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分项汇编(含解析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分项汇编(含解析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6 15:4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1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021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本专辑以单元为线索,对2021年全国各省市112套中考真题解析整理、归类,提供详尽解析,是备战2022年中考的绝佳复习资料,中考真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导向性和示范性,因此研究中考真题,把握其规律,在复习备课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21·辽宁凌源·八年级期末)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一五计划”
C.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推行“包产到户”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项正确;工业化是工业领域,土地改革是农业领域,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治领域,推行“包产到户”是农业领域,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第二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宪法条文的首次出现表明( )
A.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C.国内主要矛盾转变 D.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形成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项正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大庆市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项适合采用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D.“辽宁舰”交接入列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一五”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而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正式建成通车,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之一,B项正确;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下列哪一法律文件出自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D
【详解】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是,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1912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194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1950年颁布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
5.(2021·四川绵阳·中考真题)下图为1953~1957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图。据此可知( )
A.一五计划成就显著 B.英美经济持续衰落
C.中国经济出现冒进 D.三国均完成工业化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至1957年我国制定了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其特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推动了我国工业化水平的快速发展,A项正确;英美经济持续衰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排除;中国经济出现冒进是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后,C项排除;当时中国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D项排除。故选A。
6.(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从1953年到2021年,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一幅治国蓝图。下面属于“一五”计划主要成就的是( )
A.港珠澳大桥 B.青藏铁路 C.武汉长江大桥 D.天问一号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成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沈阳第一机床厂等工业企业,还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等交通设施,故选C;港珠澳大桥在2018年建成,故排除A;青藏铁路在2006年建成,故排除B;天问一号在2020年7月成功发射升空,执行火星探测任务,故排除D。
7.(2021·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国家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公布,长春“一汽”红旗文化展馆入选。与“一汽”建成投产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改造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公私合营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在工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包括长春“一汽”即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生产出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B正确;三大改造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A不符合题意;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中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方式,C不符合题意;1958年,党和政府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片面追求农村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2021·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图为著名作家老舍(舒舍予)的一张当选证书,他参加的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人民民主 B.政治协商 C.国家独立 D.和平共处
【答案】A
【详解】
根据图片中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九五四年”等信息可知这张证书反映的是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人民民主,故选A;政治协商是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题,排除B;国家独立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主题,排除C;和平共处是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题,排除D。
9.(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工业建设成就,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选项C正确;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相对安定的周边环境,选项A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的完成主要有利于农业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材料主旨不符,选项D排除。
10.(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下表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 )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长率(%)
钢铁(万吨) 185 535 295
生铁(万吨) 193 594 208
粮(万吨) 16392 19505 19
A.“一五”计划成就突出 B.“大跃进”成就突出
C.人民公社化成就突出 D.改革开放成就突出
【答案】A
【详解】
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的钢铁、生铁的增长率远远超过粮食增长率,说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一五计划期间,由此可知一五计划成就突出,故选A;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都是在1958年出现的,排除BC,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以后,排除D。
11.(2021·广西河池·中考真题)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以下这组图片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对外开放政策
【答案】A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A符合题意;BCD项与“武汉长江大桥”等不符,排除。故选择A。
12.(2021·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与该会议相关的史实是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制定了“一五”计划
C.会后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通过了土地改革决议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A。
13.(2021·青海·中考真题)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哪些行业领域取得的建设成就( )
A.国防建设领域 B.农业和商业领域 C.工业和交通领域 D.教育和医药领域
【答案】C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在交通领域取得的成就有: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故C符合题意;国防建设领域、农业领域、教育领域与图片成就不符,排除ABD。故选C。
14.(2021·北京·中考真题)漫画反映出
《敬祝进步》(改绘)
1954年说:“你好啊,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 ”
1953年说:“哈!我相信你”
A.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封建土地制度废除后的喜悦
C.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信心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一五计划,目标之一是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哈!我相信你”“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说明对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充满信心,故选C;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在全国的胜利,排除A;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排除B;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
【点睛】
15.(2021·广东·中考真题)如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A.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B.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C.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 D.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
【答案】D
【详解】
根据表格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参考了苏联、德国、法国等国外宪法,还参考了近代中国宪法,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故选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不仅参考了中国近代宪法,还参考了苏联、德国、法国等国外宪法,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排除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还参考了中国近代宪法,排除C。
【点睛】
16.(2021·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仅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三大改造 B.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
C.调整国民经济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B
【详解】
依据“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可知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1957年,新中国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一五计划大力借鉴苏联的工业化经验,学习苏联的科学技术,B正确;三大改造是要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学习苏联的工业化经验并没有直接关系,A排除;20世纪60年代初,针对大跃进等左倾错误造成的三年经济困难,新中国提出调整国民经济,C排除;1952年时我国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D排除。故选B。
17.(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重工业 B.轻工业 C.纺织业 D.畜牧业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而非轻工业、纺织业和畜牧业,因此A正确,排除BCD。
18.(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 D.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时期,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刚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试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A符合题意;B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排除;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不是在一五计划时期,C排除;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D排除。故选择A。
