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3节声的利用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第3节声的利用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6 22:5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冲刺高分
第2章 第3节 声的利用
一、单选题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查听胎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作用
B.某声源1分钟振动360次,我们是无法听到该声音的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色好
2. 下列事例中,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①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②超声波洁牙
③超声波加工硬度特别高的工件
④超声波雾化
⑤“超”检查病人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在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
B.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C.与牛的叫声相比,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测地震,侦察台风和核爆炸
4. 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用“B超”检查身体
5. 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出“声能传递能量”这一性质的是( )
A.用超声波清洗物体 B.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
C.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 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来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
6. 利用回声不可以测定的是
A.两山之间的距离 B.鱼群的位置
C.海底深度 D.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7. 如图所示,关于声音,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A.图中烛焰晃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图中因为抽气机能将空气完全抽出,所以玻璃罩外根本听不到铃声
C.图中音叉发声时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8. 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A. B. C. D.
9. 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下列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A.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用声呐确定潜艇的位置 C.探测核爆炸的强度 D.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
10.下列对声的应用中,没有利用回声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B.医生为病人检查身体时所做的“B超”
C.渔船探测鱼群的位置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二、填空题
11.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这是声波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5400km/h,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m,相当于______km。
12.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Hz,人耳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之间。
13._______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人类发不出超声,也听不到超声。______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14.智能便携超声波监测仪,能监测孕妇腹中的胎儿,此监测仪采用了与医院b超类似的超声波技术,并能通过无线WIFI与智能手机连接,在手机屏幕上就能看到胎儿清晰的实时影像.这款监测仪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_____;手机APP“抖音”里常有人模仿歌唱家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们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
15.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6.通常把频率_____的声称为超声,医院里常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超声能够_____(选填“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与我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超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更快”“更慢”或“相同”)。
17.医院里常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超声能够_____(选填“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与我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超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更快”“更慢”或“相同”)。
18.地震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地震产生的声波.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但科学家发现,雪花落水真的能发出声波.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著名的约翰 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利用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拍摄发现,下雨时水中确实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经过理论详解和数学计算,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下雨时产生的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情况一致,而且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也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经过实验验证,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超声波/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_____.
A.蝙蝠 B.猫 C.狗 D.大象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_____(是/不是)噪声.
(4)科学家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发声,还是雨滴落水发声,都是由于气泡的_____产生的,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能传播声音.
(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进行了下列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填序号).
a.归纳详解 b.进行实验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
20.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看电视时“综艺节目”里常有小孩模仿郭德纲、张杰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们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击鼓传花电视节目中,台下的观众都听到了鼓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传播。参加游戏的人是通过鼓响来判断是否停止传花,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三、实验题
21.回顾声现象的实验和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音调高低”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格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相同的力拨动格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格尺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______________;改变格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做几次实验,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观察“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实验中,如图乙所示,把一个电铃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可以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的过程中,现象是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空气越稀薄,传播声音的效果越差,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3)在观察“会跳舞的烛焰”实验中,如图丙所示,打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发现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且音量越大,烛焰跳得越欢。此现象说明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___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使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也能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
(5)如图⑤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_有关.此实验的方法是_______法.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6)如图⑥所示,在一个正在发声的喇叭上放上一些泡沫小球,调节音量开关,逐渐调大音量,看到泡沫小球跳得变高,实验表明响度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第3节声的利用(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D A D B B C D
二、填空题
11.反射 2250 2.25
12.6 不能 20Hz~20000Hz
13.超声波 次声波
14.信息 音色
15.能量 响度
16.超过20000Hz 传递能量 相同
17.传递能量 相同
18.次声波 振动 信息
19.超声波 A 是 振动 液体 cbad
20.音色 空气 信息
三、实验题
21.格尺在振动 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弱)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具有能量 响度越大,具有(传递)的能量越多
22.音叉在振动 转换法 在上面撒一些纸屑,通过观察纸屑的跳动,从而知道桌子在振动 空气 能量 变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控制变量 振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