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年级 七 学科 数学 主题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学会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2、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并用加法运算律合理地进行运算 难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导学方法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8)+(+3) 2、(-5.25)+(-3.5) 3、(0.25)+(-0.5) 4、2+(-9) 5、1-(-5) 6、-1-1 7、-8.2-(-5.3) 8、-7.6-(-2.4) 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以及减法法则,为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好铺垫
新知探索 例题 精讲 2012年1月22日哈尔滨市的最低气温是 – 25℃,最高气温是 – 16℃,北京市的最低气温是– 11℃,并且哈尔滨市的温差比北京的温差大1℃ (1)哈尔滨市的温差是多少? (2)北京市的温差是多少? (3)你能列个总式子直接表示下北京市的最高气温吗?并试着计算。 (-16)-(-25)-(+1)+(-11) =(-16)+(+25)+(-1)+(-11) 总结: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可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 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以及前面的加号省略,则上式可可转化为 -16+25-1-11 例1、把下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与计算出来: 例2 解法指导:先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根据运算律进行合理运算.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体会知识来自于生活 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 通过例题对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进一步学习掌握
课堂检测 随堂练习 解法指导:要先把减法化成加法,再依据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有理数加减运算的掌握
总结提升 计算:(1)- + - + (2)(- 0.5)+ 3 + 2.75 +(- 5)
板书设计 有理数加法法则,减法法则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本课作业 书本33面习题A组B组任选一组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要求学生对有理数的加法以及减法法则能熟练掌握,在符号的改变上能思路清晰,不至于逻辑混乱,在授课中要及时巩固旧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