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有理数的减法
年级 七 学科 数学 主题 有理数的减法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让学生了解转化思想. (3)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难点: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能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导学方法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1、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合,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加 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3、练习 (1)(-7)+(-10)+17 (2)(-11)+8+(-9) (3)(-9)+23 +(-21) (4)(-22)+0+16 复习旧知,为有理数的减法学习做好铺垫基础
新知探索 例题 精讲 下表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统计表。 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解决下列问题 (1)分别填写表示各城市温差的算式以及温度计上的刻度表示的温差. (2)表示温差的算式与观察到的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2.计算 (1) 10+(-6)=(2) 2+(+1)= (3) (-2)+(+9)= 3.比较下列各组算式,请你说说怎么把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 (1) 10-6 =4 10+(-6)=4 (2) 2-(-1)=3 2+(+1)=3 (3) (-2)-(-9)=7 (-2)+(+9)=7 总结: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题1 (1)6-(-8) = (2)(-2)-3= (3)(-2.8)-(-1.7)= (4) 0-(-4)= (5)5+(-3)-(-2) = (6)(-5)-(-2.4)+(-1)= 例题2 小明家蔬菜大棚的内的气温是24℃,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多少℃? 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与之前学习的有理数加法运算结果进行对比,总结有理数减法法则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实际感受有理数减法法则如何应用,让学生能准确理解法则
课堂检测 1.计算 (1)11-(-8) (2)(-4)-(-5) (3)(-6)-2.3 (4)4-11 (5)(-35)-0 (6)0-(-35) 2.月球表面的温度在白昼可以升到27℃,在黑夜可以降到-183℃,月球表面温度昼夜相差多少?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算
总结提升 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100 150 -400 350 -100 (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 (2)第二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板书设计 有理数加法法则 有理数减法 有理数减法法则
本课作业 书本30面A组B组习题任选一组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引入负数后,有理数的减法与同学们在小学学习的减法运算有着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运算符号的变化以及减数符号的变化,关键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由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