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几种重要的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6几种重要的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5 16:0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几种重要的盐
一、单选题
1.有些游泳池中的水呈蓝色,是因为加入了一种能杀菌消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 )
A. 烧碱 B. 食盐 C. 硫酸铜 D. 熟石灰
2.小科在学习了“酸碱盐”之后在本子上记下了如下笔记,下列笔记有误的是( )
A. 因为酸的阳离子一定全都是H+ , 所以KHSO4它不是酸
B. 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而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C. 碳酸钠是一种盐,它的结晶水合物为Na2CO3·10H2O,该物质失水的过程是风化,为物理变化
D. Ca(H2PO4)2可以作为肥料盐且属于磷酸,而K3PO4这种盐作为肥料则属于复合肥
3.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 HClO HCl Mg(OH)2 MgCl2 B. CO2 H2CO3 CaCO3 Ca(HCO3)2
C. H2O HNO3 KOH NH4NO3 D. SO3 NaHSO4 NaOH Na2SO4
4.现有下列5种物质: ①浓盐酸②生右灰③浓硫酸④烧碱,把它们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其中质量增加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5.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 食盐 NaCl2 B. 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 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6.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 物质 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酸 X
0 a - - -
+4 - b d Na2SO3等
+6 - c e f
A. X表示碱
B. 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 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O
7.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苛性钠、纯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 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
8.氯化铵(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可作为化肥,其水溶液呈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料 B. 氯化铵能促进作物籽粒饱满
C. 氯化铵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D. 氯化铵溶液的pH<7
9.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甲 乙
A 稀盐酸和氧化铜 水和硝酸铵固体
B 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AgNO3溶液和稀盐酸
C 稀硫酸和锌粒 NaOH溶液和CO2
D 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水和浓硫酸
A. A B. B C. C D. D
10.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则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生成CO2,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
11.小李同学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 NaOH 溶液是否变质产生了疑虑, 他设计了以下 4 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变蓝,则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 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 加适量 CuSO4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D. 加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12.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 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溶液的pH减小
C.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 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13.分析推理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反应
B. 碱溶液的pH都大于7,因此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硫酸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因此能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一定是硫酸溶液
D. 稀硫酸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色,因此盐酸滴入石蕊试液也变红色
二、填空题
14.实验室有一由盐酸和氯化钡组成的混合溶液,科学小组为了测定该混合溶液中各成分的含量,向其中逐滴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溶液总质量随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D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2).BC段过程中,溶液的 pH 如何变化
(3).与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COz的质量是 克。
15.生活无处不化学,在稀硫酸、熟石灰、食盐、纯碱、硫酸铜、硝酸钾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下列空格中:可用做复合肥的是 。 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三、解答题
16.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
(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 ;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 。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 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四、实验探究题
17.某种粗盐水中有少量含SO42-、K+的杂质,小金用这种粗盐水经过下列实验流程制取纯净氯化钠晶体。
(1)固体A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溶液的颜色分析判断。
【解答】烧碱溶液、食盐溶液和熟石灰的溶液都呈无色透明,只有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 C
【解析】【分析】A、根据酸的定义分析;
B、根据碱溶液和碱性溶液的区别分析;
C、根据风化属于化学变化分析;
D、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解答】A、 KHSO4 溶液中阳离子除氢离子外还有钾离子,不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B、 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而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如碳酸钠属于盐,其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C、 碳酸钠是一种盐,它的结晶水合物为Na2CO3·10H2O,该物质失水的过程是风化,为化学变化 ,符合题意;
D、 Ca(H2PO4)2可以作为肥料盐且属于磷肥,而K3PO4这种盐作为肥料,因含有植物所需钾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 C
【解析】【分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碱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四中物质分别为酸、酸、碱和盐,故A不合题意;
B.四种物质分别为氧化物、酸、盐和盐,故B不合题意;
C.四种物质分别为氧化物、酸、碱和盐,故C符合题意;
D.四种物质分别为氧化物、盐、碱和盐,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判断。
【解答】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小;
②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会增大;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质量会增大;
④烧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质量会增大。
则质量增加的是②③④。
故选B。
5.【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判断。
【解答】A.氯化钠俗称食盐,化学式为NaCl,故A错误;
B.纯碱的化学名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 故B错误;
C.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 , 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化学式为NaOH,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 C
【解析】【分析】(1)碱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2)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3)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确定氧化物b的化学式,并根据它的性质判断;
