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学设计
张 岩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表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平、闰年。
3. 学数学、用数学,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 http: / / www." \t "_blank )。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过渡:其实日期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你还能说哪些有意义的日子?
2.这些日子都跟哪几个时间单位有关?(年月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年月日
3.齐读课题。
导: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时间王国,去探讨年月日的知识吧?
二、利用年历表进行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观察手中的年历卡,标出年历卡中每个月的天数。小组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如:一年有12个月, 31天的月有1、3、5、7、8、10、12(腊月);30天的月有4、6、9、11,还有二月的问题。
小结:大家观察的可真仔细,习惯上我们把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板书: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板书:小月),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
师:而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我们就把它叫做平月。
3、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反馈:
小组交流:(1)学生到板前讲解“拳头记法”。同桌说一说。
(2)还可以编成歌谣帮助记忆:(课件 ( http: / / www." \t "_blank )出示歌谣)
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4、游戏巩固大、小月。(抢答大小月或者大西瓜、小西瓜)
三、探索平年、闰年的奥秘
师过渡:同学们你知道吗,其实二月份天数是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板书平年),二月份天数是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板书闰年),下面我们就根据二月份的天数来判断这些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课件出示不同年份的二月月历)
开火车判断平年、闰年。(指名前两个同学说说理由)
2、思考:观察这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每逢四年就会有一个闰年)
3、那闰年到底和数字4有什么关系呢?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闰年除以4的结果,学生观察。)
4、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闰年的年份都可以整除4或说成被4整除。)那平年年份是否也能被4整除呢?
5、动手选一个你喜欢的平年年份,除以4算算,有什么发现 (平年不能被4整除)
教师小结:于是我们就可以说,公历年份是4 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6、巩固练习,判断平年、闰年(加上1900)。
师:1900到底是平年还是闰年,请同学们自学书上49页的书下注解,自己动手去找找答案吧!
7、为什么会出现平年、闰年呢?(请看短片)
8、那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吗?(平年365,闰年366,多一天放在二月)
同桌合作,验证猜想,动手算一算,平年有几天?闰年一年有几天?
反馈,说说:你又是怎么算的?
过渡:同学们,你觉得年月日的关系奇妙吗?就让我们继续时间的探索之旅吧!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智慧岛)
练习一:书48页,“做一做”。
练习二:判断平年、闰年。
练习三:填空。
练习四:判断。
练习五:算一算,香港回归多少周年?
四、思维拓展
思考:有没有人7年过不上一次生日?
五、全课总结
1.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
2.师:相信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学数学、用数学,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吧。
3.齐背歌谣。
六、板书设计 年、月、日
大月(31天):1、3、5、7、8、10、12月,共7个。
小月(30天):4、6、9、11月,共 4个。 平年:365天
平年:28天 闰年:366天
二月
闰年: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