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八卦城
新疆的特克斯县城因八卦布局而闻名。八卦城呈放射状圆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宫般,路路相通、街街相连。以中心八卦文化广场为太极“阴阳”两仪,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离、相同角度如射线般向外伸出八条主街,由中心向外依次共有四条环路,其中一环八条街、二环十六条街、三环三十二条街、四环六十四条街。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了六十四卦。
思考:该县城城市空间结构是怎样形成的?其影响因素有哪些?这对我们了解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有哪些启示呢?
一、城市功能区的成因与主要功能区
城市中不同的土地,在不同活动的竞争下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各个功能区的特征也各不相同。
1.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2.主要功能分区的差异分析
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具备各种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单元,为各类城市所共有。而文教区、行政区和风景区等在中小城市里就不是很明显,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分散布局,形成不了相应的功能区。
【典例1】(2011·南通学业水平模拟)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例A表示的功能区为_____________区。
(2)图中①地适宜建立_______________工业部门,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3)图中②③④⑤四地中,_______________地最适宜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功能区的合理布局,结合图例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解答该题应明确主要功能区的区位及特点。
答案: (1)住宅
(2)钢铁 靠近煤、铁产地,燃料原料丰富;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
(3)③ 靠近科技文化区 环境优美
二、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而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又包括距市中心远近(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度两个方面。
2.交通通达度
城市内不同地段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导致地租存在差异,影响了功能区的分化,见如下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
城市中每块土地上最终形成的功能区,是由从事各项功能活动的主体所给出的租金高低决定的,并不是由土地的租金决定的,租金仅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付租能力是决定性因素。
【典例2】(2011·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突破口是由图例入手分析地价的变化,影响地价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通达度。第(1)题,M—N一线地价总体上是市中心高、郊区低,但图中显示市中心偏左有一区域地价较低,可能是老工业区或污染较重造成的,市中心偏右地价最高。第(2)题,P区域位于市中心,附近有铁路,交通便利,但铁路噪声污染大,致使地价较低。
答案:(1)C (2)D
【借题发挥】城市中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变化的图形表达方式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多种形式,在做题时要结合具体地点和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图形,可以分析城市中不同地段形成不同功能区的原理和预测将要形成的功能区类型,应用时要注意原理的具体理解,正确的读图、析图方法及原理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坐标图如下所示:
【备选例题】读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该图表示地租立体分布的状况(单位:元/米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用字母表示,下同)__________
____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__________处,判断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F、G四处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
___________。
(4)图中字母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__,代表外围商业用地的是_________,代表工业用地的是________,代表住宅用地的是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目可以获得以下主要信息:①图中等值线为等地租线;②不同字母所在地的地租分布情况;③各字母所在地的交通状况;④一般情况下,地租由市中心向外围依次降低。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会判读等地租线,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区位。
答案:(1)A A位于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交通便捷
(2)B、C、D、E 它们地处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干线公路和城乡外围公路的交会处,交通便捷,租金较高
(3)A、D、G、F
(4)A B、C、D、E F、G M(共38张PPT)
思考:
1.图中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产生这种现象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3.这种现象有何重要意义?
