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课时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课时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5 19:5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1.3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课时练习(解析版)
1.(1)如图甲和乙所示,在探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甲图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___________。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1和2,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下面的滑道与光滑水平板光滑吻合,则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
2.如图,用小锤轻击弹簧金属片,A球向水平方向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竖直向下运动.
(1)用不同的力打击弹簧金属片,可以观察到______ .
A.A球的运动线路不同,B球的运动线路相同
B.A、B两球运动线路均相同
C.A、B两球同时落地
D.力越大,A、B两球落地时间间隔越大
(2)用频闪照相的方法研究A、B两球的运动,如图2是它们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仅从照片上看,相邻竖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不相等,据此,可以认为______
A.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B.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C.小球在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D.小球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3.(1)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
①已有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细绳套、橡皮筋、铅笔,下列所示的器材中还需要选取___________;(填字母)
②某次用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弹簧秤示数为___________N;
(2)如图所示,用小锤轻击弹簧金属片,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竖直向下运动,用不同的力打击弹簧金属片,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
A.A、B两球同时落地
B.A、B两球运动轨迹相同
C.A球的运动轨迹不同,B球的运动轨迹相同
D.力越大,A、B两球落地时间间隔越大
4.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
(1)下列措施中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措施为______。(选填序号)
A.斜槽轨道末端切线必须水平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每次要平衡摩擦力 D.小球每次应从斜槽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2)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0cm,则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______s曝光一次,该小球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m/s(g取10m/s2)。
5.某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①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
②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将___(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③上述现象说明______.
6.图甲是研究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水平槽末端固定一光电门传感器并与计算机相连。小明同学将一钢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计算机记录的挡光时间为Δt,若钢球的直径为d,则钢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钢球抛出后,根据实验画出钢球的平抛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图中x1、y1未知,若准确记录了小球从抛出至到达研究点的时间为t,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横坐标x1=___________,纵坐标y1=___________。(均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7.如图甲所示是某种“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铝制斜槽与电池和电磁铁组成回路,斜槽下端与弹性细金属线只接触不连接。当小球a处于斜槽末端时与小球b离地面的高度相同。
(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关系时,将小球a由斜槽某位置释放,当其经过斜槽末端时弹开金属导线,电路瞬间断开,电磁铁释放小球b,两小球在空中相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释放小球a前应调整斜槽末端水平
B.本实验不能说明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本实验说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重复实验时,小球a必须从原来的高度释放
(2)利用该实验装置研究小球a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①将小球a由斜槽最上端释放,确定好两球碰撞的位置,将其标记在竖直挡板上;
②水平移动电磁铁,改变小球b的位置,将小球a仍由斜槽最上端释放,再次标记碰撞位置;重复以上操作多标记几个碰撞位置;
③根据所标记的碰撞位置,描绘出小球a平抛运动的轨迹。
某次实验描绘出的轨迹如图乙所示,图中O为抛出点,A、B、C三点均在两坐标线交点,所选坐标纸每小格的边长为5cm,重力加速度,则小球a水平飞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___________m/s,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t=___________s,在B点处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vB=___________m/s。
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Q点飞出,落在挡板MN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重复多次,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
(1)关于该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每次可以从斜槽上的不同位置滑下
B.实验结束后取下白纸用直尺画出坐标轴的y轴
C.斜槽不是绝对光滑的,会引起实验结果偏差较大
D.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2)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下抛出点位置,以曲线上某点O为坐标原点,以重垂线方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2所示。曲线上两点P、Q的坐标分别为(0.40m,0.15m)(0.80m,0.4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_m/s,抛出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9.如图,用小锤轻击弹簧金属片,A球向水平方向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竖直向下运动。
(1)用不同的力打击弹簧金属片,可以观察到______;
A.A球的运动线路不同,B球的运动线路相同
B.A、B两球运动线路相同
C.A、B两球同时落地
D.力越大,A、B两球落地时间间隔越大
(2)改变此装置距地面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然可看到相同的实验现象,根据此现象分析可知______;
A.小球A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B.小球A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C.小球B在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D.小球A与B在竖直方向运动规律相同
(3)如图所示是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时记录小球运动的轨迹,x轴为水平方向,y轴为竖直方向。O点为平抛的初始位置,P点为轨迹上一点。则
①物体从O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为______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物体的初速度为______m/s。(g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0.两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
(1)小吴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后,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做平抛运动,同时B球被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分别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小锤击打的力度,多次实验观察发现两球始终同时落地,这说明______;
(2)小马同学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获取平抛运动的轨迹,然后利用平抛运动的轨迹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
①实验前要检查斜槽M末端是否水平,请简述你的检查方法______;
②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有______。
A.每次从斜槽轨道上同一位置静止释放钢球
B.斜槽轨道需要尽量光滑
C.钢球运动时要靠近但不接触装置的背板
D.记录钢球位置的倾斜挡板N每次必须等距离移动
11.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C.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D.y轴的方向根据重垂线确定
(2)图乙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记录的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x轴沿水平方向,y轴是竖直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是_______,小球从开始抛出到运动至B点过程中,小球重力的平均功率________W。(重力加速度、小球的质量)。
12.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1)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_______(填“同时”或“先后”)落地;
(2)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______(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3)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时间与_________大小无关,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_________运动;
(4)然后小明用图乙所示方法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由于没有记录抛出点,如图丙所示,数据处理时选择A点为坐标原点(0,0),结合试验中重锤方向确定坐标系,丙图中小方格的边长均为0.05m,g取10m/s2,则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为______m/s。
参考答案
1.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球1落到光滑水平板上并击中球2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1]让两球同时开始运动,甲图A小球做平抛运动,B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地,可知A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与B球相同,即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2)[2][3]乙图中,两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小球在斜面底端的水平速度相同,之后球1做平抛运动,球2做匀速直线运动,察到的现象是:球1落到光滑水平板上并击中球2,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
2.AC A
【详解】
(1)[1]A做平抛运动,B做自由落体运动,用不同的力打击弹簧金属片,可以观察到A球的运动线路不同,B球的运动线路相同,A、B两球同时落地,所以选AC;
(2)[2]相邻竖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说明平抛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正确。
3.AC 2.62-2.65 AC
【详解】
(1)①[1]还需要刻度尺用来作图,弹簧秤用来测量拉力的大小,故选AC;
(1)②[2] 弹簧秤的示数为2.63N;
(2)[3]击打的力越大,A球的初速度越大,A球运动的越远;但其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总是与B球同步的,即同时落地。故选AC。
4.AD 0.1 2.0
【详解】
(1)[1]A.为了保证小球初速度水平,斜槽末端切线必须水平,A正确;
BD.斜槽的轨道不一定需要光滑,只要让小球每次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即可,B错误D正确;
C.实验不需要平衡摩擦力,C错误。
故选AD。
(2)[2]在竖直方向上,根据

