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2章综合测试02 试卷+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2章综合测试02 试卷+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5 16:06:46

文档简介

第二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6 分)
1.17 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
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A.等效替代法 B.实验归纳法
C.理想实验法 D.控制变量法
2.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
下,汽车以 2 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
A. 50 m B. 56.25 m
C. 75 m D.150 m
3.甲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间 t0 后,乙物体从同一位置自由下落,以甲为参照物,乙物体
的运动状态是(甲、乙均未着地,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 )
A.相对静止
B.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5.下列测量值中为两位有效数字的是( )
A. 0.02 s B. 0.50 h
C.1.850 m D.50.0 kg
6.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关于该物体在 4 s 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 4 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4 m,而位移为零
C. 4 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1 / 5
7.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其运动时间顺次分成1: 2 :3 的三段,则每段
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3:5 B.1: 4 :9
C.1:8 : 27 D.1:16 :81
8.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乙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整个 t 4 s 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 m
B.甲在整个 t 4 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 m
C.乙在整个 t 4 s 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 m
D.乙在整个 t 4 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 m
9.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
一半, g 取
10 m/s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5 m B.11.25 m
C. 20 m D. 31.25 m
二、实验题(共 5分)
10.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
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 s 拍 1 幅照
片。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_。(填
正确答案标号)
A.米尺 B.秒表 C.光电门 D.天平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 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 a 、b 和 c 得到 ab 24.5 cm 、ac 58.7 cm ,
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__________m/s2 。(保留 2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9 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
要注明单位)
11.(6 分)如图所示,2018 年 5 月 13 日清晨,首艘国产 002 型航母驶离码头,开始进行
海上试验任务。某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长度为 L 300 m,假设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航空母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2 / 5
舰上起飞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 a 4.5 m/s2 ,战斗机的速度达到 v 60 m/s才能安全起
飞。
(1)如果航空母舰静止,假设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后开始加速运动,要保证战斗机能安
全起飞,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时的速度至少是多大?
(2)如果航空母舰匀速前进,在没有弹射装置的情况下,要保证战斗机能安全起飞,航空
母舰前进的速度至少是多大?
12.(6 分)如图所示,一长为 200 m 的列车沿平直的轨道以8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车
头行驶到进站口 O 点时,列车接到停车指令,立即匀减速停车,因 OA 段铁轨不能停车,
整个列车只能停在 AB 段内,已知OA 1 200 m,OB 2 000 m ,求:
(1)列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的取值范围。
(2)列车减速运动的最长时间。
13.(7 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
停止。表中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
时刻 /s 1 2 3 5 7 9.5 10.5
速度 / m s-1 3 6 9 12 12 9 3
(1)该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是否为12 m/s?它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做减速运
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
(2)该汽车从开出到停止经历的时间一共是多少?
(3)该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3 / 5
