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5 14:4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2
0
2
1
义和团运动
抗击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签订
目录



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的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通过阅读材料,学会运用史料进行分析:
①分析义和团“扶清灭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②分析《辛丑条约》各条款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 等各方面的影响,认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内涵。
知识卡片一:义和团运动
1.别称:
.
2.兴起时间:
.
3.兴起地点:
.
4.兴起原因:
.
5.斗争行为:
.
6.斗争口号:
.
——义和团歌谣
义和拳
山东、直隶一带
19世纪末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靖 [jìng]使秩序安定;平定
材料二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知识卡片一:义和团运动
1.别称:
.
2.兴起时间:
.
3.兴起地点:
.
4.兴起原因:
.
5.斗争行为:
.
6.斗争口号:
.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义和团运 动轰然起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之中,它 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于侵略者郁积已久 的愤怒,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文化对另 一种文化的抵抗……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义和拳
山东、直隶一带
19世纪末
民族矛盾的激化
材料一
迩来山东、直隶两省,拳民殆遍,将及近畿,其势几不可遏。大吏非出示严禁,即 派兵弹压,数月以来,仍复固结如初。
——《御史郑炳麟折》(1900年5月1日)
材料二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奉上谕:现在中外已开战衅,直隶天津地方义和团,会 同官军助剿获胜,业经降旨嘉奖。此等义民所在皆有,各省督抚,如能招集成团,筹御 外侮、必能得力。其如何办法,迅速复奏,沿江沿海各省,尤宜急办。
——《命各省招集团民谕旨》(1900年5月28日)
剿灭 招抚
1896-1899年秋
义和拳主要 活动地区
1900年夏 义和团已控制 了京津地区
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扶 清 灭 洋
进步性: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局限性: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知识卡片一:义和团运动
1.别称:
.
2.兴起时间:
.
3.兴起地点:
.
4.斗争口号: .
6.斗争结果:
.
义和拳
山东、直隶一带
扶清灭洋
5.斗争行为: 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
19世纪末
民族矛盾的激化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材料二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义和团歌谣
(要辩证地看待这一口号)
知识卡片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3.战争经过:
.
.
.
4.战争结果:
.
请思考:有观点认为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是由义和团运动引起的,
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
1.原因:①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②根本原因 维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2.参战国家: 俄 德 法 美 日 奥 意 英
在地图上标注历史事件的
地理位置
廊坊阻击战
大沽口登陆
天津保卫战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廊坊阻击战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天津激战
慈禧太后携光绪仓皇西逃
1
4
2
3
5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民 美军抢劫的白银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 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瓦德西拳乱笔记》
材料一
迩来山东、直隶两省,拳民殆遍,将及近畿,其势几不可遏。大吏非出示严禁,即 派兵弹压,数月以来,仍复固结如初。
——《御史郑炳麟折》(1900年5月1日)
材料二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奉上谕:现在中外已开战衅,直隶天津地方义和团,会 同官军助剿获胜,业经降旨嘉奖。此等义民所在皆有,各省督抚,如能招集成团,筹御 外侮、必能得力。其如何办法,迅速复奏,沿江沿海各省,尤宜急办。
——《命各省招集团民谕旨》(1900年5月28日)
材料三
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严行查办,务 尽根诛。
——清廷. 上谕,1900年8月
联合绞杀
招抚
剿灭
材料一
义和团的英雄壮举,显示了他们“实为中国民气之代表”,表达了中华民族不甘忍 受西方列强通过强力和不平等条约奴役中国的意愿,激励着中国人民始终不懈地坚持废 约反帝斗争。
——李育民《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
材料二
经过义和团运动的打击后,瓦德西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把“华人置诸德国官吏治理 之下”,实在是“一种困难”,对中国实行瓜分实为下策……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简本,上册)
知识卡片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
.
.
1.原因:①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②根本原因 维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2.参战国家: 俄 德 法 美 日 奥 意 英
3.战争经过: ①廊坊阻击战
②大沽口炮台
③天津保卫战(民族英雄:聂士成)
4.战争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
请思考:
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展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坚 强意志和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 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 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 蓬勃生气”“尚有无穷希望”。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辛丑条约》是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锁,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时间:
1901年。
2.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②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③撤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个炮台。
④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允许外国军队驻守。
⑤清政府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
3.影响: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文本局部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后的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勒索到巨额赔款,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积极配合列强,尽量满足其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所以说,《辛丑条约》签订后的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鸦片 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 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开始沦为
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
完全陷入
太平天国 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 运动
鸦片 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 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洋务运动
开眼看世界





弘扬民族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课后作业:用你最擅长的方式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归纳。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