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2020-2021)试卷(解析版)二年中考历史真题分课分项详解(九下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2020-2021)试卷(解析版)二年中考历史真题分课分项详解(九下全国通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6 15:3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全国2020年-2021年三年中考分课分类汇编)
(
专辑解读
)
本专辑以课为线索,分为两部分,对2020-2021年全国各省市120套中考真题整理、归类,提供详尽解析,是备战2022年中考一轮、二轮复习的绝佳复习资料,中考真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导向性和示范性,因此研究中考真题,把握其规律,在复习备课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欢迎下载使用。
(
2021年
)
1.(2021·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一位俄国地主写道:“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我看到农民同他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两个完全平等的人在交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农奴获得与地主等额份地 B.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C.农奴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D.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农民同他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两个完全平等的人在交谈”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所以材料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项符合题意;A项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农奴的政治地位并没有提高,排除;D项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彼得一世改革,排除。故选B。
2.(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是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叶卡捷琳娜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得,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 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国走向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市场、劳动力和资金,推动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故选D项;伊凡四世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故排除A项;彼得一世改革是强化农奴制改革,故选排除B项; 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统治结束了彼得一世之后的混乱局面,使俄国进入鼎盛时期,与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无关,故排除C项。
3.(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的彼得一世改革的最大意义是( )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废除了农奴制
C.实现工业化 D.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A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使封建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因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28—1937年,苏联相继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与题干“彼得一世改革”不符,排除C项;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与题干“彼得一世改革”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1·辽宁抚顺·中考真题)彼得一世改革内容中,有助于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措施是
A.推行地税改革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废除农奴制 D.农民高价赎买土地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方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是俄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有助于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故B符合题意;推行地税改革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排除A;废除农奴制和农民高价赎买土地都是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排除CD。故选B。
5.(2021·广东中考真题)长期以来,俄国是一个“冰封”的内陆帝国,渴望拥有自己的“温水港”,不管通过哪一条路,它都要通向这个或那个海洋,但海洋全都在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的控制之下。据此推知
A.夺取出海口是俄国对外扩张重要步骤 B.俄国是个封闭自守的国家
C.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俄国的挑战 D.农奴制阻碍俄国海洋战略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俄国渴望拥有自己的“温水港”,通向世界其他地方,据此推知,俄国对外扩张首先需要夺取一个出海口,故选A;俄国是一个“冰封”的内陆帝国,但是渴望获得出海口,俄国并非是封闭自守的国家,排除B;俄国只是渴望拥有自己的“温水港”,但不足以挑战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排除C;俄国的农奴制与俄国海洋战略不存在必然联系,排除D。
6.(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领导这次改革的人物是( )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尼古拉二世 D.叶卡特琳娜二世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领导了农奴制改革,它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故B符合题意;彼得一世加强农奴制,尼古拉二世被二月革命推翻,叶卡特琳娜二世极大地扩张了俄国的版图,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7.(2021·北京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力量增强,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变革,例如美国内战中废除黑人奴隶制、日本明治维新。同一时期类似的历史事件还有
A.法国大革命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俄国十月革命
D.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故选B;1789年法国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AC两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8.(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尼古拉二世 D.叶卡特琳娜二世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挽救统治危机,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农奴制改革,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故B符合题意;彼得一世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尼古拉二世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9.(2021·江苏宿迁·)农民为了人身自由和获得份地必须向地主缴纳赎买金。当时农奴主分给农民的全部土地价值约6亿5千万卢布,而农民必须交给近9亿卢布。这笔钱农民须立即付20%--25%,其余75%--80%由政府垫付给地主,而农民则要在49年内每年向政府还本付息。截至1905年革命为止,农民所付赎金超过了20亿卢布。材料主要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A.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B.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D.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答案】A
【详解】
据材料“当时农奴主分给农民的全部土地价值约6亿5千万卢布,而农民必须交给近9亿卢布。这笔钱农民须立即付20%--25%,其余75%--80%由政府垫付给地主,而农民则要在49年内每年向政府还本付息。截至1905年革命为止,农民所付赎金超过了20亿卢布。”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中,农民所获的土地交付的赎金,高出当时地价许多,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A正确;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与材料无关,B错误;材料主要是强调农民如何获得土地,材料未涉及农民的人身自由,C错误;材料未涉及此次改革的性质,D错误。
10.(2021·湖北中考真题)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俄国通过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都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
C.都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D.都推动了俄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答案】D
【详解】
俄国通过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说明两次改革都推动了俄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故D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不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排除A;B只适合彼得一世改革,排除;C 只适合农奴制改革,排除。故选D。
11.(2021·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一般来说,政治变革包括以获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革命与以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改革两部分。下列符合材料所描述的政治改革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案】D
【详解】
由于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压力山大二世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符合题意;ABC项都属于政治革命,排除。故选择D。
