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综合测试
(第1章
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下列关
说
的
化学只研究自然
的物质
化学的特征是认
和制造分
方法可以制
人长生不
研究层面越来越广,原子核的变化也已成为化学研究的范畴
列
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无科学性错
牌咖啡,滴滴香浓,绝不
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真
绿色”食
本厂生产的碳酸氢铵(NH4HC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50%,含氮
价格低廉,是农民朋
友增收致富的好帮
同学在家中将白醋和食用碱面混在一起后,产生了大量的气泡,他想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此气体
质,设计了如下研究程序
A.观察(得出气体的物理性质)→分
测气体的物理性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预测)→比较
得
对于异常现象再预测,再实
分类(预测气体
性质)→观察(得
的物理性质)→实验→比较并得
C.观察(得
物理性质)→实验→分类(预测气体的物理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
D.实验→分类(预测气体的物理性质)→观察(得出气体的物理性质)→比较并
4.下列物质不能使红墨水褪色的是
C.NaC溶液
的是()
钠
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
修第一册1/8
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放出氧
④氯气与铁反应生
化铁
⑤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
的氯水,因氯
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6.下列关于钠
钠与水反应的说法
①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溶液的
应后溶液变红
②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
③过氧化钠投
会有大量氢气产生
④过氧化钠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烧杯中的水变
C.仅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C|2的实验
述错误
溶液
a千燥的b湿润的
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
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
氯水有漂白作
C.图Ⅲ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图Ⅳ中:若气球干瘪,证明
反应
修第一册2/8
8.设N4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说法正确的是
0l氯气与足量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下,32g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C.标准状况
氧
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标准状况下
4L水中所
数约为6
叙述正确的是
体积的物质
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化碳气体的质量一定比1L氧气的质
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目一定相等
的是
的碳酸钠溶液
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
温常压
4L的
CO,混合气体
列说法正确的是
将NaCO2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称量
98%的硫酸(密度为1.84g
的硫酸的浓度
盐酸,需要
体112L(标准状况)
C4溶液中的c(
氯化钙溶液
相等
在标准状况下,将
气体(摩尔质量为
)溶于01
所得溶液密度为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化学必修第第 1 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第 1章)
一、
1.【答案】B
【解析】选 B。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A 错误、B 正确;长生不老的“仙丹”是不存在的,C
错误;化学研究层次仅限于原子、分子层级,原子核变化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D 错误。
2.【答案】B
【解析】选 B。任何饮料、蔬菜都由化学物质构成,由化学元素组成,A 错、C 错;食盐加碘的目的就是预
14
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B 对;碳酸氢铵( NH4HCO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17.7% ,不可能大
79
于 50%,D 错。
3.【答案】A
【解析】选 A。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观察(得出物质的物理性质)→根据物质的分类预测物质的性质
→通过实验现象验证预测的性质→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结论,对于异常现象再预测,再实验,再验证,答案选
A。
4.【答案】C
【解析】选 C。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作用,可使红墨水褪色;Na2O2 具有漂白性,也能使红墨水褪色;
漂白粉具有漂白性,能使红墨水褪色;食盐是大家熟悉的生活用品,NaCl溶液没有漂白作用。
5.【答案】A
【解析】选 A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 Na2O2 ;钠在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2Na 2H2O 2NaOH H2 ,2NaOH CuSO4 Cu OH Na2 2SO4 ,不能置换出铜;过氧化钠与
点燃
水反应:2Na2O2 2H2O 4NaOH O2 ;氯气与铁反应:2Fe 3Cl2 2FeCl3 ;钠在氯气中燃烧产
光照
生白烟;久置氯水中, 2HClO 2HCl O2 ,最后剩下的是稀盐酸。故只有③④正确。
6.【答案】D
【解析】选 D。①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使石蕊变蓝,故不正确;②钠与水的反应本质是
钠与H 的反应,所以钠先与盐酸反应,故不正确;③过氧化钠投入水中会有大量的氧气产生,故不正确;