19.(2021·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出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落后,为此国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A。
20.(2021·湖南怀化·中考真题)结合下表,为解决重工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址和发电量的实行
A.三大改造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C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为此,1953年至1957年,中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故C正确;为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实行三大改造,故A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故D错误。综上故选C。
21.(2021·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下图是名为“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宣传画,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农民渴望土地改革的迫切心情 B.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
C.反映工人参与城市改革的积极态度 D.彰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和所学知识,1953-1957年,我国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此宣传画旨在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B正确;土地改革时间是1950-1952年,而且体现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工业化建设并没有直接关系,A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C排除;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排除。故选B。
22.(2021·江西·中考真题)下图中,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A.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B.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中杨之光的作于1954年的国画《一辈子第一回》中老年妇女手捧“选民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的喜悦就是成为选民选举人大代表,行使选举权,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权利,故选C;1950—1952年中国实行土地改革,最迟应该在1952年就成立土地的主人,A错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完成,并且加入农业合作社也不需要“选民证”,B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错误。
23.(2021·重庆·中考真题)下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史新中国史系列漫画”中的一幅,画中我国某厂工人为所取得的成就欢欣鼓舞。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B.表明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C.说明汽车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D.体现改革开放成就突出
【答案】A
【详解】
根据图片“1956年7月13日是一个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的日子,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CA10型解放牌卡车缓缓驶下了装配线”,结合所学可知1953到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相继投产,新中国工业面貌开始改变,故A符合题意;三大改造与图片内容不符,排除B;材料中是中国第一辆汽车下线,C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D错误。故选A。
24.(2021·重庆·中考真题)下列图片所示建设成就,反映我国( )
A.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开启了国企改革的新历程 D.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从1953-1957年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 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B符合题意;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故A不符合题意;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标志,国企改革经历了实行两步利改税、落实厂长(经理)负责制,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一系列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过程。在材料中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5.(2021·四川内江·中考真题)1956年底,中国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这一转变得益于( )
A.公私合营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对外开放
【答案】C
【详解】
据题干“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 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排除A项;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对外开放在1956年还没有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26.(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到1956年底,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答案】C
【详解】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ABD项不是标志,排除ABD项。故选C项。
27.(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1956年,刘少奇曾指出:“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完成的标志是( )
A.工业化的起步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干“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C项正确;“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均与题干“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不符,排除AB项;1957年,我国“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与题干“1956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8.(2021·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关于三大改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指的是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公私合营是国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一项创举
C.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赎买政策是国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一项创举,公私合营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B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三大改造指的是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项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项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D项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9.(2021·贵州毕节·中考真题)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下图中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的标志性事件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符合题意;A刚刚建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符合题意;B是土地方面的政策,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不符合题意;C是法制建设,也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0.(2021·四川甘孜·中考真题)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一讲话聚焦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 C.工业化建设 D.抗美援朝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可知,这体现的就是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故B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五计划开始了工业化建设,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31.(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下边三幅图共同佐证了哪一历史事件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答案】A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我国于1953年—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主要形式为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A符合题意;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于1953—1957年,重点发展重工业,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32.(2021·吉林·中考真题)历史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详解】
1956年,我国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符合题意;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A排除;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B排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1954年,发生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前,C排除。故选择D。
33.(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B.中共八大召开
C.一五计划完成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正确;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排除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排除A;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C。故选D。
34.(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4次调整、其中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伟大变革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伟大变革”和所学知识,可知对应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在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组织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从而实现了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B正确;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是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但仍然属于私有制的范畴,A排除;1958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片面追求农村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C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D排除。故选B。
35.(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我国日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在以后很长时期还将处于这一阶段。我国开始进入这一阶段的标志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土地改革的顺利结束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D项正确;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1952年土地改革的顺利结束,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农民土地所有,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是1954年,故C项错误。
