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势能 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4势能 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5 22: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4.4势能 课时作业(解析版)
1.如图所示,质量m=0.5kg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1=1.2m处的A点由静止下落到地面上的B点。桌面离地面高h2=0.8m,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关于小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下落至桌面的过程,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B.小球从桌面下落至B点的过程,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
C.小球从A点下落至B点的过程,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
D.小球从A点下落至B点的过程,重力做功的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2.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  )
A.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小 B.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增加
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不一定增加 D.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3.一质量为的哑铃被人从离地面高处举高到离地面高处,,则( )
A.哑铃在高处的重力势能为
B.哑铃在高处的重力势能一定不为零
C.若取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在此过程中哑铃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为
D.若取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在此过程中哑铃的重力势能增加量均为
4.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重力势能可以为负值,动能也可以为负值
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动能也一定变化
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下列小题.
辽宁舰走向深蓝
2016年12月20日,我国辽宁舰航母编队首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编队由辽宁舰和数艘驱护舰,及多架歼-15舰载战斗机和多型舰载直升机组成,由青岛航母军港出发后,航迹跨越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区,航经宫古海峡、巴士海峡、台湾海峡等海峡水道.据报道,继成功解决了舰载机的阻拦索高速拦停和滑跃起飞等关键技术后,辽宁号在此次远航期间开展了全甲板放飞训练,歼-15还与空中加油机完成了加受油训练,同时发射了空对空、空对舰和舰对空等十余枚各型导弹.
5.在下列研究中,能够将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A.在远航期间开展了全甲板放飞训练时的辽宁号
B.研究歼-15外形对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
C.确定辽宁舰在渤海的位置
D.研究歼-15进行滑跃起飞技术训练时的姿势调整
6.歼-15在辽宁舰甲板上滑跃加速起飞技术训练过程中,歼-15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变化情况是
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D.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
7.歼-15在辽宁舰甲板上滑跃加速起飞技术训练过程中,歼-15的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为F,飞行员的重力为G.此过程中飞行员处于
A.失重状态,此时F>G B.失重状态,此时F<G
C.超重状态,此时F>G D.超重状态,此时F<G
8.如图所示,歼-15在空中沿曲线MN向上爬升,速度逐渐减小,图中画出表示歼-15在P点受到合力的四种方向,其中可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质量相等的均质柔软细绳A、B平放于水平地面,绳A较长。分别捏住两绳中点缓慢提起,直到全部离开地面,两绳中点被提升的高度分别为hA、hB,上述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分别为WA、WB。若(  )。
A.hA=hB,则一定有WA=WB
B.hA>hB,则可能有WAC.hAD.hA>hB,则一定有WA>WB
10.图示为儿童蹦极的照片,儿童绑上安全带,在两根弹性绳的牵引下上下运动。在儿童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
A.重力对儿童做负功
B.儿童的重力势能减少
C.儿童重力的功率一直减少
D.儿童刚接触蹦床时速度达到最大
11.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如图所示。设在一次事故中,升降机的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从弹簧下端触地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  )
A.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B.弹簧弹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弹簧弹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升降机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12.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高2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4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一切阻力,g=10m/s2)(  )
A.手对物体做功20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0J
C.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28J D.物体机械能增加了28J
13.某同学为配合值日生打扫地面,将凳子向上搬起后再缓慢放回原处,此过程中(  )
A.该同学对凳子一直做正功
B.该同学对凳子一直做负功
C.凳子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凳子重力势能变化与凳子速度大小有关
14.研究“蹦极”运动时,在运动员身上系好弹性绳并安装传感器,可测得运动员竖直下落的距离及其对应的速度大小。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速度-位移”图像。若空气阻力和弹性绳的重力可以忽略,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性绳原长为15m
B.当运动员下降10m时,处于超重状态
C.当运动员下降15m时,绳的弹性势能最大
D.当运动员下降20m时,处于超重状态
15.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处开始运动,甲做自由落体运动,乙做平抛运动,丙沿光滑斜面由静止滑下,在落地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重力做的功相等 B.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C.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相同 D.落地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16.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O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点无初速度地释放,让它自由摆下,不计空气阻力,在重物由A点摆向最低点的过程中(  )
A.重物的机械能减少
B.重物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不变
C.重物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增加
D.重物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减少
17.用恒力F将质量为1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升2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4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m/s2)(  )
A.合力对物体做功8 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8 J
C.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0J D.恒力F对物体做功8 J
18.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物块(可视为质点),弹簧质量不计。物块的质量为m,在平桌面上沿x轴运动。以弹簧原长时物块的位置为坐标原点O,当弹簧的伸长量为x时,物块所受弹簧弹力大小F=kx,k为常量。
(1)请画出F随x变化的图像,并根据F-x图像求物块沿x轴从点O运动到位置x的过程中弹力所的功。
(2)物块由x1向右运动到x3,然后由x3返回到x2。求在这个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及弹性势能的变化量。
19.质量为m的物块A以3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另一物体B以4m/s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有一轻弹簧固定其上。碰撞后B停止运动而A以大小2m/s的速度在原来直线上运动,求
①B的质量M与A质量m的数量关系
②弹簧压缩最大时B的速度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小球从A点下落至桌面的过程,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选项A错误;
B.小球从桌面下落至B点的过程,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选项B错误;
CD.小球从A点下落至B点的过程,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做功,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得
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重力势能一定减小
根据动能定理得
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可能还受到其他的力做功,所以对物体做的总功可能是正功,也有可能是负功,也有可能为0,所以物体的动能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小,也有可能不变。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D
【详解】
A.哑铃在2m高处相对地面的重力势能为100J,未说明参考平面重力势能无确定值,A错误;
B.若取2m高处为势能零点,则此时重力势能为零,B错误;
CD.无论选何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相同的,故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因为上升1m,所以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50J,C错误,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A.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A正确;
B.重力势能可以为负值,动能不可以为负值。B错误;
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如果只是方向变化,则动能不变。C错误;
D.动能不变的物体,可能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变化,则物体不是处于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A。
5.C
6.A
7.C
8.A
【解析】
5.在开展全甲板放飞训练时的辽宁号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选项A错误;研究歼-15外形对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飞机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确定辽宁舰在渤海的位置时,辽宁舰的大小可忽略,可看做质点,选项C正确;研究歼-15进行滑跃起飞技术训练时的姿势调整时,歼-15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故选C.