④过氧化钠投入酚酞溶液中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使酚酞溶液变红,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又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1 / 6
使其褪色,故不正确。
7.【答案】D
【解析】选 D。图Ⅳ中Cl2 与 NaOH反应之后,烧瓶中的Cl2 减少,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会通过导管进入气
球而使气球膨胀。
8.【答案】C
【解析】选 C。氯气与足量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元素化合价由 0 价降低到 1价,所以1 mol 氯气完全反应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NA,A 错误;32 g 氧气物质的量为1 mol ,所含原子数目为 2NA,B 错误;标准状况下,
a a a
a L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 , mol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6.02 1023 个,C
22.4 22.4 22.4
正确;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 错误。
9.【答案】B
【解析】选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才相等,A 不正确;未注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无法判断,C 不正确;强酸的元数不一定相等,D 不正确。
10.【答案】C
【解析】选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的基本仪器是容量瓶,A 不正确;因为不知道11.2 L O3
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所以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B 不正确;NO2 、CO2 都是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 正确;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标准状况下的不同,不能用 22.4 L mol 1计算,D 不正确。
11.【答案】C
【解析】选 C。天平称量固体时应“左物右码”,A 错误。B 中:98%的 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
1000 w 1000 cm3 L 1 1.84 g cm 3 98%
c 18.4 mol L 1 , 错 误 。 C 中 , 标 准 状 况 下
M 98 g mol 1
112 L 1
n HCl 5 mol,而盐酸中n
1 HCl 0.5 L 10 mol L
1 5 mol,正确。1 mol L AlCl3溶
22.4 L mol
液中 c Cl 3 mol L 1,而 2 mol L 1 CaCl2 溶液中 c Cl 4 mol L 1 ,D 错误。
12.【答案】B
【 解析 】 选 B 。 设此溶 液的 物质 的量 浓度为 c , 根 据物 质的量 浓度 的计 算公 式 , 则有
VL
M g mol 1 0.1 L 1000 g L 1
VL
c 22.4 L mol
1
22.4 L mol 1 d g mL 1 1000mL L 1
1000Vd
解得 c mol L 1。
MV 2240
二、
.【答案】( ) 23 g mol 113 1 71 g mol 1 96 g mol 1 1 56 g mol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2 / 6
(2)①0.1 mol
② 49 g
③m N g mol 1A
(3)①1.5N 23A(或9.03 10 )
②1.5 mol
③1.5
④3
【 解 析 】( 3 ) 66 g CO 的 物 质 的 量 为 66 g 44 g mol 1 1.5 mol2 , 其 分 子 数
N n NA 1.5N 1.5 6.02 10
23
A 9.03 10
23 ;1 mol CO2 含有1 mol C、2 mol O,故1.5 mol CO2 含有
1.5 mol C和3 mol O。
14.【答案】(1)Cl2 为有毒气体,贮存液氯的钢瓶上应贴有毒品的危险品标签。
(2)氯气溶于水后会发生反应Cl2 H2O HCl HClO,反应生成的HClO由于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
菌消毒。
(3)84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NaClO,在实验室中可以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 2NaOH NaCl NaClO H2O 。
(4)氯气是气体且有毒,不容易贮存、运输,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转变成较稳定、便于贮存和运输的
物质。
( )1 L 12.5 mol L 1的浓盐酸溶液中含有的 的物质的量为1 L 12.5 mol L 15 HCl 12.5 mol ,根据方程式
点燃
H2 Cl2 2HCl ,可以得知需要的H2 和Cl2 的物质的量均为6.25 mol ,因此Cl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6.25 mol 22.4 L mol 1 140 L ,H2 的质量为6.25 mol 2 g mol
1 12.5 g 。
(6)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
MnO2 4HCl 浓 MnCl2 Cl2 2H2O
87 g 4 mol 22.4 L
8.7 g n HCl V Cl2
87 g 4 mol 22.4 L
8.7 g n HCl V Cl2
解得V Cl2 2.24 L , n HCl 0.4 mol 。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3 / 6
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0.4 mol 36.5 g mol 1 14.6 g 。
15.【答案】(1)O2
(2) 2Na2O2 2H2O 4NaOH O2 2Na 2H2O 2NaOH H2
(3)a
(4) 2Na O2 Na2O2
【解析】若 A、M 均为单质,C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 A 为 Na 、M 为O2 、B 为 Na2O 、C 为Na2O2 、D
为 NaOH。
(1)M 的化学式为O2 ;(2)C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2O2 2H2O 4NaOH O2 ,A 也可以与
水反应生成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 2H2O 2NaOH H2 ;(3)a. Na2O 、Na2O2 都可以与CO2
