】从这个学习活动我们可以总结出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一个方法,是什么呢? 【总结】2.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一: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应,它的活动性越强。 【阐述】金属和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试写出镁铝铁铜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评】注意条件和配平。 【过渡】除了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吗?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一方法的呢? 【阐述】同学们在预习观看微课的时候,是否完成了微课学习任务单?有同学愿意给我展示一下吗? 【展示】展示学生的微课学习任务单。 【阐述】这几位同学都做得不错!我们在QQ群里给这几位同学点赞!接下来请各小组根据实验要求完成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部分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巡视】巡视学生实验并指导 【过渡】大家的实验都完成了吗?请各小组代表总结本小组的实验现象。 【总结实验现象】各小组代表总结。 【提问】从实验现象你能总结出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吗? 【总结】1.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是:镁>锌>铁>铜。 【追问】你的依据是? 【分析】镁与稀酸反应最剧烈,迅速产生大量气泡;锌与稀酸反应速率适中,产生较多气泡;铁与盐酸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铜无明显现象。我们可根据这些现象来判断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追问】根据此现象,你能否总结出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另一个方法?是什么呢? 【总结】根据金属与稀酸的反应,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金属与稀酸反应越剧烈,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追问】从这个实验你还能得到其他结论吗? 【分析】当我们往铜片中加入盐酸或稀硫酸的时候,有没有观察到现象?没有观察到现象,也就是说,铜不能与稀酸反应。 【总结】铜不能与稀酸反应。 【阐述】从镁锌铁铜与稀酸的反应中,我们得到了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镁>锌>铁>铜。通过很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人们归纳出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分析】从镁锌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从前往后,金属的活动性是由强逐渐减弱的。也就是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设疑】氢不是金属元素,可是氢为什么会出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呢? 【分析】氢是作为一个分界线。由上述的探究实验我们已经知道,镁锌铁能和盐酸、稀硫酸反应,但是铜不能。 【总结】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我们可以知道,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盐酸、稀硫酸反应,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能和盐酸、稀硫酸反应。 【阐述】这就是学习活动二的内容,请对照你的微课学习任务单检查你的达标情况,没有达到优秀等级的同学,请回家继续观看该部分的微课,重复地去看,直到掌握这部分的知识为止。 【过渡】在上述实验中,如果我们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会有什么现象? 【分析】结合实验现象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金属与稀酸反应有氢气生成。在镁和稀盐酸的反应中,镁元素和氢元素互相交换位置,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强调】注意,凡是书写化学式都要考虑化合价。根据这个规律,请你继续完成另外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巡视】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 【点评】这两位同学都完成得很不错,要注意配平和气体符号。 【强调】要注意,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的亚铁离子,反应后溶液所显示的浅绿色就是亚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 【过渡】接下来请仔细观察这几条化学方程式。 【学习活动三】各小组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的特点,讨论一下以下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总结】这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 + BC → B + AC。 【过渡】镁、锌、铁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而铜不能,再结合金属与稀酸的实验现象,可以归纳出什么规律呢? 【总结】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过渡】本节课我们所学的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哪两种?① 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②根据金属与稀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提问】你还能找到其他的方法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吗?我们将在下一节可探讨。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请完成思维导图上的填空。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两点化学性质,分别是金属与氧气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从这两点性质我们归纳了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两种方法;我们还认识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两点规律;最后,我们还学习了一种新的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回顾学习目标】回顾学习目标,检查达标情况。 【过渡】对于本节课,你们都掌握了吗?