6.歼-15在辽宁舰甲板上滑跃加速起飞技术训练过程中,速度增加,则动能增加;高度增加,则重力势能增加,故选A.
7.歼-15在辽宁舰甲板上滑跃加速起飞技术训练过程中,由于加速度有向上的分量,则飞行员处于超重状态,即此时F>G,故选C.
8.歼-15从M点运动到N,曲线运动,必有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是指向圆心的,歼-15同时减速,所以沿切向方向有与速度相反的合力,向心力和切线合力与速度的方向的夹角要大于90°,则①正确,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9.B
【详解】
设绳长为L,捏住细绳中点缓慢提起,则细绳的重心在距离最高点位置处,因此细绳A的重心上升的高度为
hA′=hA-
细绳B的重心上升的高度为
hB′=hB-
由于细绳A较长,所以
A.若hA=hB,则A的重心较低,故一定有WABD.若hA>hB,则无法确定两细绳的重心谁高谁低,因此可能有WAWB,故B正确,D错误;
C.若hA故选B。
10.B
【详解】
AB.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A错误,B正确;
C.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因此重力的功率先增加后减小,C错误;
D.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因此儿童刚接触蹦床时速度不是最大,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
A.升降机从弹簧下端触地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不断增大,当弹簧弹力小于升降机重力时,升降机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当弹簧弹力与升降机重力大小相等时,升降机加速度为零,当弹簧弹力大于升降机重力时,升降机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升降机的加速度先减小至零,再反向增大,故A错误;
BC.升降机从弹簧下端触地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方向与升降机速度方向始终相反,所以弹簧弹力始终做负功,故BC错误;
D.升降机从弹簧下端触地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升降机一直做正功,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
A.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手对物体做功为
选项A错误;
B.由动能定理得
选项B错误;
C.物体的重力做功为
即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了,选项C错误;
D.手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则物体机械能增加
选项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AB.将凳子向上搬起过程中,同学对凳子的有向上的作用力,凳子向上运动,故同学对凳子做正功;放下过程,同学对凳子的力仍然向上,但运动方向向下;故同学对凳子做负功,AB错误;
CD.凳子重力势能变化与凳子重力做功有关,与凳子速度大小无关,凳子向上运动,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放下过程,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D
【详解】
A.运动员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0,由平衡条件可知弹性绳的弹力等于重力,此时弹性绳处于伸长状态,所以弹性绳的原长小于15m,则A错误;
B.运动员下降10m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所以B错误;
C.当运动员下降到速度为0时,绳的弹性势能最大,所以C错误;
D.当运动员下降20m时,运动员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所以D正确;
故选D。
15.AC
【详解】
AC.重力做功只跟高度差有关,三种情况下,下落高度相同,故重力做功相等,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相同,AC正确;
B.甲、乙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时间相同,丙运动时间较长,故甲、乙平均功率相同,丙的平均功率较小,B错误;
D.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甲、乙在竖直方向的末速度相同,瞬时功率相同,丙在竖直方向末速度较小,瞬时功率较小,D错误。
故选AC。
16.AB
【详解】
重物自由摆下的过程中,弹簧拉力对重物做负功,重物的机械能减少,选项A正确;对系统而言,除重力,弹力外,无其他外力做功,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选项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17.AC
【分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得合外力所做的功;根据重力做功可知重力势能的改变.
【详解】
A、B、受力分析知物体受到人拉力和重力,根据动能定理知:;故合外力做功为8J;故A正确,B错误.
C、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故有:WG=-mgh=-1×10×2=-20J,克服重力做功为20J,故C正确;
D、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解得W=28J;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
此题的关键是找到功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注意受力分析和动能定理的应用.
18.(1),;(2),
【详解】
(1)图像如下图所示
物块沿x轴从O点运动到位置x的过程中,弹力做负功,F~x图线与x轴所围成的面积等于弹力做功大小,则弹力做的功为
(2)物块由x1向右运动到x3的过程中,弹力做功为
物块由x3向左运动到x2的过程中,弹力做功为
则整个过程中,弹力做功为
弹性势能的变化量为
19.①;②,方向向左
【详解】
①A碰后速度反向
AB发生碰撞,由动量守恒
解得
②AB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最大,弹性势能最大,则满足
解得
, 方向向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