(4)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确定氧化物d的化学式,并根据它的性质判断。
【解答】A.根据化学式 Na2SO3 可知,亚硫酸钠由金属离子和亚硫酸根构成,则x为盐而不是碱,故A错误;
B.a为硫单质,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蓝色火焰,故B错误;
C.设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xOy,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4)x+(-2)y=0,解得:x:y=1:2,那么化学式为SO2 , 它有刺激性气味,严重污染空气,故C正确;
D.物质d为酸,其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那么应该为H2SO3 ,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SO3和H2O,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钠的俗名、氢氧化钙的用途、酸的性质等分析。
【解答】A、 纯碱是碳酸钠 ,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钙呈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不符合题意;
C、 稀盐酸呈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 生活中如柠檬、柑橘、醋等物质中含有酸,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氯化铵含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其溶液呈酸性分析。
【解答】A、 氯化铵中只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氮肥可促进叶色浓绿,磷肥促进籽粒饱满,不符合题意;
C、 氯化铵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不符合题意;
D、 氯化铵溶液呈酸性 , 溶液的pH<7 ,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 C
【解析】【分析】烧瓶上的气球体积胀大,可能是反应生成了气体,也可能是反应放出了热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甲装置内压强没有变化,则气球无变化;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使乙装置内压强减小,则气球明显胀大,故A不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甲装置内压强增大,则气球明显胀大;AgNO3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乙装置内压强没有变化,则气球无变化,故B不合题意;
C、稀硫酸和锌粒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由于有气体生成,使甲装置内压强增大,则气球明显胀大; NaOH溶液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乙装置内气体被吸收,使乙装置内压强减小,则气球明显胀大,故C符合题意;
D.Na2CO3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由于有气体生成,使甲装置内压强增大,则气球明显胀大;浓硫酸溶于水的放热,乙装置内压强增大,则气球被压瘪,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 C
【解析】【分析】(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2)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
(4)硫酸钡和氯化银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解答】A.碳酸钠是盐,但是它的水溶液呈碱性,能是酚酞试液变红,故A错误;
B.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B错误;
C.物质燃烧,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由于氧气中没有碳元素,依次碳元素肯定来自于该物质,故C正确;
D.硝酸银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因此该溶液中此时没有硫酸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判断。
【解答】A.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二者的水溶液都呈碱性,因此加入石蕊试液后,即使变蓝,也无法判断是否有碳酸钠存在,故A错误;
B.加入稀盐酸后,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如果稀盐酸的质量太少,那么就可能根本没有与碳酸钠反应,因此根据无气泡无法确定是否有碳酸钠存在,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碳酸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碳酸铜沉淀,则根据蓝色沉淀无法判断是否变质,故C错误;
D.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但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则根据白色沉淀可判断氢氧化钠变质,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钠的构成及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其溶液中含氢氧根离子分析。
【解答】A、 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电离时不会产生氢氧根离子 ,符合题意;
B、 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二者会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溶液的pH减小,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说明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 D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判断;
(2)注意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3)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
(4)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判断。
【解答】A.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但不是酸碱反应,故A错误;
B.碳酸钠是盐,但是它的水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
C.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C错误;
D.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论是将酸滴入石蕊试液,还是将石蕊试液滴入酸中,都会呈现红色,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4.【答案】 (1)碳酸钠,氯化钠(或Na2CO3,NaCl)
(2)不变
(3)2.2
【解析】【分析】(1)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再和氯化钡反应,据此分析判断溶质的种类;
(2)根据生成溶质的酸碱性分析判断;
(3)从图像中找到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和稀盐酸反应结束时溶液的总质量,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答】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即AB段;再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即BC段;当二者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碳酸钠溶液,此时碳酸钠过量,即CD段。
(1)D点时反应已经完全结束,此时碳酸钠过量,则此时溶质为反应产物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
(2)BC段为氯化钡和碳酸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由于氯化钠呈中性,因此溶液的pH保持不变。
(3)根据图像可知,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53g,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53g-100.8g=2.2g。

15.【答案】 KNO3;Ca(OH)2
【解析】【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①含有氮磷钾中两种营养素的肥料称为复合肥,可用作复合肥的是硝酸钾,化学式为: KNO3 ;
②氢氧化钙与酸反应生成钙盐和水,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 Ca(OH)2 。
三、解答题
16.【答案】 (1)食盐(填氯化钠等都对)
(2)纯碱(填化学式也都对);氯化钡(含Ba2+、C2+的可溶性盐或碱等都对)
【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2)碳酸钠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可溶性的钡盐或钙盐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或碳酸钙,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食盐(NaCl);
(2)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 Na2CO3 )。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氯化钡(含Ba2+、Ca2+的可溶性盐或碱等)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四、实验探究题
17.【答案】 (1)BaSO4
(2)BaCl2 +Na2CO3=BaCO3↓ +2NaCI
(3)钾离子未除去
【解析】【分析】根据流程图中加氯化钡可除去硫酸根离子,加碳酸钠可除去钡离子分析。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答】(1)固体A是加入过量氯化钡产生的,为硫酸根与钡离子生成的硫酸钡;
(2)加碳酸钠可除去A中过量的氯化钡,反应方程式为 BaCl2 +Na2CO3=BaCO3↓ +2NaCI ;
(3)因整个过程中没有除去钾离子,所以所得晶体不是纯净氯化钠。
故答案为:(1) BaSO4 ; BaCl2 +Na2CO3=BaCO3↓ +2NaCl;(3)钾离子未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