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1.(2020八上·乐清月考)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试验④的生长结果是植物水平生长
B.试验②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会弯向光源方向生长
C.试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D.试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2.(2020八上·乐清月考)下列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 )
A.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B.醉浆草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的改变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咸雨天闭合下垂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D.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3.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4.“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现象,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 B.湿度 C.空气 D.阳光
5.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郁金香的花在温度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
B.凤凰木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6.某同学探究植物的向光性时,通过改变放置在胚芽鞘切面一侧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测定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表格数据能说明( )
琼脂中生长素浓度(mg/L)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胚芽鞘弯曲角度(°) 0 2.85 5.76 9.24 13.01 13.02 9.72 5.13
A.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mg/L左右
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只与生长素有关,与其它激素无关
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时,胚芽鞘生长受抑制
D.胚芽鞘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促进了一侧细胞的纵向伸长
7.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A.直立生长 B.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螺旋式弯曲生长
8.(2020八下·奉化期末)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光线能够使植物的顶端合成生长素
C.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快
9.利用两盆植株大小相当的含羞草做如下对比实验。
(1)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有什么不一样? 。
(2)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碰含羞草,含羞草 (选填“做出反应”或“不反应”)这说明含羞草 (选填“能”或“不能" )对声音做出反应。
(3)若将振动着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含羞草 (选填“做出反应“或“不反应”),可见含羞草能对 做出反应。
(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位,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 。
10.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小应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甲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每颗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长方向。
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
(1)本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哪种感应性现象? 。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
(2)培养皿放在暗处的目的是 。
(3)请设计一个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
11.(2020八下·奉化期末)为使一株如图甲直立生长的植物弯向花盆的左侧或右侧生长,小科同学采用如图乙放置,一段时间后直立花盆,植物弯向花盆 侧生长这利用植物茎有 的特性。
12.对胚芽作如下处理:A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B的尖端下部套上锡箔套;C的下段用锡箔遮住;D切掉尖端。
(1)在单侧光照射下,仍能直立生长的是 。
(2)四幅图中,发生弯曲生长的是 。
(3)四幅图中,不弯曲也不生长的是 。
13.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注: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1)图a和b说明什么?
(2)图c和d说明什么?
(3)图e和f说明什么?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二、植物激素
14.用同位素“C标记的引噪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甲乙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15.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16.生长素是影响植物生长的物质,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B.生长素总是促进植物的生长
C.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17.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
18.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为了了解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某同学根据实验方案绘出实验设计示意图(甲乙幼苗完整,丙、丁、戊切去尖端,丁戊琼脂中含有等量的、由玉米幼苗尖端提供的生长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B.乙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
C.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
D.丁和戊的结果分别是丁向右弯曲生长(或弯向光源生长);戊弯向琼脂块对侧生长)
19.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 浓度促进生长, 浓度抑制生长(填“高”或“低”)。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 (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 左右(用字母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A、茎具有负向地性,所以茎会向上生长;故A错误;
B、图2单侧光照射,青菜会弯向光源生长;故B正确;
C、试验②③对照,变量是单侧光,由实验结果可知,植物具有向光性;故C正确;
D、试验①没有做任何处理,即对照组;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
【解答】 A、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是根的向肥性,属于向性运动;故A错误;
B:醉浆草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的改变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是植物的感光性和感温性,属于感性运动;故B正确;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属于向性运动;故C错误;
D: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较湿润的地方生长,属于向水性,是向性运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该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从这个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解答】A、该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因此该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的特点,A正确,符合题意;
B、若要研究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应需设置对照实验,即在胚芽鞘尖端和胚芽鞘下方分别用锡箔纸罩住,再观察胚芽在单侧光下的生长状况,B错误,不符合题意;
C、D项,从该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的特点,无法得出生长素的分布状况以及生长素的功能的结论,C、D均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的作用较弱,而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生长的作用较强,从而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解答】由题意可知,红杏出墙是植物向光性的表现,因为植物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使生长素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得多;又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所以植物表现为弯向光源生长。