12.(2021·山东菏泽·中考真题)彼得-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 B.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 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两次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故A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故B错误;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故C错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D错误。综上答案A。
13.(2021·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该材料描述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农奴制,严重地束缚了俄国的发展,国内矛盾重重,农民暴动不断。为此,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故材料所描述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故选项A符合题意;“内容、性质、影响”与材料描述不符,故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4.(2021·四川凉山·中考真题)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 )
A.1861年农奴制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
C.1868年发动倒幕运动 D.俄国夺得波罗的海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俄国走向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市场、劳动力和资金,推动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故选项A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日本1868年发动倒幕运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俄国夺得波罗的海是在彼得一世统治时期,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5.(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9年,17岁的彼得宣布亲政,是为彼得一世。他为了改变俄国内忧外患的局面,于1697年亲自率领俄国大使团出访欧洲18个月。回国后,彼得一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上层社会和普通百姓中推行社会习俗改革;创办俄国科学院、学校、博物馆、图书馆、报纸等;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海军;改革国家机构,设立枢密院等。彼得一世意志坚强、身体力行,改革前后持续了26年,促进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大大增强。
材料二:进入19世纪后,俄国农奴制的种种弊端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1856年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专制制度的统治危机。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亚历山大二世于1857年1月开始秘密组织人员草拟改革措施,并于1861年2月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还推行国家机关改革、军事改革等。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以上均摘编自张建华《俄国史》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俄国的哪两场重要改革?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这两场改革的相同点,并指出材料二改革的内容与材料一的最大不同之处。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一场改革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案】(1)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
(2)目的相同:为了摆脱内外交困;内容:都涉及政治、军事改革;影响: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3)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彼得一世。他为了改变俄国内忧外患的局面,……彼得一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上层社会和普通百姓中推行社会习俗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根据材料二“进入19世纪后,俄国农奴制的种种弊端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亚历山大二世于1857年1月开始秘密组织人员草拟改革措施,并于1861年2月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1861年俄国改革。
(2)根据材料一“1689年,……是为彼得一世。他为了改变俄国内忧外患的局面……,彼得一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材料二“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亚历山大二世于1857年1月开始秘密组织人员草拟改革措施,”可得出这两场改革的相同点:为了摆脱内外交困;根据材料一“彼得一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海军;改革国家机构,设立枢密院等。”和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于1857年1月开始秘密组织人员草拟改革措施,并于1861年2月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还推行国家机关改革、军事改革等。”可得出改革的内容都涉及政治、军事改革;根据材料一“改革前后持续了26年,促进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大大增强。”和材料二“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可得出两次改革的相同点: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反映的1861年俄国改革和材料一反映的彼得一世改革在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农奴制。彼得一世改革是强化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废除农奴制。
(3)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等。
16.(2021·浙江嘉兴·中考真题)资本主义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欧洲的全部文明在16世纪期间归纳成两大事实,即纯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国革命就是这两个事实的首次冲撞
——(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1)为了平衡”纯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国设计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掲示历史现象之问的逗辑关系,图1是某历史老师在“俄国1861年改革”教学时制作的思维导图
(2)据材料二思维导图揭示的逻辑关系,替老师设计两个课堂教学问题。
材料三: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 ……夫欧美社会さ,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 …“其祸害于未萌,该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的“欧美社会之祸”。为避免此种“祸害”在中国的发生他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答案】(1)君主立宪制
(2)问题1:饿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问题2: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其他言之成理的问题,均可给分)
(3)“欧美社会之祸”是指贫富分化拉大(国强民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主张:民生主义。
【详解】
(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2)图二中思维导图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信息。材料中第二部分涉及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第三部分是改革的影响。因此问题1可知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问题2是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3)依据材料三“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社会党之日炽”可得出“欧美社会之祸”是指贫富分化拉大以及阶级矛盾激化;依据材料“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可得出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17.(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举国同悲,人们深深怀念这位为解决人类吃饭问题而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也引发了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中国古代农作物)
材料一 下图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图。
(1)我国有悠久的稻作农业传统。请写出位于湖南省道县境内、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址名称。上图河姆渡遗址的骨耜是用来从事农业生产的,请问河姆渡先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材料二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早即水田不登(注:登,收成或丰收的意思),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注:占城在今越南中部)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梢)小,不择地而生。
——(元)脱脱等《宋史.食货志》
材料三 自明朝开始的海外农作物的引进,到清朝又有新的发展。顺治年间,玉米种植还不普遍……玉米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点,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人们在山区和平原地区大量种植玉米。19世纪后,玉米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明朝时,甘薯从外国传到福建和广东。清初开始,甘薯种植逐步在浙江及长江流域发展起来,自乾隆初年开始,甘薯在北方的河南、陕西、直隶等省份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展甘薯成为清朝中后期农民的重要口粮之一。……顺治七年(1650年),马铃薯最先传入台弯。17世纪后期,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湖北、山西等地广泛栽培马铃薯。马铃薯以生长湖短、适应性强、耐贫瘠等优点,受到农民的欢迎。当时贫困农民往往把它当作主食。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从材料二、三可知,宋、明、清三朝分别从国外引进和推广了哪些农作物结合材料分析这些以国外引进和推广的农作物有哪些共同代优势?
