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下列关于内流河、外流河的论述,正确的是
源于内陆地区的河流就是内流河
季风区以内的河流是内流河
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是外流河
向国境线以外流的河流是外流河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说明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河口
孟津
注入海:
发源地:
流经地形区:
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黄河的奉献(功)
1、黄河——中华民族发祥地
2、奉献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
中游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
3、奉献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4、奉献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壶口瀑布
黄河的忧患(过)及治理
荒漠化严重
——还草还林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
“地上河”,洪水、改道
——加筑堤坝、疏通河道
断流
——节约用水、水量调度
凌汛(上下游)
——科学监测、及时爆破
上游
中游
下游
上游峡谷
上游水电站
三门峡
小浪底 河南/山西
中下游 水利枢纽
思考:为什么黄河是该流域重要的灌溉水源?
——还草还林
资料一:“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上达到570千克。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河段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1、黄河泥沙量在上、中、下游有何变化?
2、为什么在中游泥沙剧增,流经了什么地区?
3、为什么在下游泥沙减少,为什么?
自然因素
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
人为因素
过度开发、毁林毁草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
地上河
黄 河“ 地 上 河”
资料二:“痛苦的记忆”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0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洪水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修筑堤坝,疏通河道
70年代 80年代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断流长度千米 135 179 683 —— 704 ——
断流时间天 9 11 121 133 226 137
断流起止月份 5月—6月 2月—11月
——节约用水,水量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