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2章综合测试01 试卷+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2章综合测试01 试卷+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5 17:49:24

文档简介

第 2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
1.【答案】B
【解析】中国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A 不符合题意;捷克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
于无机物,B 符合题意;埃及长绒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C 不符合题意;乌克兰葵花籽油的
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有机物,D 不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 NaOH的俗名为烧碱,而纯碱是 Na2CO3 的俗名,A 项错误。
3.【答案】A
【 解 析 】 涉 及 的 化 学 反 应 有 CuSO4 5H2O CuSO4 5H2O , 为 化 合 反 应 ,

CuSO4 5H2O CuSO4 5H2O,为分解反应,Fe CuSO4 Cu FeSO4 ,既为置换反应,又是氧化
还原反应。
4.【答案】D
【解析】Fe2O3 为红棕色,与题意相背,A 项错误;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B 项错误;向沸水中滴加
饱和FeCl3溶液可得到Fe OH 胶体,C 项错误。 3
5.【答案】B
【解析】铁和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Cl2 ,A 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
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适量稀HCl即可得到纯净的 NaCl溶液,该过程没有化合价的变化,B 符合题意;
氯气中的氯化氢要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 不符合题意; NO2 与H2O反应生成 NO和HNO3 ,是氧化还原反
应,无水CaCl2 可用来干燥 NO,D 不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A 中所有物质,B 中O2 ,D 中KClO3 、MnO2 都常作氧化剂。
7.【答案】D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1 / 6
【解析】由流程图可知,溶液中含有 2 、Mg2 、Ag ,应先加入 Ba NaCl溶液除去Ag ,生成的沉淀 1 为
AgCl,过滤后溶液 1 中加入的试剂 B 为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 2 为Mg OH ,溶液 2 中加入的试剂 C
2
为 Na2CO3 溶液,得到的沉淀
2
3 为BaCO3 。试剂 A 不可能为NaOH溶液,Ag 和Mg 均与OH 反应产生
沉淀,故 A 错误;沉淀 2 是Mg OH ,故 B 错误;除杂时,为了除尽杂质离子,所加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2
由于实验目的是将三种阳离子逐一沉淀分离,所以每步均需过滤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故 C 错误;生成沉
淀 1 的离子方程式只能是Ag Cl AgCl ,故 D 正确。
8.【答案】D
【解析】由 25.00 mL 0.5 mol L 1 羟胺的酸性溶液与 50 mL 0.25 mol L 1 酸性KMnO4 溶液完全作用可知,
NH2OH失去电子数等于KMnO4 得到电子数,NH2OH中应为N元素失去电子且 N元素的化合价为 1,设
NH2OH 的 氧 化 产 物 中 N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 x , 由 得 失 电 子 守 恒 可 知 ,
25.00 mL 0.001 L mL 1 0.5 mol L 1 x 1 50 mL 0.001 L mL 1 0.25 mol L 1 7 2 ,解得 x 4,
则羟胺的氧化产物是 NO2 。
9.【答案】B
【解析】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成正比,若把0.05 mol NaOH 固体加入 100mL 液
体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则说明该液体加入NaOH固体前后离子浓度变化不大。自来水中加入NaOH
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大,则溶液导电能力变大,A 项不符合题意;将 1NaOH固体加入0.25 mol L 的稀
硫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电解质硫酸钠,加入 NaOH 固体前后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则溶液导电能
力变化不大,B 项符合题意;NaCl是强电解质,加入NaOH后,二者不反应,但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一倍,
则溶液导电能力增大一倍,C 项不符合题意;NaNO3 是强电解质,加入NaOH固体后,二者不反应,但溶
液中离子浓度增大一倍,则溶液导电能力增大一倍,D 项不符合题意。
10.【答案】B
【解析】反应①中氧气为氧化剂,反应②中Sb4O6 为氧化剂,A 项错误;反应①中每生成3 mol FeS,转移
6 mol电子,B 项正确;反应①中FeS是氧化产物,不是还原产物,C 项错误;每生成4 mol Sb时,反应①
消耗6 mol Fe,反应②消耗6 mol C ,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D 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c OH 0.1 mol L 1,溶液显碱性,这 4 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A 项正确;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2 / 6
显酸性,HCO 3 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B 项错误;CuSO4溶液中CO
2
3 离子不可以大量共存,Mg
2
与CO2 也不能大量共存,C 项错误;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Al3 3 不能大量存在,D 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由 A 项反应可得还原性:SO >Fe2 2 ,与已知相符,A 项反应能发生;由 B 项反应可得还原性:
H SO >I 2O2>SO2 ,与已知不符,B 项反应不能发生;由 C 项反应可得还原性: 2 ,与已知相符,C 项反应
能发生;由 D 项反应可得还原性: I >Fe2 ,与已知相符,D 项反应能发生。
13.【答案】C
【解析】实验①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AgCl不溶解,B 项错误。
实验②现象“仍有固体存在”→ NaHCO3、Al OH 均溶于稀硫酸,A 项错误;Na CO 、CuSO 均溶于稀3 2 3 4
硫酸,D 项错误;BaCO3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BaSO4 ,不溶解,C 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CsICl2 有氧化性,是因为含有 1价碘,A 项错误;CsICl2 有还原性,是因为Cl
有还原性,B 项
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CsICl2 溶液,由于CsICl2 具有还原性,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而使溶液褪色,C 项正确;由王水的组成知HNO3 不能将Cl
氧化,D 项错误。
15.【答案】D
【解析】A 项生成CaCO ,正确离子方程式为CO 2OH Ca2 2 CaCO3 3 H2O;B 项正确离子方程
式 为 2Na Cu2 2H2O Cu OH H