(中世纪西欧庄园)
材料四 即使中世纪(西欧)农奴的命运确实比罗马的奴隶要强得……但它依然是粗陋的、可怜的,为现代人所难理解。住处一般是破陋的茅棚,用糊上泥巴的枝条编成的篱笆搭成……据说,一顿好饭经常包括两道饭菜:非常像粥的麦糊和非常像麦糊的粥,这不完全是玩笑。水果几乎没听说过,蔬莱限于洋葱、韭菜、萝卜和甘蓝之类,统统,煮成一种稀汤。肉食一年难得碰上几遭……
一(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3)根据材料四的文、图(见下图),)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世纪西欧庄园土地制度的特点和农奴生活的状况。
西欧中世纪一个庄园的图解
(近现代农业改革)
材料五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1853-1856年俄国同土耳其在克里木半岛进行战争,英、法支持土耳其,俄国战败。这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4)根据材料五,分析19世纪中叶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发展农业的思考)
(5)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就当今中国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1)玉蟾岩遗址;水稻
(2)占城稻玉米、甘薯、马铃薯适应性强,产量高,耐旱抗寒等
(3)自给自足等命运悲催,地位低下,生活艰苦等。
(4)农奴制阻碍经济的发展;俄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5)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科技兴农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政府政策应当给予支持(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湖南省道县境内、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址是玉蟾岩遗址。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先民最早配置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2)依据材料二“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注:占城在今越南中部)三万斛”可知北宋时期是引进的是占城稻;依据材料三“人们在山区和平原地区大量种植玉米”“甘薯从外国传到福建和广东”“马铃薯最先传入台湾”可得出明朝时期传入的农业作物是玉米、甘薯和马铃薯;依据材料二“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生长湖短、适应性强、耐贫瘠等”可得出共同特点是适应性强,产量高,耐旱抗寒等。
(3)依据材料四中庄园的信息和所学可知,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依据材料“住处一般是破陋的茅棚,用糊上泥巴的枝条编成的篱笆搭成”“煮成一种稀汤。肉食一年难得碰上几遭”可知,庄园中的农奴命运悲催,地位低下,生活艰苦等。
(4)依据材料五“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可得出农奴制阻碍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可得出俄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5)依据材料的信息和所学可知,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可以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科技兴农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政府政策应当给予支持等;理由依据 所学可知,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
(
2020年
)
1.(2020年山东滨州)亚历山大二世即位后,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骚动在1859年为90次,1860年为126次,到1861年则猛增到1176次。为解决这一社会危机,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
A.废除君主制法令
B.废除黑人奴隶制法令
C.废除农奴制法令
D.废除土地私有制法令
【答案】C
【解析】
考察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亚历山大二世”、“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解决社会危机”等判断可知,这一事件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统治。C正确;1861年农奴制改革并没有废除封建君主制,A错误;废除黑人奴隶制法令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林肯颁布的,B错误;废除土地私有制法令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颁布的,D错误。综上故选C。
2.(2020年四川乐山)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根据图示,如图①处应填的正确史实是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生活方式西化
C.推行文化教育
D.向西方学习
【答案】A
【解析】
考查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依据题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获得一份土地、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从而得出此事件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从而得出图①处应填农奴获得人身自由。A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推行文化教育。C不符合题意;为了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0年湖南邵阳)对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俄国、前苏联史实进行解读错误的是
A.图1向西方学习,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B.图2废除农奴制,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C.图3亲自领导起义,十月革命胜利
D.图4促进经济社会会发展,弊端日益暴露
【答案】B
【解析】
考查点:俄国农奴制改革。解题思路:四幅图片要求对俄国、前苏联不同时期的史实有准确认识。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图一为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向西方学习,增强了国家实力,保留封建农奴制,走上扩张道路,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图二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排除A,B符合题意;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排除D。故选B。
4.(2020年海南)下图摘录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建立起沙皇专制统治
B.废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答案】C
【解析】
考查点:彼得一世改革。解题思路:由材料中军事上、经济上、文教上和社会生活上的改革的内容来看,彼得一世改革向西方学习,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C符合题意;沙皇专制统治是由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建立的,排除A;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它废除了腐朽的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排除BD。故选C。
5.(2020年山东临沂)“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将圣彼得堡称为俄罗斯“面向西方的窗口”。圣彼得堡地区是彼得一世通过北方战争从瑞典夺取的。在这次战争中,俄国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A.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
B.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C.彼得一世的正确战略战术
D.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服务
【答案】A
【解析】
17世纪末,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跻身于欧洲强国行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奠定了近现代俄国强大的基础。圣彼得堡地区是彼得一世通过北方战争从瑞典夺取的。在这次战争中,俄国获胜的主要原因是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A符合题意;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B排除;彼得一世的正确战略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C排除;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服务不是题干反映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D排除。故选择A。
6.(2020年山东潍坊)彼得一世要求朝臣剃须,穿西式服装,要求俄罗斯贵族后裔学习欧洲礼仪和思想。他这样做是为了
A.建立中央集权
B.发展本国资本主义
C.兴办手工工场