反应,故 a 正确;b.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没有氧气生成,不能用于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
源,故 b 错误。
(4) Na 与O2 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Na2O2 。
16.【答案】(1)营养液 A 中 c SO 2 4 c K2SO4 c ZnSO4 0.2 mol L 1 0.1 mol L 1 0.3 mol L 1 ,
营养液 中 c SO 2 c K 1 SO 2 B 4 2SO4 0.3 mol L ,两种营养液中 4 浓度相同。
( 1 12)营养液 A 中 c K c KCl 2c K2SO4 0.3 mol L 2 0.2 mol L 0.7 mol L 1,营养液 B 中
c K c KCl 2c K2SO 14 0.1 mol L 2 0.3 mol L 1 0.7 mol L 1,钾离子浓度相同。溶液体积相
同,K 的物质的量相同,因此提供的钾肥是相同的。
(3)需要的主要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配制的主要步骤为计算
所需溶质KCl和K2SO4 的质量→天平称取相应的物质→在小烧杯中溶解→冷却后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加水至容量瓶的刻度线,并摇匀即可。
(4)能。配制1000 mL 营养液 A,需要0.3 mol KCl、 0.2 mol K2SO4 、0.1 mol ZnSO4 。则根据元素守恒
取 0.1 mol ZnCl2 、0.1 mol KCl、 0.3 mol K2SO4 即可。
一、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4 / 6
17.【答案】D
【解析】选 D。“鬼火”是由于夏天温度高而磷化氢的着火点低发生自燃而引起的,A 正确;水垢的主要成
分之一是碳酸钙,食醋中含有醋酸,可以与之发生复分解反应而除去,B 正确;碳的化学性质稳定,C 正确;
纯碱的成分是碳酸钠( Na2CO3 ),属于盐,D 错误。
18.【答案】B
【解析】选 B。0.5 mol Cl2 所含的分子数是0.5NA,但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l2 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A
m
项错。根据 n , n NH3 25.5 g 17 g mol
1 1.5 mol,1 mol NH3 含有 4 mol原子,1.5 mol NH3 所
M
含的原子数为6NA ,B 项正确。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C 项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
质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但不同气体单质的分子所含的原子数不一定相同,如He(氦)、Ne(氖)每分
子都含 1 个原子,H2 、O2 每分子都含 2 个原子,O3 (臭氧)每分子含 3 个原子,D 项错。
19.【答案】A
【解析】选 A。A 项,钠的火焰为黄色,不是苍白色,错误;B 项,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白色固体,现
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正确;C 项,氯气有毒,能够被NaOH溶液吸收,防止空气污染,正确;D 项,氯气具
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KI生成单质碘,碘遇到淀粉变蓝,所以管右端棉球处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
碱液完全吸收,正确。
20.【答案】B
1.12 L
【解析】选 B。标准状况下1.12 L NH3 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 ,将此 NH3 溶于水配成500 mL
22.4 L mol 1
0.05 mol
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 L 1 。此外,取1 mol L 1的氨水100 mL,配成1000 mL
0.5 L
溶液,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虽然也是0.1 mol L 1,但限于题给条件,只能配制500 mL的溶液。
二、
21.【答案】(1)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NaHCO3 HCl NaCl H2O CO2
2Na2O2 2CO2 2Na2CO3 O2 、 2Na2O2 2H2O 4NaOH O2
(2)吸收未反应的CO2
(3)BAC 78%
【解析】(1)装置 A 用来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装
置 B 用来除去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氯化氢,氯化氢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5 / 6
的方程式为 NaHCO3 HCl NaCl H2O CO2 ;C 装置中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以及水反应生成碳酸钠、
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 2CO2 2Na2CO3 O2 、 2Na2O2 2H2O 4NaOH O2 ;
(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吸收二氧化碳,便于测量氧气的体积,即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反
应的CO2 ,便于测量氧气的体积;(3)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冷却到室温,会使溶液体积增大,读数结果产
生误差,故应先冷却至室温,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使装置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同,视线与凹液
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是正确的读数方法,故操作顺序为 BAC;测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
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11.12 L,物质的量为1.12 L 22.4 L mol 0.05 mol ,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
0.1 mol 78 g mol 1
物质的量是0.05 mol 2 0.1 mol ,质量分数为 100% 78%。
10.0 g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