故答案为:D
5.【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肥性、向化性和向触性和向水性等。向性运动大多是生长性运动,是不可逆的运动过程。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
【解答】A、郁金香的花在温度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是受温度的制约, 是感性运动,A不符合题意;
B、 凤凰木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是感性运动,B不符合题意;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是感性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属于向性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A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生长的作用越强,达到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越来越小,到达一定浓度,则抑制生长了。
【解答】A、由表格可知,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25mg/g时,胚芽鞘弯曲角度为最大(13.02),因此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mg/L左右,A正确,符合题意;
B、该实验只是用生长素作实验,没有涉及其它激素,故不能说明胚芽鞘弯曲的程度只与生长素有关,与其它激素无关,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时,比生长素浓度为0.30mg/L时胚芽鞘弯曲角度要小,说明生长素促进作用减弱,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变慢,并不是抑制生长;C错误,不符合题意;
D、胚芽鞘的弯曲是由于两侧生长素浓度不同,一侧生长快而另一侧生长慢所致,而不是生长素促进了一侧细胞的纵向伸长;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使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的向光性也就是指植物会随着光的方向,从而变弯曲的能力,当植物的一侧受到阳光的时候,它就会弯曲生长。单侧光照下尖端生长素在发生横向运输,从向光处到背光处进行运输,然后就会使背侧的生长素比向光处多,所以就会弯曲。
【解答】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每次植株都在小孔向着光源时接受光照,且植株向盒开口的这一侧接受光照,所以植株弯向盒开口方法生长。
故答案为:B
8.【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的向光 性主要是由于植物的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素多的一侧生长速度快,所以植物会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生长也有利于植物得到更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解答】A: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植物得到更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说法正确,A正确;
B:光线能够使植物的顶端合成生长素;光主要是影响生长素的分布,B错误;
C: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错误应该是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C错误;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快,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D错误。
故选A
9.【答案】(1)在暗室内的含羞草的叶子是合拢的
(2)不反应;不能
(3)做出反应;触碰
(4)叶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了含羞草对光照、声音、触碰等刺激做出的反应以及含羞草的敏感部位在哪里。
【解答】(1)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不一样,阳光下的含羞草叶子是展开的,暗室里的含羞草叶子是合拢的。
(2) 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碰含羞草,含羞草感受不到外界刺激,含羞草不反应,这说明含羞草不能对声音做出反应。
(3)若将振动着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子,含羞草立即做出反应,叶子合拢,可见含羞草能对触碰做出反应。
(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位,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叶子,它会迅速合拢。
故答案为:(1) 在暗室内的含羞草的叶子是合拢的 (2)不反应;不能 (3)做出反应;触碰 (4)叶
10.【答案】(1)根的向地性;地球引力
(2)控制变量
(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本实验要探究的是根的向地性,A玉米粒胚根向下放置,与其他三粒种子放在同等条件下培养,观察根的生长状况,可见A组是对照组,B、C、D组是实验组。
【解答】(1)本实验中的4粒种子,分别指向4个不同方向,并且用透明胶带固定 ,观察放置不同方向的种子的根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为了验证根的向地性。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地球引力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2)光对植物也有感应性,为了保证变量唯一,控制变量,培养皿应放在暗处。
(3)要想使幼嫩植株生长如图所示形态,可以将栽有正常植树的花盆横放,或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即可。
故答案为:(1)根的向地性;地球引力 (2)控制变量 (3) 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11.【答案】右;负向地性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具有向地性,主要表现为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负向地性)。据此可以判断植物的生长情况。
【解答】根据植物的向地性可知,当将花盆如图水平放置时,植物的茎有背地生长的特点,所以茎会向上弯曲生长。一段时间后,当把花盆重新放正后植物表现出弯向花盆的右侧生长。这利用植物茎有负向地性的特性。
故答案为:右;负向地性
12.【答案】(1)A
(2)BC
(3)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很广,几乎各部位都有,但不是均匀分布的,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种子等),而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甚少。
【解答】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且在胚芽鞘顶端分布较多,但当单侧光照射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所以该实验中,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的A胚芽将直立生长;尖端下部套上锡箔套的B和下段用锡箔遮住的C则因为单侧光的照射而使得尖端的生长素移向背光一侧进而发生弯曲生长;切掉尖端的D因为没有了生长素而停止生长。
故答案为:A;BC;D
13.【答案】(1)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本实验探究的是植物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二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
【解答】(1)a和b两实验可以看出,不论有无光,IAA的含量是不变的,说明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也没有影响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c和d两实验可以看出,胚芽鞘被薄玻璃片分割成两半,说明玻璃片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e和f两实验可以看出,e完全被玻璃片切开,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无法横向运输,使两侧浓度相同;f尖端没有切开,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横向运输,背光侧浓度高,向光侧浓度低,说明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故答案为:(1) 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 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 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14.【答案】C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吲哚乙酸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天然生长素。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得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往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这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不受重力影响。
【解答】生长素极性运输使得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吲哚乙酸可以从甲图的A端运输到B端,从乙图的B端运输到A端。
故答案为:C