D.开启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末,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彼得一世改革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跻身于欧洲强国行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奠定了近现代俄国强大的基础。彼得一世要求朝臣剃须,穿西式服装,要求俄罗斯贵族后裔学习欧洲礼仪和思想。他这样做是为了富国强兵,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选项D符合题意。建立中央集权与要求俄罗斯贵族后裔学习欧洲礼仪和思想不符,A排除;发展本国资本主义与1861年改革相关,B排除;兴办手工工场与题干内容不符,C排除。故选D。
7.(2020年辽宁辽阳)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废除了农奴制
D.都发生在18世纪
【答案】A
【解析】
考查点:俄国的改革。解题思路:可以用排除法,排除不是共同点的选项。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仅符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排除B;废除了农奴制仅符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排除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发生在1861年,排除D。故选A。
8.(2020年湖南张家界)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占很大比重,他们饱受虐待,被随意买卖,不堪忍受的农奴发动了一千多次起义:1853—1856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败于土耳其。面对严重的内外危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实行罗斯福新政
B.实行苏俄新经济政策
C.废除农奴制改革
D.实行明治维新
【答案】C
【解析】
考查点:废除农奴制改革。解题思路:依据“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革命,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故C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发生在美国,排除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排除B;明治维新发生在日本,排除D。故选C。
9.(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节选)材料二 法令规定:(1)解除农奴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从法令颁布之时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享有担任公职、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
(2)农奴要获得自由,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在赎金付清之前,农民还对地主负有“暂时义务。”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2)依据材料二写出,农奴要获得自由,必须向地主缴纳什么?这次改革是在哪国进行的?
【答案】
(2)赎金.俄国
【解析】
(2)考查点:1861年改革。解题思路:材料二的“法令内容”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材料二的“解除农奴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从法令颁布之时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要获得自由,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的内容。农奴要获得自由,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
10.(2020年湖南益阳节选)人类社会在不断克服各种重大危机的过程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在1825年至1855年尼古拉一世统治的30年间,已爆发了500多次农民骚动。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他的《解放法令》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意义更重大。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摘自《人民网》
请问答:
(1)根据材料已分析促成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有哪些?怎样理解材料中“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答案】(1)农民骚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事实上,在1825年至1855年尼古拉一世统治的30年间,已爆发了500多次农民骚动。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可知,农民骚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意义更重大”可知,这一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1.(2020年湖南湘潭节选)俄国(苏联)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追寻大国梦想,苦难与辉煌交织的历史。
请回答:
(1)俄国的近代化始于哪一事件 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答案】(1)事件:彼得一世改革;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资本。
【解析】(1)事件: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条件: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因此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也扩大了俄国国内市场,同时大量的赎买金也转化为资本,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2.(2020年贵州黔东南节选)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
【时空观念】
(1)学习历史要准确把提时空观念。下列图示中A处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B处是列宁领导实施的什么政策?
【史料实证】
【答案】(1)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新经济政策。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渐扭转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以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苏维埃俄国经济渐渐复苏。
13.(2020年四川南充节选)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2)阅读材料,提出你对彼得一世改革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2)示例一:看法: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理由:重视西方技术文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注重教育,派遣留学生,开办学校。
示例二:看法:彼得一世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理由:牺牲农民的利益,俄国农民在经济上承受了沉重的负担,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
示例三:看法: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强化了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理由:重视西方技术文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注重教育,派遣留学生,开办学校。但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俄国农民在经济上承受了沉重的负担,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
(此题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皆可,要求看法明确,理由充分。)
【解析】(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可知,回答此问,必须先提出观点,再列举理由,可参照下列示例,
示例一,从推进俄国近代化的角度来说,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重视西方技术文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注重教育,派遣留学生,开办学校。
示例二,从农奴制的加强角度来说,彼得一世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牺牲农民的利益,俄国农民在经济上承受了沉重的负担,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
示例三,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综合来说,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强化了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重视西方技术文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注重教育,派遣留学生,开办学校。但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俄国农民在经济上承受了沉重的负担,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
试卷第2页,总15页
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