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晋煤外运
南 水 北 调
【学习目标】
1、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及其实施路线。
2、通过对南水北调影响的分析,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4、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自觉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资源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1.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其空间分布特点 ,
时间分布特点 .
2.我国缺水最严重(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的省区有哪些?从空间分布看,主要位于我国的 和 地区。
3.结合课本P63表3-3-1,我国南方水 地 (多少);北方水 地 ,水土配置不合理。
4.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为 流域,为什么选择该流域作为水源地?
5.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线路,即 线、 线、 线,读课本P64 3-3-2图说出三线的调入区、调出区。
年径流总量
(亿米 )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27115
28113
29702
31220
40000
51912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年径流总量的比较
1.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其空间分布特点 ,
时间分布特点 .
六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我国缺水最严重(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的省区有哪些?从空间分布看,主要位于我国的 和 地区。
华北
西北
3. 我国南方水 地 (多少);北方水 地 ,水土配置不合理。
多
少
多
少
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方案
4.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为 流域,为什么选择该流域作为水源地?
长江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
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
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1、长江流域是我国丰水区,径流量大
4. 为什么选择长江流域作为水源地?
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方案
东 线
中 线
西 线
5.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线路,即 线、 线、 线,说出三线的调入区、调出区。
东线
中线
西线
●
●
●
●
★
扬州
天津
三峡
丹江口
北京
南水北调路线
●
●
●
●
金
沙
江
黄河上游
图3-3-5南水北调三线地形剖面图
人均径流量
(米 /人.年)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2167
11294
14509
26990
32343
105117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人均径流量的比较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东线工程:2002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
中线工程: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
西线工程:正在研究规划中
探究一:
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工程?
(结合三线方案比较表格)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比较
比较项目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可调水量
(大小) 大 较大 较小
水源地水质
(好差) 较差 较好 最好
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能否自流) 黄河以南不能,需抽水,黄河以北能自流 能自流 能自流
有无现有设施可利用(工程量) 有 京杭运河可利用,工程量小 有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可利用,但沿线需挖通道,工程量大 无
探究一: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率先建设
的是东线工程,为什么?
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 小; 地势低平,工程难 度小
下游干流水量大,取水有保证
京津唐、山东半岛用水紧张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00mm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
人口(占全国%) 耕地(占全国%) 水资源总量(占全国%) 人均水量
北方 43.5% 58.2% 14.7% 938立方米
南方 54.4% 36.6% 81.0% 4180立方米
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
*北方水土配合欠佳,严重缺水(南方水多)
(1)修建水库
(2) 跨流域调水
(3)海水淡化
(4)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5)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
(6)保护生态环境
(7)加强水资源宏观调控
解决的措施
缺水原因
缺水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少,季节、年级变化大
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水资源供需不平衡
跨流域调水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
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
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南水北调,你会选择南方哪个流域作为水源地?
谈谈你的理由。
A.长江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澜沧江
1、长江流域是我国丰水区,径流量大
探究一:读图3-3-2南水北调线路示意,找出南水
北调东、中、西线的调出区?经过哪些省区?
调入区?
探究二: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工程?
(试比较三条线路的优缺点)
探究三: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
的影响?
展示组、
点评组
要 求
探究一 一组二组展示,
五组点评。 展示要求:
1.规范;2.注重小结。
探究二 三组四组展示,
六组点评。
点评要求:
1、先点评对错;再点评思路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2、言简意赅。
探究三 七组八组展示,
九组点评。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做好笔记、并大胆质疑补充
东线
调水源地
线路走向
(解决华北缺水的问题)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 附近。
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经江苏、山东、河北至天津;一路向东,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大
差
中线
调水源地
线路走向
(主要解决华北缺水的问题)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
沿第三级阶梯西侧通过,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经鄂、豫、冀至北京、天津
较大
较好
西 线
调水源地
线路走向
(解决西北缺水的问题)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从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上游,金沙江调水
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引水入黄河上游
较小
最好
南水北调工程率先建设
的是___线工程,为什么?
东
方案 东线方案 中线方案 西线方案
优点
缺点
有京杭大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投资少,建设周期短。
自流供水;水源稳定;水质较好。
耗能大,黄河以南地区需要抽水北送;水质较差
需挖掘渠道的工程量很大,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和迁移民众多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条件艰巨,需在冻土区建高坝和隧道
自流供水。水质好
分析南水北调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问题3:“南水北调” 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不利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东线为例)
1、对长江的影响
——径流量减少
影响下游水质
影响长江航运
2、对输水沿线地
区的影响
影响水生生物
土壤盐碱化
3、对调入区水质
的影响
疏浚长江河道
枯水期减少调水
加强生态保护
完善排水设施
污水调入
先治污后通水
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
南水北调
径流量减少
水生生物的生长
输水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升高
水文
土壤次生盐碱化
海水上溯
河口地区盐度升高
江淮沿线地区河湖水位上升
长江三角洲长速减慢
长江口海岸侵蚀加剧
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地貌
土壤
生物
“调出区”居民
“调入区”居民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以东线为例)
探究3:
探究三:南水北调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促进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
社会
效益
经济
效益
生态
效益
改善投资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缓解争水矛盾, 利于社会安定
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良化
美化环境
控制地面沉降
●本节课你还有哪些疑问?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学得怎样?
读示意图“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
对 施加影响。
(2)在东线方案工程中,可利
用 主干道作为输水渠道。
(3)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
为) 河、 河、 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情况。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 、 .
(4)在图中A、B、C各段输水通道中,可进行自流输水的是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