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课时2一氧化碳 导学案(WORD版有练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课时2一氧化碳 导学案(WORD版有练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5 15:5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课题3课时2一氧化碳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CO的物理性质。
2.知道CO的可燃性、还原性、毒性。(重点、难点)
3.知道CO可作燃料、冶炼金属;防止CO中毒。
【情境导入】
每年因发生煤气中毒不知夺去多少人的生命。你知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怎样才能预防煤气中毒呢?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一氧化碳
【阅读】自学课本P121下半部分和P122,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CO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有人用炉火取暖,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在炉火上放一盆水行吗
2.CO燃烧放出热量并产生 色火焰,说明CO具有 _性,它是煤气的主要成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O为什么能使人毒?怎样防止煤气中毒?

【讨论】
1.为什么家用煤气中掺入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2.煤炉中常发生哪些化学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见书P1121图6-22)。在燃烧很旺的煤炉中最不可能发生哪个反应?
⑴ ;⑵ ;
⑶ ;⑷ 。
3.向一盆燃烧旺盛的炭火中洒少量的水,火焰更旺且为蓝色;但洒入较多的水,炭火熄灭,为什么?

■实验发现碳在高温下可以跟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此反应吸收热量。化学方程式 。
【观察】观看视频CO还原CuO的实验,思考交流以下问题:
1.先通入一氧化碳,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事实填写下表:
观察到的现象 所发生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CuO处  
石灰水中  
最后(最右边酒精灯)处  
3.最后处为什么要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4.反应结束之后还要通入一段时间的CO,理由是 。
【归纳小结】
二、一氧化碳
1.碳的氧化物有 种,分别是 ,因CO2分子比CO分子多一个 ,所以二者性质有很大的__________。
2.CO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 色 气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般用 法收集。
⑵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纯净的CO在空气在中点燃时,能产生 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还原性:CO还原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_____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_____色,石灰水__ __)
③剧毒性:CO极易与血液中的 结合,从而使 ,造成生物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H2、CO、C共同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______。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______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______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______火焰。
②还原性:如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冶金工业
★鉴别:H2、CO、CH4三种可燃性气体,检验燃烧产物(不可看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制法 C + H2O高温 H2 + CO)
※除杂:CO[CO2] 通入 或 溶液
CO2[CO] 通过
Cu[CuO]
CuO[Cu]
3.CO的用途:因CO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 。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
1.区别CO2、CO、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 D.用灼热的氧化铜
2.要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可采用的最好措施为( )
A.点火燃烧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通入石灰水中 D.通入石蕊试液中
3.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
A. 进入地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B.在应用泡沫灭火器时,应先检查出气孔是否被堵塞
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
D.点燃CO气体前,应先验纯
4.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5.(2021·广西河池市·九年级一模)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6关于四个转化:CO2→CO,H2→H2O,CO→CO2,C→CO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通过置换反应都能实现 B.有转化过程发生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C.上述四个转化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都很难实现 D.都可以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
【直击中考】
7.(2020云南省卷)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8.(2020山东德州)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装置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B. 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加
C. 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9.(2020吉林省卷)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
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10.(2020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11.(2020贵州遵义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Fe2O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已知铁的氧化物除Fe2O3外,其余均为黑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应该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B.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
C.该实验中除尾气处理外,其余的化学反应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12.(2021·河南驻马店市·九年级一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微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B处澄清石灰石的作用是_______。
13.(2020年巴中中考)如图所示进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乙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14.(2021·黑龙江大庆市·九年级一模)实验室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并填写相应的空格。
(1)实验过程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
②______(请完善此操作步骤);
③装入药品并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④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CO2,先点燃______(填A或B)处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产生且______,说明有CO生成;
⑤点燃另一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内出现______现象时,说明CO具有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⑥关闭止水夹,熄灭两处的酒精喷灯,C中的现象为______。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______(填“是”或“否”),说明理由:______。
(3)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第六单元 课题3 课时2一氧化碳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5:B B C A C A
【直击中考】
-11: C B C A D
12. 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 13. (1)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CO+CuOCu+CO2;(2)吸收二氧化碳,收集一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14. 检查装置气密性 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红色 还原 D中液体进入C 否 未反应的CO进入D装置不会逸散到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