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测试01 试卷+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测试01 试卷+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8 09:37:23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
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 10 年的持续增长。这就是所说的美国的“新经济”。美国的“新经济”,
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所以答案选D;
A是二战后举措;B 不符合题意;C 是殖民扩张时期政策。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上台前苏联处于斯大林体制时期,农业生产管理体制较松散,故 A 排
除;当时农业集体化使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不高,故 B 排除;斯大林体制时期农产品收购价格过低,不是
过高,故 C 符合题意,选 C;斯大林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故 D 排除。
3.【答案】C
【解析】开创苏联改革先河 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依旧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
触动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 C 正确。
4.【答案】A
【解析】根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政府的职能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结合所学,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增强了政府
的经济职能,故 A 正确;B 与材料信息相悖,排除;70 年代出现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混合经济,C 错
误;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发展计划经济,D 错误。
5.【答案】C
【解析】二战后,基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法国推行国有化政策,到 1980 年代初
期,煤气、铁路等行业的国有化程度很高,但这只是国家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未改变法国的社会性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C 项符合题意;二战后法国等西方国家推行国有化,是生产关系
的局部调整,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应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表现,后三种说法属实,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
6.【答案】B
【解析】由材料“社会福利增长 2.7 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 1 倍”说明社会福利的增长没有导致国
民经济同步增长,而且影响民众劳动积极性,排除 AC;由“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4.4%
跃升为 24%”,可见英国社会福利的变化有利于改善民众生活水平,排除 B;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没有改变资
本主义社会秩序,排除 D。
7.【答案】D
【解析】“解放者”“民族起义”“收回运河主权”“独立年”以及地点说明这一主题是亚非拉国家民族
独立运动,D 正确;题干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排除 A;题干不仅仅涉及非洲地区,排除 B;政治多极化主要
体现在新兴力量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等,显然题干与此不符,排除 C。
8.【答案】C
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1 / 3
【解析】“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黑色人种居住的大陆”可知,这是
非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大部分国家独立是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C 正确;20 世纪初期、二战前的
非洲仍处于被殖民状态,排除 AB;1990 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在这之前,非洲
大部分国家已经独立,排除 D。
9.【答案】D
【解析】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 1945 年至 1991 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由
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
模战争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
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这份报告指出了“冷战”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故“冷
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选 D。AB 在题干中体现不出,C 项表述错误。
10.【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961 年不结盟运动兴起,主要是因为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
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采取和平与中立的对外政策,A 项正确。亚非独立运动发生在二战后,亚非地区的国
家和民族为摆脱殖民国家的统治,而兴起的独立运动,排除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印
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排除 C。和平外交运动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D 项。
11.【答案】B
【解析】由图片中人物的语言“法国并不是由任何国家牵着走的”、座位的分布以及倒在地上的小椅子可
判断出欧洲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B 正确;从漫画人物造型来看,应当是二战后情况,这一时
期是冷战格局,而非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排除 A;漫画内容与“冷战”无关,排除 C;通过漫画无法
判断当时是否处于“滞胀”,而且漫画的主题不是团结合作,而是分歧,排除 D。
12.【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姆大叔(指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政策,以“自由”、“民主”为旗号到
处干涉世界事务,企图独霸世界的行为,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的重要特点,①④属于同一时代的内容,A
项符合题意;杜鲁门政府用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为武器(双斧)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冷战政策,是 1940
年代后期,即二战后初期美国外交的特点,②与其它三个不是同一时期的事件,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争夺世界
霸权,发生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掰手腕”,③与其它三个事件不在同一时期,与②、③组合的 BCD 三项
不符合题意。
二、
13.【答案】(1)相同点: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结果相同,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
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相同,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不同点:赫鲁晓夫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勃列日涅夫的重点在工业领域。
(2)问题: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苏联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结果:失败,导致苏联解体。
【解析】(1)同:根据材料一中“(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材料二中“20
世纪 80 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 1/3 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的目的、结果、和败因等方面分析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和赫鲁晓夫的革的
相同点主要有,都是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最终都失败了;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
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2 / 3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异:根据材料二中“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
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 40%”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改革的主要不同点
是,赫鲁晓夫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勃列日涅夫的重点在工业领域。
(2)问题:根据材料三中“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人均 GDP 落后”,“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
给不足”,“人民生活水平居世界第八十八位”等信息可知,当时苏联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
低。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 1985 年苏联社会问题重重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或高度集中
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改革和结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苏联进行了戈尔巴乔
夫改革,其结果是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14.【答案】(1)特征:形成了以美国为首 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格局。
原因:美苏两国实力增强且掌握了核武器;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破坏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优势地位。
(2)主张:欧洲只有联合才能避免沦为超级大国 附庸。得到了实现。1967 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等。
(3)原因:欧洲国际地位的下降;20 世纪 50 年代,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
实力的增强,推动了世界走向多极化趋势。
【解析】(1)特征:根据“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
有重大意义”得出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格局。原因:
根据“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得出美苏两国实力增强且掌握了核武器;
根据“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优势
地位;根据所学可得出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
(2)主张:根据“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得出欧洲只有联合才能避
免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得到了实现。结合所学,可的列举 1967 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等。
(3)原因:根据“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得出欧洲国际地位的下降;根据所学可知,20 世纪
50 年代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加强。影响:可从促进西欧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
势等角度分析总结。
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3 / 3第八单元测试
选择题
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形
933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经济能够保持
纪90年代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方法是(
继续政府干预
新的海外市场
C吸引投
寻找提
对农村做了实际调查,对
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基矿
农业改
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
A农业生产管理体制松散
农民生产劳动积极
C农产品收赠
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
是试图作表面的改

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
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勃列
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府通
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
变化。这表明当时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
B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
C.采取混合经济的模式走出滞胀
D逐步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
国的煤气、铁路、邮政等
力、煤矿、银
国有化率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凯恩斯主义得到大规模应用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
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
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
总值只增长
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材
料反映的英国社会福利的变
A.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改善了普通民众生活水平
C.提高
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如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纸片,下列选项中最
主题是
美的解放
度民族大起义
洲独立年
济全球化趋势
洲殖民体系崩溃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
块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大陆
住的大陆
尚不富裕的大陆。”这块
的大多数国家赢得独立是在
A.20世纪初
第二次世界大战L
C.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90年
9冷战
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
严重的危险
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热战”不可避免
“热战”代替冷战
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
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
采取和平
对外政策,为此兴起了(
不结盟运动
B亚非独立运动
C.非暴力不
D和平外

图是漫
西洋伙伴排座次》,与此对应的国际关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