14.(多选)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开始阶段乙在甲的前面, 20 s 后乙在甲的后面
B. 20 s 末,甲追上乙,且甲、乙的速度相等
C. 40 s 末,甲追上乙
D.在追上前, 20 s 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15.(多选)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 : m 5:1,甲从高 H 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
甲 乙
从高 2H 处自由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 H
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大小为 2gH
D.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2 :1
16.(多选)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
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 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在 t1 时刻也并排行驶
B.在 t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17.如图甲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
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4 / 5
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 s 。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A、E 两点迹之间的距
离为_______ cm,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 m/s ;小车在布面上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 m/s2 。
18.(15 分)汽车先以 a1 0.5 m/s
2 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20 s 末改做
匀速直线运动,当匀速运动持续10 s 后,因遇到障碍汽车便紧急刹车,不考虑人的反应时
间。已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 a2 2 m/s
2 ,求:
(1)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汽车刹车后6 s内所通过的位移大小。
(3)在坐标图上画出该汽车运动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像。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5 / 5第二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C
【解析】选 C。由于时间测量上的困难,伽利略无法直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合理
外推,最终得到倾角为 90°时小球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所以,在当时并没有直接对落体运动进行
实验,伽利略所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选项 C 正确。
2.【答案】B
【解析】选 B。先判断汽车刹车后经过多长时间停止,由 v v0 at 知: t 7.5 s。因此汽车刹车后10 s 内
1
的位移大小等于7.5 s 内的位移大小, x 2 7.52 m 56.25 m ,则 B 正确,A、C、D 错误。
2
3.【答案】B
【解析】选 B。设乙物体的下落时间为 t ,则 v gt 。而物体甲,乙 v g t t0 ,以甲为参照物,乙对甲的甲
速度 v v v gt0 常数。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B 正确,A、C、D 错误。 乙 甲
4.【答案】C
【解析】选 C。根据速度公式 v v0 at ,可知,当 v0 0时,v 与 t 不成正比,故 A 错误;若规定初速度方
向为正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为负值;若规定初速度的反方向为
正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为正值,故 B 错误;根据 v at ,a 不
变,可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 C 正确;对于速
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若加速度不变,也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比如物体沿光滑斜面冲上后又滑下的运
动,故 D 错误。
5.【答案】B
【解析】选 B。有效数字是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则 B 正确;0.02 s 是一位有
效数字,则 A 错误;1.850 m是四位有效数字,则 C 错误;50.0 kg 是三位有效数字,则 D 错误。
6.【答案】B
【解析】选 B。图像的斜率不变,因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开始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
减速运动,t 2 s 时,物体速度减为零,然后物体反向加速运动,t 4 s 时回到出发点,由图像可知物体通
1
过的路程为 s 2 2 2 m 4 m,位移为零。故选项 A、C、D 错误,B 正确。
2
7.【答案】C
1
【解析】选 C。物体通过的第一段时间 t 内位移为 s at2 ,物体通过第二段时间 2t 内位移是前3t 位移减1
2
1 1 8
去前 t 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 s2 a(3t)
2 at2 at2 ,物体通过第三段时间3t 的位移是前
2 2 2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1 / 4
1 1 27
6t 的位移减去前3t 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 s a(6t)2 a(3t)2 at2 ,故位移比为1:8 : 27 。3
2 2 2
则 C 正确,A、B、D 错误。
8.【答案】D
1
【解析】选 D。甲在整个 t 4 s 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 3 2 2 m 6 m ,通过的总位移
2
大小为 0,选项 A、B 错误;乙在整个 t 4 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路程和总位移大小均为
6 m ,选项 D 正确,C 错误。
9.【答案】B
1 1
【解析】选 B。由 h gt2 ,可得第 1 秒内的位移 h1 10 m/s
2 (1s)2 5 m ;则最后一秒内的位移
2 2
1 1
h2 2h1 10 m 设下落总时间为 t,最后1 s 内的位移 h gt
2 g(t 1)2 10 m ,解得 t 1.5 s ;则物体下