15.【答案】C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和侧芽之间有密切关系。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如果顶芽停止生长或被摘除,一些侧芽就会迅速生长。这种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它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答】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优先生长,其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偏高,从而侧芽抑制生长;因此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b和c。
故答案为:C
16.【答案】B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能促进植物生根,防止落花落果,其作用有两重性,即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解答】A、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B错误,符合题意;
C、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促使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是生长素的作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次之,最后是茎。 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解答】A、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根、芽和茎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芽和茎的生长,所以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中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对根是抑制生长作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中看不出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外因是:有单侧光照;内因是有感光部位-尖端。
【解答】A、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单侧光照,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弯向光源生长,两组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尖端,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弯向光源生长,两组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戊装置中,幼苗左侧含有生长素,向右弯曲生长,甲组实验中幼苗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两侧分布均匀,直立生长,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故丁组直立生长,戊含生长素的一侧生长快,弯向琼脂块对侧生长,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答案】(1)低;高
(2)②
(3)D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它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类群的植物以及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最适浓度的要求又是不同的。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其中单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高,而双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低。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可以制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在微量的情况下,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但量稍高时,就会严重地破坏植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因此,生长素类似物可被当做除草剂使用,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解答】(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难度抑制生长。
(2)单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高,而双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低。从图中可见,曲线②所代表的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高于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所以曲线②所代表的植物是单子叶植物。
(3)要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植物,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最好在D,这个浓度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1)低;高;(2)②;(3)D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1.(2020八上·乐清月考)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试验④的生长结果是植物水平生长
B.试验②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会弯向光源方向生长
C.试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D.试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A、茎具有负向地性,所以茎会向上生长;故A错误;
B、图2单侧光照射,青菜会弯向光源生长;故B正确;
C、试验②③对照,变量是单侧光,由实验结果可知,植物具有向光性;故C正确;
D、试验①没有做任何处理,即对照组;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2.(2020八上·乐清月考)下列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 )
A.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B.醉浆草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的改变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咸雨天闭合下垂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D.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
【解答】 A、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是根的向肥性,属于向性运动;故A错误;
B:醉浆草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的改变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是植物的感光性和感温性,属于感性运动;故B正确;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属于向性运动;故C错误;
D: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较湿润的地方生长,属于向水性,是向性运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该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从这个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解答】A、该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因此该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的特点,A正确,符合题意;
B、若要研究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应需设置对照实验,即在胚芽鞘尖端和胚芽鞘下方分别用锡箔纸罩住,再观察胚芽在单侧光下的生长状况,B错误,不符合题意;
C、D项,从该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的特点,无法得出生长素的分布状况以及生长素的功能的结论,C、D均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现象,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 B.湿度 C.空气 D.阳光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的作用较弱,而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生长的作用较强,从而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解答】由题意可知,红杏出墙是植物向光性的表现,因为植物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使生长素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得多;又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所以植物表现为弯向光源生长。
故答案为:D
5.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郁金香的花在温度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
B.凤凰木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肥性、向化性和向触性和向水性等。向性运动大多是生长性运动,是不可逆的运动过程。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
【解答】A、郁金香的花在温度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是受温度的制约, 是感性运动,A不符合题意;
