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30页—32页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
教学分析:
教材:从具体的情境抽象出乘法算式是此版教材计算类型课的主要思路。本节课虽然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课。教材首先出示“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图,从中引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接着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估算,从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得出多种准确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建立联系。
学情: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多种算法的理解与沟通,特别是竖式计算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这是学生在四年级的第一节计算课,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学习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因此有必要进行旧知复习。学生在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已经意识到估算的重要性,并会进行估算,但没有养成计算前自觉估算、精算后对比估算结果的习惯。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的方法,也能熟练进行竖式计算,但是计算仍然会出现失误,为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有必要针对计算中的错误进行分析,纠正,并归纳出计算时要注意的事项。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小组合作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养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对比,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的每一步的意义,掌握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大家认识我吗?
生:你是来自横店小学教育集团南上湖校区的胡赛男老师。
师:你怎么知道的?你的眼睛真会观察,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很响亮,希望待会站起来回答的同学也能像他一样响亮回答。大家认识了我,能给老师介绍一下你自己吗?生介绍,师走过去握手。
师: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吗?
生:卫星运行时间
师:你看到了大屏幕的标题,还有吗?
引出乘法,关于乘法你们学习了什么
师板书:以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今天,?
师:那么在卫星运行时间里,关于乘法我们今天又将学习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讨一番
课前问好
一、丰富情境,既温故且引新。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谁来读一读
2.明确数学信息:这颗卫星绕地球1圈的时间是114分。
师: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114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几分钟?
学生列式,引出算式114×21并说说算式的意思。
二、交流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1.不计算,谁能估一估,114×21大约多少时间。
2.学生交流各种估算方式。
学生方法局限时,
师引问:①这个估算方法你觉得和正确值相比,估大了还是小了。生回答
②如果估大(小)可以怎么估
师板书估算方法(说到什么写什么,打乱写)
师:通过估算你又知道了什么?(生:结果在2100和2400之间)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把两个乘数都估小,精确结果会比估算结果大,如果两个乘数都估大,精确结果会小于估算结果)
3.教师进行小结:不同的估算方式,其结果是不同,虽然没有固定的答案,但能帮助我们圈定一个范围。
三、探究方法,充分理解算理。
师:那114×21到底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拿出作业纸来算一算。
1.学生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2.全班分享,展示计算方法。
①口算、②表格计算、③画图法、④竖式计算……
学生一一板书到黑板上
(表格法,寻找到最快的孩子追问你能用表格法做做看吗?)
横式口算法: 列竖式: 表格法: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位小老师吗?
横式口算中:引导发问:114×20表示什么意思?114×1呢?
这样做好在哪?把知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旧知
列竖式中:重点体现
114是哪来的,表示什么意思?1个114是多少?1圈所需要的时间
228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
2394是怎么来的?
114×7表示什么意思?再×3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你们看懂了吗?
具体意思省略不讲
3.沟通算法:
师:刚才大家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了114×21,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前三种方法中,最后一步都是加法。
师:①你真会观察比较思考。谁能来说一说这些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②谁能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题目再来说一说?
预设2:这些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
师:它们哪些地方相同,你上来给大家指一指,说一说。
发现相同点:方法不同,但结果都相同;方法之间有联系,都是在拆数。
师:原来它们都是通过拆的方法,将新学的知识转化成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师板书:新知 转化 旧知
师:这些方法你更喜欢哪种呢?为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解决54×312
四、分析错例,掌握竖式方法。
1.竖式计算54×312
2.作业展示:学生上台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竖式两种方法展示,你喜欢哪种 为什么?
追问:①孩子们都听懂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来说一说。
②大家说的真清楚,因此,在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中,为了计算的简便快捷,我们习惯上把位数多的数写在上面,位数少的数放在下面。
3.巩固练习:森林医生分析并订正。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集体反馈。
总结追问:对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你有什么经验或特别注意的地方要提醒分享给大家?
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题挑战题三位数乘三位数,你有信心挑战一下吗?
五、分享收获,回顾学习过程。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回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明确竖式计算要注意的问题——对齐、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