下面又到你们九组争霸、谁占鳌头的时刻了!请看闯关游戏。 【课堂小测】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完成。 【过渡】从闯关游戏来看,同学们对这节课的学习都掌握得不错!有勇气挑战更高难度的吗?那么请看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我手上有两只金戒指,其中一只是假的(属于锌铜合金),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出来?请各小组选择所需仪器和药品设计鉴定方案,你也可以选择其他的仪器和药品。 【学生展示】小组代表分享鉴定方案 【揭晓】为何古墓中的马蹄金和金饼历经千年仍金光闪闪,而平常出土的铜器和铁器都会锈迹斑斑! 【作业】 1.在班Q群下载并观看第2课时的微课,预习。 2.登录智学网完成家庭作业,完成后请自行批改。 【结语】本节课到此结束,同学们辛苦了,再见。 浏览学习目标 畅所欲言 兴奋惊奇,凝神观看 思考回答: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凝神静听 答:设计好了 凝神静听 思考回答:依次是镁、铝、铁、铜 专心做笔记 思考回答:因为有氧化铝的保护 凝神静听 回答:不适宜 凝神静听 心领神会 思考回答:镁>铝>铁>铜>金 思考回答: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 动笔书写 自行批改 回答:可以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判断 回答:我们课前观看了微课预习 认真查看 拍掌鼓励 动手实验,细心观察 回答:已经完成 凝神静听 思考回答:镁>锌>铁>铜 记录笔记 思考回答: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 凝神静听 思考回答: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记录笔记 畅所欲言 凝神静听 记录笔记 凝神静听 凝神静听 思考回答:氢在这里是作为分界线 认真听讲 记录笔记 凝神静听 回答:会听到爆鸣声,证明有氢气生成 凝神静听 完成化学方程式 认真听讲 心领神会 思考讨论 回答: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单质和化合物 回答: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记录笔记 回答: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根据金属与稀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思考 畅所欲言 回顾学习目标 兴奋回答:掌握了 畅所欲言,各小组积极抢答 惊奇,兴奋 积极讨论 认真聆听 回答 心领神会 听讲 齐声: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联系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考古新闻出发,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悬疑击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疑 锻炼学生查阅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化学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及时总结,便于学生理解 注重基础知识 复习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巩固知识 巧妙运用微课突破重难点。提前把重难点抛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总结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总结知识的能力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为后面盐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新的概念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 以呈现思维导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有趣的闯关游戏活跃了气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竞争精神。 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究的空间,联系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化学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为本课题的第2课时埋下伏笔
九、板书设计: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2Mg+O22MgO Mg+2HCl = MgCl2+H2↑, Mg+H2SO4 = MgSO4+H2↑
4Al +3O2 = 2Al2O3 Zn+2HCl = ZnCl2+H2↑, Zn+H2SO4 = ZnSO4+H2↑
(

)3Fe+2O2Fe3O4 Fe+2HCl=FeCl2+H2↑ , Fe+H2SO4=FeSO4+H2↑
(

)2Cu+O22CuO 置换反应(A + BC → B + AC)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强 弱
十、教学流程图
(
§
8.2. 1 金属的化学性质
) (
直入课题
)
(
展示学习目标
)
(
播放视频:考古学家发现大量金饼和马蹄金
) (
创设问题情境
)
(
各小组代表演示PPT,汇报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探究成果
) (
学习活动一:
自主探究学习
)
(
总结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一
) (
教师总结点评
)
(
1.各小组按要求完成分组实验并总结实验现象
)
(
2.师生共同
总结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归纳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二
) (
学习活动二
分组实验环节
)
(
3.归纳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
1.书写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小组讨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
) (
学习活动三
建构置换反应概念
)
(
3.建构置换反应的概念
)
(
课堂小结
)
(
畅谈收获,完成思维导图
)
(
回顾学习目标
) (
回顾学习目标,检查达标情况
)
(
闯关大比拼
) (
“九组争霸,谁占鳌头”闯关抢答环节
)
(
课外拓展
) (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方案,鉴别真假金戒指
)
(
揭晓奥秘
) (
揭晓为何金器历经千年仍金光闪闪,铜器铁器锈迹斑斑的奥秘
)
(
家庭作业
) (
1.在班Q群下载并观看第2课时的微课,预习
2.登录智学网完成家庭作业,限时半个小时,完成后请自行批改
)
(
结语
)
(
(第
1
页,共22页)
)
(
(第
1
页,共2
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