2 2
2Na ; C 项 正 确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HCO 3 CH3COOH CH3COO
H2O CO2 。
16.【答案】D
【解析】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KClO3 在反应中被还原,是氧化剂,故 A 项错误;1 mol KClO3 参加反
应,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1 mol ClO2 气体和1 mol CO2 气体,即得到2 mol气体,其体积为44.8 L ,故 B 项
错误;化合价升高的是C元素,则反应物H2C2O4 是还原剂,故 C 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2 mol KClO3
参加反应有 2 mol电子转移,所以1 mol KClO3 参加反应有1 mol 电子转移,故 D 项正确。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3 / 6
第Ⅱ卷
二、
17.【答案】(1)4
(2) NaHCO3 Na
HCO 3
(3)CaCO3 2H
Ca2 H2O CO2
(4)不可以 Ba2 是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害
【解析】(1)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NaHCO3、CaCO3 、MgO和Al OH 均3
是电解质,则题述所举抗酸药中有 4 种物质是电解质。

(2) 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 Na HCO3 。
(3)CaCO 作抗酸药时与氢离子反应,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 2H
Ca2 3 H2O CO3 2 。
(4)BaCO3 与酸反应生成的Ba
2 是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害,因此不可以服用BaCO3 来治疗胃酸过多。
18.【答案】(1)S 物质状态 金属与非金属
(2)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3)D
【解析】(1)(Ⅰ)常温下,O2 、H2 、S、Cl2 中只有S是固体单质,其余都是气体单质;(Ⅱ)Fe 、 Na 、
Al 、Si 中只有硅是非金属单质,其余都是金属单质。
(2)反应①③中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反应②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3)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银排在氢的后面,所以盐酸和银不反应,氢溴酸和银也不反应,故 D 项错误。
.【答案】( )Ag 2 2 19 1 、Mg 、Ba
( )SiO2 2 3 2H
H2SiO3
(3)不能确定 0.25 0.4 0
(4)存在,其最小浓度为0.8 mol L 1
【解析】( 2 1)由实验Ⅰ: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0.56 L气体,则溶液中一定有CO3 ,
Ag 、Mg2 、Ba2 都不能与CO2 3 大量共存,所以该实验可确定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Ag
、Mg2 、Ba2 。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4 / 6
(2)由“已知”及上述分析知,实验Ⅰ得到的白色沉淀应该是 H2SiO3 ,故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SiO2 3 2H
H2SiO3 。
(3)标准状况下0.56 L CO2 的物质的量为
2
0.025 mol,根据C原子守恒,则原溶液中CO3 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0.025 mol 0.1 L 0.25 mol L 1;实验Ⅱ所得固体是SiO2 ,质量为 2.4 g ,根据Si 原子守恒,则原溶液中
SiO2 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4 g 60 g mol
1 0.1 L 0.4 mol L 1;由实验Ⅲ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SO2 4 ;
已确定存在的阴离子为0.25 mol L 1 CO2 3 、0.4 mol L
1 SiO2 3 ,已知的阳离子为0.5 mol L
1 Na ,根据电
荷守恒,一定存在K ,不确定是否存在 NO 3 。
( 4 ) 由 分 析 知 , 一 定 存 在 K , 若 不 存 在 NO 3 时 K
浓 度 最 小 , 由 电 荷 守 恒 可 得
c K c Na 2c CO2 3 2c SiO2 3 ,即 c K 0.5 mol L 1 2 0.25 mol L 1 2 0.4 mol L 1 ,解得
c K 0.8 mol L 1。
20.【答案】(1) 2 盐
(2)C
(3)E
(4)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BaCl2 [或Ba NO3 、Ba OH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2 2
【解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计算。
(2)溶液很稳定,A 项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B 项错误;胶体的分散质和溶液中的溶质
都能透过滤纸,C 项正确。
( 2 2 4)可用Ba 检验SO4 。
21.【答案】(1)11.9 mol L 1
(2)0.5 mol
(3) 21.75 g
1000 w 1000 mL L 1 1.19 g mL 1 36.5%
【解析】(1) c HCl 11.9 mol L 1。
M 36.5 g mol 1
(2)由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反应可知,氯气是氧化产物,若有1 mol 氯气生成,则有 2 mol的HCl被氧化。
5.6 L
故生成5.6 L(标准状况)Cl2 时,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 2 0.5 mol 。
22.4 L mol 1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 MnO2 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所以 MnO2 的质量为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5 / 6
5.6 L
87 g mol 1 21.75 g 。
22.4 L mol 1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6 / 6第 2章综合测试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Mn—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商品中,主
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中国丝绸 B.捷克水晶 C.埃及长绒棉 D.乌克兰葵花籽油
2.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分类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纯碱 NaOH 碱
B.苏打 Na2CO3 盐
C.小苏打 NaHCO3 酸式盐
D.醋 CH3COOH 有机物
3.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
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离子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4.向含有 c FeCl 0.2 mol L 1、 c FeCl 0.1 mol L 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 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3 2
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微粒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