B、 凤凰木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是感性运动,B不符合题意;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是感性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属于向性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某同学探究植物的向光性时,通过改变放置在胚芽鞘切面一侧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测定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表格数据能说明( )
琼脂中生长素浓度(mg/L)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胚芽鞘弯曲角度(°) 0 2.85 5.76 9.24 13.01 13.02 9.72 5.13
A.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mg/L左右
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只与生长素有关,与其它激素无关
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时,胚芽鞘生长受抑制
D.胚芽鞘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促进了一侧细胞的纵向伸长
【答案】A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生长的作用越强,达到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越来越小,到达一定浓度,则抑制生长了。
【解答】A、由表格可知,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25mg/g时,胚芽鞘弯曲角度为最大(13.02),因此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mg/L左右,A正确,符合题意;
B、该实验只是用生长素作实验,没有涉及其它激素,故不能说明胚芽鞘弯曲的程度只与生长素有关,与其它激素无关,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时,比生长素浓度为0.30mg/L时胚芽鞘弯曲角度要小,说明生长素促进作用减弱,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变慢,并不是抑制生长;C错误,不符合题意;
D、胚芽鞘的弯曲是由于两侧生长素浓度不同,一侧生长快而另一侧生长慢所致,而不是生长素促进了一侧细胞的纵向伸长;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A.直立生长 B.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螺旋式弯曲生长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使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的向光性也就是指植物会随着光的方向,从而变弯曲的能力,当植物的一侧受到阳光的时候,它就会弯曲生长。单侧光照下尖端生长素在发生横向运输,从向光处到背光处进行运输,然后就会使背侧的生长素比向光处多,所以就会弯曲。
【解答】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每次植株都在小孔向着光源时接受光照,且植株向盒开口的这一侧接受光照,所以植株弯向盒开口方法生长。
故答案为:B
8.(2020八下·奉化期末)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光线能够使植物的顶端合成生长素
C.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快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的向光 性主要是由于植物的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素多的一侧生长速度快,所以植物会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生长也有利于植物得到更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解答】A: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植物得到更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说法正确,A正确;
B:光线能够使植物的顶端合成生长素;光主要是影响生长素的分布,B错误;
C: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错误应该是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C错误;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快,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D错误。
故选A
9.利用两盆植株大小相当的含羞草做如下对比实验。
(1)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有什么不一样? 。
(2)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碰含羞草,含羞草 (选填“做出反应”或“不反应”)这说明含羞草 (选填“能”或“不能" )对声音做出反应。
(3)若将振动着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含羞草 (选填“做出反应“或“不反应”),可见含羞草能对 做出反应。
(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位,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 。
【答案】(1)在暗室内的含羞草的叶子是合拢的
(2)不反应;不能
(3)做出反应;触碰
(4)叶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了含羞草对光照、声音、触碰等刺激做出的反应以及含羞草的敏感部位在哪里。
【解答】(1)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把一盆含羞草放在太阳下,另一盆含羞草放在暗室内,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两盆含羞草不一样,阳光下的含羞草叶子是展开的,暗室里的含羞草叶子是合拢的。
(2) 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碰含羞草,含羞草感受不到外界刺激,含羞草不反应,这说明含羞草不能对声音做出反应。
(3)若将振动着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子,含羞草立即做出反应,叶子合拢,可见含羞草能对触碰做出反应。
(4)小心地用铅笔触碰含羞草的各个部位,发现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叶子,它会迅速合拢。
故答案为:(1) 在暗室内的含羞草的叶子是合拢的 (2)不反应;不能 (3)做出反应;触碰 (4)叶
10.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小应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甲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每颗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长方向。
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
(1)本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哪种感应性现象? 。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 。
(2)培养皿放在暗处的目的是 。
(3)请设计一个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
【答案】(1)根的向地性;地球引力
(2)控制变量
(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本实验要探究的是根的向地性,A玉米粒胚根向下放置,与其他三粒种子放在同等条件下培养,观察根的生长状况,可见A组是对照组,B、C、D组是实验组。
【解答】(1)本实验中的4粒种子,分别指向4个不同方向,并且用透明胶带固定 ,观察放置不同方向的种子的根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为了验证根的向地性。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地球引力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2)光对植物也有感应性,为了保证变量唯一,控制变量,培养皿应放在暗处。
(3)要想使幼嫩植株生长如图所示形态,可以将栽有正常植树的花盆横放,或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即可。
故答案为:(1)根的向地性;地球引力 (2)控制变量 (3) 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11.(2020八下·奉化期末)为使一株如图甲直立生长的植物弯向花盆的左侧或右侧生长,小科同学采用如图乙放置,一段时间后直立花盆,植物弯向花盆 侧生长这利用植物茎有 的特性。
【答案】右;负向地性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具有向地性,主要表现为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负向地性)。据此可以判断植物的生长情况。
【解答】根据植物的向地性可知,当将花盆如图水平放置时,植物的茎有背地生长的特点,所以茎会向上弯曲生长。一段时间后,当把花盆重新放正后植物表现出弯向花盆的右侧生长。这利用植物茎有负向地性的特性。
故答案为:右;负向地性
12.对胚芽作如下处理:A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B的尖端下部套上锡箔套;C的下段用锡箔遮住;D切掉尖端。
(1)在单侧光照射下,仍能直立生长的是 。
(2)四幅图中,发生弯曲生长的是 。
(3)四幅图中,不弯曲也不生长的是 。
【答案】(1)A
(2)BC
(3)D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很广,几乎各部位都有,但不是均匀分布的,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种子等),而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甚少。