(2)[3]在水平方向,小球运动的初速度
5.同时 不变 平抛运动的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且可以证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详解】
①[1]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时,A球做平抛运动,同时B球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它们同时落地;
②[2]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则A被抛出初速度变大,但竖直方向运动不受影响,因此运动时间仍不变;
③[3]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且可以证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6.
【详解】
[1] 钢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近似等于经过光电门过程的平均速度,即
[2]小球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3] 小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7.D 2.0 0.1
【详解】
(1)[1]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所以释放a小球前应调整斜槽末端水平,两球在空中相碰能说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不能说明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重复实验时,以不同初速度抛出,两球均能相碰,所以a小球不必从原来的高度释放,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2)③[2][3]A点的坐标为(20cm,5cm),B点的坐标为(40cm,20cm),C点的坐标为(60cm,45cm),OA、AB、BC水平间距相等,所需时间相等,对B点,根据

[4]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B点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
则B点的瞬时速度
8.D
【详解】
(1)[1]A.要让小球总是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这样才能保证小球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平抛的运动轨迹才不变化,A错误;
B.取下白纸前,应确定坐标轴原点O,并用重锤线过O作竖直线,以确定坐标系的y轴,B错误;
C.斜槽轨道不一定要光滑,因为每次都是从同一个斜槽轨道运动,小球总是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就能保证小球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C错误;
D.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小球才能具有水平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D正确。
故选D。
(2)[2]因为,小球从和的水平距离相等,所以,小球从和运动的时间相同,设时间为, 在竖直方向上根据匀变速运动的特点
则运动时间
在水平方向上
则小球的平抛的初速
[3]P点的竖直分速度
则小球从抛出点开始下落到P点的高度
解得
抛出点的纵坐标为
小球从抛出点开始下落到P点的时间
解得
小球从抛出点在水平方向运动位移
抛出点的横坐标为
抛出点的坐标为 。
9.AC D 0.2s 2m/s
【详解】
(1)[1]用不同的力打击弹簧金属片,A球获得的水平初速度不同,可以观察到,A、B两球同时落地,A球的运动线路不同,B球的运动线路相同。
故选AC。
(2)[2]改变此装置距地面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然可以看到相同的实验现象,A、B两球同时落地,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
下落时间仅与高度有关,所以可以判断小球A与B在竖直方向运动规律相同。
故选D。
(3)[3]竖直方向,有
代入数据
水平方向,有

解得
10.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将小球无初速放在斜槽的末端,看其是否保持静止状态 AC
【详解】
(1)[1]观察发现两球始终同时落地,说明两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相同,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2)①[2]检查斜槽末端是否水平的方法是:将小球无初速放在斜槽的末端,看其是否保持静止状态。
②[3]要保证小球初速度相等,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A正确;斜槽轨道不一定需要光滑,只要保证每次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保证小球的平抛运动初速度相同,B错误;小球做平抛运动时要靠近背板但不能与背板接触,C正确;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在相同时间里,位移越来越大,因此档板下降的距离不应是等距离的,D错误,故选AC。
11.BD 4 2
【详解】
(1)[1] A.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由于每次在斜槽轨道上运动情况相同,因此斜槽是否光滑与试验结果无关,A错误;
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可以将运动轨迹画的更准确,B正确;
C.小球的运动轨迹必须用平滑的曲线连接,C错误;
D.利用重锤线来确定y轴的方向,D正确
故选BD。
(2)[2]由于水平方向间隔相等,因此记录的时间间隔相等,竖直方向上,根据
可得
时间间隔
由于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因此
可得平抛初速度
[3]B点的竖直速度为AC段竖直方向的平均速度
因此小球重力的平均功率
12.同时 不变 初速度 自由落体 1.5
【详解】
(1)[1]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同时落地;
(2)[2]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不变;
(3)[3][4]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运动;
(4)[5]根据得
解得
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