2 2
1
落的总高度 h gt2 11.25 m,则 B 正确,A、C、D 错误。
2
二、
10.【答案】答案:(1)A
(2)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
(3)9.7
【解析】(1)此实验用数码相机替代打点计时器,故实验原理是相同的,仍然需要米尺来测量点与点之间的距
离,故选 A。
(2)米尺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为: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这样便于测量连续几
张照片上小球位置之间的距离。
(3)利用逐差法 x aT 2求加速度 a 。则
x (58.7 24.5 24.5) 10 2 m
a 9.7 m/s2 。
T 2 (0.1 s)2
三、
2 2 2
11.【答案】(1)设战斗机被弹射的速度为 v0 ,由 v v 2aL 得 v0 v 2aL 30 m/s0
(2)设战斗机起飞所用的时间为 t ,在时间 t 内航空母舰航行的距离为 L1,
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为 v1 。
对航空母舰有 L1 v1t
对战斗机有 v v at , v21 v
2
1 2a L L1
联立解得 v1 8 m/s。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2 / 4
v2
12.【答案】(1)列车做减速运动到速度为 0 的过程中,刹车的距离: s 0 ,
2a
当位移最小时,加速度最大,即当列车尾部正好在 A 点时,加速度最大,则
v20 80
2
2 16amax m/s m/s
2
2xmin 2 (1200 200) 7
v2 802
位移最大时,加速度最小,即当车头刚好到达 B 点时,加速度最小,则 a 0 m/s2min 1.6 m/s
2
2xmax 2 2000
16
所以加速度的范围是:1.6 m/s2 a m/s2
7
0 v
(2)由 v v0 at 可知,列车减速到速度为 0 的时间: t
0
a
v 80
可知加速度最小时,列车减速的时间最长,为: t 0max s 50 s
amin 1.6
13【. 答案】(1)由题表中的数据可知,该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12 m/s;该汽车做加速运动时速度从3 m/s
增大到6 m/s 所用的时间是1 s,做减速运动时速度从9 m/s 减小到3 m/s 所用的时间也是1 s,速度变化量的
大小不一样,但所用的时间一样,故加速度大小不相等。
3 9
(2)该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2 m/s
2 6 m/s2
10.5 9.5
0 3
设速度从 3 m/s 减小到 0 所用的时间为 t′,则 t ' s 0.5 s
6
故汽车从开出到停止经历的时间一共为 t 10.5 s 0.5 s 11 s。
6 3
(3)该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 m/s21 3 m/s
2
2 1
12 0
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t1 s 4 s
3
0 12
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t2 s 2 s
6
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t3 t t1 t2 (11 4 2) s 5 s
v v 12 12
则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为 x t1 vt3 t2 4 12 5 2 m 96 m 。
2 2 2 2
14.【答案】CD
【解析】选 C、D。v-t 图像中,纵坐标表示速度,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甲、乙两物体由同一
位置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所以追上的条件是位移相等,40 s 末,甲、乙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说
明甲、乙相遇,分析可知是甲追上乙,选项 A、B 错误,C 正确;20 s 末,甲、乙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
相差最大,说明追上前, 20 s 末两物体相距最远,选项 D 正确。
15.【答案】ABC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3 / 4
【解析】选 A、B、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物体质量无关,选
项 A 正确;甲落地时乙距离地面的距离 h 2H H H ,选项 B 正确;甲落地时的速度与乙速度相同,故
1 1
有 v2 2gH ,解得 v 2gH ,选项 C 正确;根据H gt2 和 2 ,解得时间之比为1: 2 ,选项

2H gt

2 2
D 错误。
16.【答案】BD
【解析】选 B、D。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对应物体的位移大小,可知在 t1 t2 时间内,
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又因为 t2 时刻两车相遇,因此 t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选项 A 错误,B 正确;
根据图像的斜率对应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知甲、乙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 C 错误、D 正确。
17.【答案】7.20 0.90 5.0
【解析】由纸带数据分析可知,小车在玻璃板上运动对应的是 AE 段,在薄布面上运动对应的是 EJ 段。A、
E 两点对应的刻度分别为 xA 13.20 cm , xE 6.00 cm,则 xAE xA xE 7.20 cm,故小车在玻璃板上做
x
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v AE 0.90 m/ ,E 点以后小车做匀减速运动,相邻时间 T 内的位移之差为
4T
x 0.20 cm。
2 x 0.20 10
2
由 2 2 x aT 得 a m/s 5.0 m/s 。
T 2 0.022
18.【答案】( 1)由于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根据 v1 v0 a1t1 可得汽车在 20 s 末的速度
v1 a1t1 0.5 20 m/s 10 m/s 。
v v
(2)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根据 v v 11 a2t3 可得汽车刹车的时间 t3 5 s 即汽车经停下,
a2
v2 v2 0 102
则说明汽车刹车后6 s内发生的位移与5 s 内发生的位移相等, x 1 m 25 m
2a2 2 ( 2)
(3) 0 20 s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末速度为10 m/s, 20 30 s 做速度为10 m/s的匀速直线运动;
30 35 s做初速度为10 m/s,末速度为 0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全过程 v-t 图像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