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 分离开
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0.1 mol L 1 FeCl3 溶液也可得到Fe OH 胶体 3
D.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 Fe2 2Fe3 8OH Fe3O4 4H2O
5.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1 / 8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 溶液( ) Fe 粉 2 FeCl3
B
NaCl溶液(MgCl2 )
NaOH溶液、稀HCl
C
Cl2 (HCl) H2O、浓H2SO4
D
NO( NO2 ) H2O 、无水CaCl2
6.下列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常作还原剂的一组是( )。
A.HNO3 、Cl2 、 FeCl3、KMnO4
B.Al 、CO、O2 、H2
C.Zn 、C、H2 、CO
D.KClO3 、MnO2 、C、Fe
7.已知某溶液中含有Mg2 、Ba2 、Ag 和 NO 3 ,现分别用 NaCl溶液、NaOH溶液和 Na2CO3 溶液将溶液
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完全沉淀分离,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 A 可能为 NaOH溶液
B.沉淀 2 只能是BaCO3 ,不可能是Mg OH 2
C.每加一种试剂需过量但不需要过滤即可进行下一步
D.生成沉淀 1 的离子方程式只能是Ag Cl AgCl
8.羟胺( NH2OH )是一种还原剂,能将某些氧化剂还原。 25.00 mL 0.5 mol L
1 羟胺的酸性溶液能与
50 mL 0.25 mol L 1 酸性 KMnO 溶液完全作用(已知MnO4 4 被还原为Mn
2 ),则上述反应中羟胺的氧化产
物是( )。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2 / 8
A. N2
B. N2O
C. NO
D. NO2
9.0.05 mol NaOH 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不大的是( )。
A.自来水
1
B.0.25 mol L 硫酸溶液
.0.5 mol L 1C NaCl溶液
D.0.5 mol L 1 NaNO3 溶液
10.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为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
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
高温
① 2Sb2S3 3O2 6Fe Sb4O6 6FeS;
高温
②Sb4O6 6C 4Sb 6CO 。
关于反应①和反应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 、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 mol FeS,转移6 mol电子
C.反应①中Fe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 4 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3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c OH 0.1 mol L 1的溶液中:K 、 Na 、CO2 3 、 NO 3
B.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Na 、 NH 4 、SO
2
4 、HCO

