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故乡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故乡一》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9-29 13: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故乡
学习目标:
1.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写法。
2.品味关键句,多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
3.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的方法。
4.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课文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悟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3.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4.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心,会学是目的,因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分析人物、环境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这种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通过人物性格的归纳,培养学生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思维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在故乡画面上画上合适的人物,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这种研讨式的学习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查字典、词典,给画线字注音。
隐晦( ) 惘然( ) 颧骨( ) 断茎( ) 鄙夷( )
折了本( ) 嗤笑( ) 恣脽( ) 无行缺土( ) 瓦楞( )
胯()下 獾 ( ) 秕( )谷 鹁鸪( )( ) 髀( )
絮絮( ) 瑟( )索
2.填空。                                                                                                                     
(1)《故乡》选自《 》,体裁是 ,作者是 ,我国现代伟大的 、 、 。原名 ,字 , 是笔名,浙江绍兴人。文章以 为线索。
(2)本文着意于一个“变”字,运用 的手法体现主题。
二、学习·研讨:
三、练习延伸
1.跳读课文, 画出文中描写闰土的语句,完成表格: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性格特点
2.闰土为什么会变成“木偶人”呢?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 理解课文景物描写的作用:
文中几处景物描写非常精彩,请找出来读一读,看看他们有什么作用?
4.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 )a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 )b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脽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芒远罢了。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在文中a、b两个空白处应填上的词语是:
a、( ) b、( )
2.选文中有三个“辛苦”排列一处,表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负重感,它们字面上意思虽然相同,但包含的具体生活内容却不同,即“我”为( ) 而辛苦,闰土为( )而辛苦,别人为( ) 而辛苦。这里,“别人”是作品中的( )
3.对“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一句中“蒙胧”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月光不明,暗淡无光。
B、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
C、通过想象,展现出模糊的景象。
D、迷迷糊糊,眼睛看不清楚。
4.小说最后一句话,构成了一组相关的比喻,如果把“希望”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 )。如果把希望无所谓无(希望不能说没有)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 ( )。如果把( )看成本体,那么喻体就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这是源于我对现实的沉重感,对通向希望之路的迷惘。( )
“他的愿望切近”,是指闰土的生活愿望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看得见的,即摆脱贫困。()
“我的愿望茫远”是指“我”的希望还不够清晰、具体,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因而茫然,又因为现在还看不见我的希望的曙光,因而远。()
四、相关链接:
学后记:
课型:新授 时间:2007年7月 使用时间:2007年
执笔:陈倩 审核: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