【解答】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且在胚芽鞘顶端分布较多,但当单侧光照射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所以该实验中,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的A胚芽将直立生长;尖端下部套上锡箔套的B和下段用锡箔遮住的C则因为单侧光的照射而使得尖端的生长素移向背光一侧进而发生弯曲生长;切掉尖端的D因为没有了生长素而停止生长。
故答案为:A;BC;D
13.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注: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1)图a和b说明什么?
(2)图c和d说明什么?
(3)图e和f说明什么?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本实验探究的是植物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二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
【解答】(1)a和b两实验可以看出,不论有无光,IAA的含量是不变的,说明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也没有影响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c和d两实验可以看出,胚芽鞘被薄玻璃片分割成两半,说明玻璃片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e和f两实验可以看出,e完全被玻璃片切开,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无法横向运输,使两侧浓度相同;f尖端没有切开,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横向运输,背光侧浓度高,向光侧浓度低,说明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故答案为:(1) 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 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 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二、植物激素
14.用同位素“C标记的引噪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甲乙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答案】C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吲哚乙酸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天然生长素。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得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往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这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不受重力影响。
【解答】生长素极性运输使得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吲哚乙酸可以从甲图的A端运输到B端,从乙图的B端运输到A端。
故答案为:C
15.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答案】C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和侧芽之间有密切关系。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如果顶芽停止生长或被摘除,一些侧芽就会迅速生长。这种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它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答】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优先生长,其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偏高,从而侧芽抑制生长;因此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b和c。
故答案为:C
16.生长素是影响植物生长的物质,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B.生长素总是促进植物的生长
C.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答案】B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能促进植物生根,防止落花落果,其作用有两重性,即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解答】A、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B错误,符合题意;
C、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促使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是生长素的作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
【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次之,最后是茎。 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解答】A、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根、芽和茎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芽和茎的生长,所以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中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对根是抑制生长作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中看不出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为了了解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某同学根据实验方案绘出实验设计示意图(甲乙幼苗完整,丙、丁、戊切去尖端,丁戊琼脂中含有等量的、由玉米幼苗尖端提供的生长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B.乙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
C.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
D.丁和戊的结果分别是丁向右弯曲生长(或弯向光源生长);戊弯向琼脂块对侧生长)
【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外因是:有单侧光照;内因是有感光部位-尖端。
【解答】A、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单侧光照,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弯向光源生长,两组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尖端,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弯向光源生长,两组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戊装置中,幼苗左侧含有生长素,向右弯曲生长,甲组实验中幼苗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两侧分布均匀,直立生长,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故丁组直立生长,戊含生长素的一侧生长快,弯向琼脂块对侧生长,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 浓度促进生长, 浓度抑制生长(填“高”或“低”)。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 (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 左右(用字母表示)。
【答案】(1)低;高
(2)②
(3)D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它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类群的植物以及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最适浓度的要求又是不同的。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其中单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高,而双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低。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可以制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在微量的情况下,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但量稍高时,就会严重地破坏植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因此,生长素类似物可被当做除草剂使用,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解答】(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难度抑制生长。
(2)单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高,而双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低。从图中可见,曲线②所代表的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高于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所以曲线②所代表的植物是单子叶植物。
(3)要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植物,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最好在D,这个浓度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1)低;高;(2)②;(3)D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