3
C.CuSO4溶液中 Na
、 NH 、CO2 2 4 3 、Mg 可以大量共存
D.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Na 、Al3 、SO2 4 、Cl

12.已知 I 、Fe2 、SO2 和H2O2 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H2O
2
2<Fe <I
<SO2 。
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3 / 8
. 2Fe3 SO 2H O 2Fe2 2 A 2 2 SO4 4H
B.H2O2 H2SO4 SO2 O2 2H2O
C. I2 SO2 2H2O H2SO4 2HI
D. 2Fe3 2I 2Fe2 I2
13.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 NaHCO3、Al OH 3
B.AgCl、 NaHCO3
C. Na2SO3 、BaCO3
D. Na2CO3、CuSO4
14.CsICl2 常用于化学上的分子筛技术,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sICl2 有氧化性,是因为Cs显 3价
B.CsICl2 有还原性,是因为含有还原性较强的 I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CsICl2 溶液,溶液褪色
D.在CsICl2 溶液中滴加HNO3 ,可生成Cl2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少量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 2OH 2 CO
2
3 H2O
B.钠与 2 CuSO4溶液反应: Na Cu Cu Na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4 / 8
C. NaHCO3溶液与CH3COOH反应:HCO

3 H
H2O CO2
2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 2OH Mg OH
2
16. ClO2 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lO2 :
2KClO3 H2C2O4 H2SO4 2ClO2 K2SO4 2CO2 2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ClO3 在反应中是还原剂
B.1 mol KClO3 参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22.4 L 气体
C.反应中H2C2O4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1 mol KClO3 参加反应有1 mol 电子转移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个小题,共 52分)
17.(10 分)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
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咯酸水”“烧心”“胃部隐隐作痛”等症状。目
前市场上的抗酸药主要有①吸收性抗酸药,如NaHCO3等。②非吸收性抗酸药,如CaCO3 、MgO、Al OH 3
等。
(1)上述所举抗酸药中有________种物质是电解质。
(2)写出 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CO3 作抗酸药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服用BaCO3 来治疗胃酸过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 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两组单质:(Ⅰ)O2 、H2 、S、Cl2 ;(Ⅱ)Fe 、Na 、Al 、Si 。试从不同角度对每组单质进行分
类,则每组单质中均有一种单质与其他单质属于不同“类”。请将该单质(写化学符号)和分类依据填写在
下列表格中。
组别 第(Ⅰ)组 第(Ⅱ)组
不同“类”单质 ________ Si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5 / 8
分类依据 ________ ________
(2)观察下列物质变化(有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有同学将反应①③归为一类,②归为另一类。则将①和
③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
① NO NO2 N2O3
② NH3 HNO3 NH4NO3
③ NH3 NO2 N2 H2O
(3)某同学根据性质划分,把氢溴酸(HBr )与HCl划为一类,其理由是它们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据此
判断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2HBr Na2CO3 2NaBr H2O CO2
B.HBr AgNO3 AgBr HNO3
C.HBr NaOH NaBr H2O
D. 2HBr 2Ag 2AgBr H2

19.(10 分)在 Na 浓度为0.5 mol L 1的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 、Ag 、Mg2 、Ba2
阴离子
NO 3 、CO
2 、SiO2 3 3 、SO
2
4
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Ⅰ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0.56 L气体
Ⅱ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 固体质量为 2.4 g
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Ⅲ 在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 溶液 无明显现象 2
已知:H2SiO3难溶于水,受热可分解为SiO2 和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
(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6 / 8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
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不能确定”)。
阴离子
NO CO2 SiO2 3 3 3 SO
2
4
c mol L 1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判断K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 分)“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曾经风靡网络,揭露了某些行业用烂皮鞋制造酸奶或毒胶囊的不法行
为。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
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
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Fe CrO2 中铬元素是 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

________价。CrO2 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 CrO2 2 2
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工业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 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沉淀
B.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微粒可透过滤纸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工业明胶的装置应
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
B.
C.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7 / 8
D.
E.
(4)现有10 mL 明胶的水溶液与5 mL Na2SO4 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
中,设计实验证明SO2 4 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___。

21.(12 分)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反应为 4HCl 浓 MnO2 Cl2 MnCl2 2H2O 。
在一次实验中,用过量的浓盐酸(其密度为1.19 g mL 1 、HCl的质量分数为 36.5%)与一定量的MnO2 反
应,MnO2 完全溶解,产生了5.6 L(标准状况)的氯气。试计算:
(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MnO2 的质量为________。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