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1.3 物质的溶解性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1.3 物质的溶解性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5 15:3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内容提要
1
2
学习目标
1.掌握溶解度的概念,了解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大小的主要因素;
2.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知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了解结晶的概念和方法。
一、溶解度
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更易溶解
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食用油在水中不可溶解,在汽油中可以溶解
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有关

食用油
汽油
氯化钠易溶于水
碳酸钙难溶于水
不同的物质溶解性不同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有关
【思考】你认为物质的溶解性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溶解度4要素
条件 —— 一定温度
标准 —— 100克溶剂(水)
状态 —— 饱和溶液
单位 —— 溶质的质量(克)
从溶解度可以获得的信息:
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S=36克。
1.在___℃时,食盐(氯化钠)在_____克水里达到____时溶解了____克。
2.此时的溶液一定是______溶液。
3.该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溶液中食盐(NaCl)的质量为________,水为_______。
20
100
饱和
36
饱和
136克
36克
100克
归纳:若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为S克,则此时
M质 = S克,M剂 = 100克,
M液= M质+M剂 = 100+S克。
讨论: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203.9g的意义。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判断正误: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38g。( )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
×
×
×
×
缺少:100g溶剂
缺少:达到饱和
缺少:温度
缺少:单位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20°C/g) >10 >1 <1 <0.01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
.
.
0.01g
1g
10g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数来表示。例如:25℃、1个标准大气压下,1L淡水和1L海水中最多可溶解的氧气体积分别为6.04mL和4.95mL。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压强等。
多识一点—气体的溶解度
二、溶解度曲线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表格法、列表法:
13.3
31.6
20.9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2)溶解度曲线










200

100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温度/℃
.
.
.
.
硝酸钾
.
.
.
.
.
.
溶解度\
g
活动天地:认识溶解度曲线
温度/℃












































































0.10
0.15
90
70
40
0
10
20
50
60
80
100
30
g
0.10
0.15
0.20
90
0
10
温度/℃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0.05
g
溶解度\
溶解度\
思考: 1.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氢氧化钠在8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 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发现哪些规律?
35g
30g
0.16g
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1.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
2.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3.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4.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总结:溶解度曲线中的一些规律
1.降温结晶(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
2.蒸发溶剂法(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
3.升温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的物质,如Ca(OH)2。
从溶解度曲线分析结晶情况
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是物质分离的方法之一。
硫酸铜晶体
硝酸钾晶体
明矾晶体
经典例题
知识点1:溶解度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溶解度能够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
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
知识点2: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A
知能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36g NaCl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NaCl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10g NaCl可溶解在100g水中,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0g
C、20℃时18g NaCl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20℃时 NaCl的溶解度为18g
D、20℃时136g NaCl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6gNaCl,则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D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乙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升降而变化
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