一、对城市化的理解
1.城市化是个动态发展过程,对其理解可从其表现、过程、动力和结果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2.城市化、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成因、表现及联系
再城市化
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吸引了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
【典例1】(2010·广东文综)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1)、(2)题。
(1)可知该市( )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2)可推测该市( )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思路点拨】该题以我国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人口移动特点。通过图文资料可得出以下有效信息:
(1)该市由中心区、城区边缘区、近郊区、远郊区组成。箭头及数字表示人口流动的方向和规模。
(2)城市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表现为由市中心区向城区边缘区和近郊区迁移。第(1)题,逐项分析如下:
第(2)题,该市处于人口由中心区和边缘区向郊区迁移的阶段,该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为郊区城市化阶段。人口虽然由中心区迁出一部分,但还不会产生“空心化”问题。
答案:(1)D (2)B
【借题发挥】地理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地理概念的理解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如本题中对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概念的理解。
只有正确理解了概念,才能运用地理学科语言简明扼要地准确答题。解题中应注意三点:(1)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含义,理解重于死记硬背。(2)学会运用地理学科语言阐述地理事物特征。(3)文字与图表相结合,变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为形象的联系。
二、常见的城市化问题
1.环境问题
2.社会问题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
(2)许多城市问题并不是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技术落后、观念陈旧、管理不力、环境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造成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解决。
【典例2】(2011·江苏地理)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双选)( )
A.① B.② C.③ D.④
(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双选)( )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
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弄清各自的影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第(1)题,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城市化影响地表水下渗,使洪水位提前,①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通过蓄水能调节洪水位,③是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第(2)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答案:(1)AC (2)BD
表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不同,产生原因也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共33张PPT)
俗语:“人有三六九等,物分三六九品”。
思考:城市有等级之分吗?城市级别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如何呢?不同级别的城市分布有规律可循吗?
一、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具体如下所示:
(1)自然地理区位因素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进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城市的分布大势与人口分布大势基本一致。
(2)在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而山区的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3)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典例1】(2011·西安高一检测)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城市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城市位于________________的汇合处,是因为有大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城市位于______________,因此既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港,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港。
(4)以上四座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其在城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我国一些重要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河流有密切关系,如上海处在______入海口,重庆处在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汇处,广州处于______入海口,武汉处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交汇处。
(5)试分析武汉城市形成与发展与哪些地理区位有关?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整合能力,解答该题关键把握以下几点:
答案:(1)该处有瀑布,形成水运障碍,成为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成为货物的转运点,促使了城市的形成
(2)河流干支流 人流和物流在此处集散或中转
(3)河流入海口 河 海
(4)供水 运输 长江 嘉陵江 长江 珠江 长江 汉江
(5)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商品粮基地);处于交通要道(位于京广线与我国黄金水道的相交处);工矿企业发展。
【借题发挥】确定城市主导区位因素的方法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在不同阶段,有其主导区位因素。我们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时,首先应分析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把它吸引在一定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这样就能找出影响这个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
【备选例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
_____城市和__________城市(填代码),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C城市位于__________(地貌)上。
(4)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及读图分析能力,解答该题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
答案:(1)B C 平原地形,水源充足,交通(水运)便利
(2)矿产资源丰富
(3)铁路运输 气候干旱 河口三角洲
(4)旅游 标注略(在B、C、D、E四城市之间铁路交会处标F)
二、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按规模和等级来看有大小、高低之分,一般规模大、等级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比规模小、等级低的城市大。如下图所示:
(1)城市的服务范围并非只包括城市本身。
城市的服务范围可以看做是实际接受服务的人口的分布范围。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外,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2)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
根据中心地理论,一个城市就是一个中心地,其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现正六边形。这个六边形内所有的居民到这个中心地寻求服务是符合距离最近原则的,但不等于说这个六边形内的居民不可以到别的中心地服务区之内接受服务。
【典例2】(2011·保定高一检测)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
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大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德清县比宁波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思路点拨】第(1)题,南京都市圈城市等级分为省会、省辖市及县三级。第(2)题,解答本题,结合不同等级城市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答案:(1)B (2)C
【借题发挥】城市等级高低的判定方法
(1)根据图例来判定。一般地图上,不同等级城市图例不一样,可根据图例和注记确定城市等级。
(2)根据城市服务范围来判定。城市服务范围大,等级高;反之,等级低。不同级别的行政中心服务范围差异明显。
(3)根据提供服务的种类和级别来判定。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4)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来判定。如果根据以上条件不能判定,可大体根据城市位置的优越性和资源条件,判定城市的等级高低。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变化的因素
城市的规模是变化的,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服务范围也相应扩大。城市能够达到一定的等级或规模,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