36.(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1956年底,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B符合题意;土地改革的完成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于1976年10月,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37.(2021·江苏宿迁·中考真题)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这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推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干“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三大改造完成有关,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认为,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正确;土地改革的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题干“改造”不符,排除ABD。故选C。
38.(2021·陕西·中考真题)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C项正确;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与题干“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不符,排除A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与题干“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不符,排除B项;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向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迈进,与题干“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9.(2021·山东临沂·中考真题)“王老吉药厂”在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改称“王老吉联合制药厂”;1968年,又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这里的“广州中药九厂”是
A.资本主义企业 B.公私共有企业
C.社会主义企业 D.中外合资企业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以,“王老吉联合制药厂”属于社会主义企业。而1968年,又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并没有对企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进行改变,故“广州中药九厂”是社会主义企业。故选项C符合题意;“资本主义企业、公私共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都与“广州中药九厂”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不符,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40.(2021·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作为奋斗目标之一,这一目标基本实现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消灭了资本家私有制,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C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A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排除;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D排除。故选择C。
41.(2021·河北·中考真题)下面统计图中的“某时段”应是某时段我国工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统计图
A.1911--1918年 B.1949-1956年
C.1958-1965年 D.1978--1985年
【答案】B
【详解】
由统计图看出,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直至消亡,社会主义工业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所占比重逐渐下降,1956年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故选B;1911--1918年,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不可能消亡,排除A;1958-1965年,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已经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一直占绝对优势,排除C;1978--1985年,我国已经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42.(2021·湖南湘潭·中考真题)下图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私经济成分比例。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答案】C
【详解】
从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可以看出,其公有的成分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工业总产值达到100%,这是三大改造的结果,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故C项正确;ABD项都与之无关,排除。故选C。
43.(2021·湖南衡阳·中考真题)下图老广告可证明
A.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B.抗美援朝运动开展
C.改革开放政策推行 D.三大改造实行过程
【答案】D
【详解】
依据图片“公私合营”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国实行三大改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通过赎买和公私合营等方式,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正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中国解放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改革开放政策与图片信息无关,故ABC错误。综上故选D。
44.(2021·云南·中考真题)与“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都是三大改造中采取的措施,所以与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三大改造,故选B;综上所述可知这些关键词与土地改革、“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排除ACD。
45.(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1959年,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表彰会。他获得了“全国先进生产者”的称号,并荣登天安门城楼,参加建国十周年的庆祝活动。请找出下列模范人物中的“他”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为我国石油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1959年,王进喜到北京参加表彰会,获得了“全国先进生产者”的称号,并荣登天安门城楼,参加建国十周年的庆祝活动,B项正确;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我国两弹在20世纪六十年代才成功爆炸,排除A项;焦裕禄和雷锋是20世纪六十年代涌现的模范人物,排除CD项。故选B项。
46.(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在大庆油田的建设中,广大建设者吃大苦、耐大劳,建设起当时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其中被称为“铁人”的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袁隆平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是大庆石油工人,被称为“铁人”,A项正确;焦裕禄被称为“党的好干部”,B项排除;邓稼先是“两弹元勋”,C项排除;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D项排除。故选A。
47.(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在建设的那些日子里,他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他用自己的身体做搅拌机,并成功制服了油田井喷。房东心疼地说:“你可真是个铁人啊!”文中的“他”是( )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D.黄继光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你可真是个铁人啊!”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以顽强的意志,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搬运和安装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送钻机用水,使得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王进喜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故选项C符合题意;焦裕禄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雷锋是人民的好战士,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英勇牺牲,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48.(2021·广东·中考真题)如图,1950-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是
A.快速上升 B.曲折发展 C.缓降缓起 D.持续下滑
【答案】B
【详解】
从图示看出,1950-1978年中国经济呈现出曲折发展的趋势,故选B;AD两项明显不符合图片中的经济曲线走势,排除;C项不符合1958一1964年间的经济走势,排除。
49.(2021·吉林·中考真题)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被誉为“铁人”的是
A.雷锋 B.焦裕禄 C.邓稼先 D.王进喜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著名的石油工人王进喜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铁人”,D正确;雷锋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焦裕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ABC排除。故选D。
50.(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其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A.邱少云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C正确;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模范。A错误;雷锋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B错误;邓稼先是中国的两弹元勋。D错误。综上故选C。
51.(2021·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答案】A
【详解】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涌现出一些英雄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他们的共同精神是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故A符合题意;B、C和D不符合材料中人物的时代精神,排除。故选A。
52.(2021·湖南湘潭·中考真题)扎根兰考,为改变当地落后面貌躬尽,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焦裕禄是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B正确;ACD项与兰考没有关系,排除。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53.(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1927—1930年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阅读材料一,指出实现“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必备条件。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在政治上,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经济上,要没收操纵一切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在文化上……
——出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2)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根据材料二,总结毛泽东这一阐述对全党和中国革命的意义。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3)建国后毛泽东思想深入发展。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简述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背景。
材料四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1956——1966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出自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党的第一代领导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贡献。
【答案】
(1)发动群众、建立红军。
(2)明确了全党对现阶段革命的认识;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3)国民经济实现了恢复和发展,但工农业发展水平落后(一穷二白)。
(4)领导全国人民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现“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必备条件是发动群众、建立红军。
(2)根据材料二中的“在政治上,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经济上,要没收操纵一切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毛泽东这一阐述对全党和中国革命的意义是明确了全党对现阶段革命的认识,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3)根据材料三中的“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背景是国民经济实现了恢复和发展,但工农业发展水平落后”。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第一代领导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贡献有:领导全国人民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54.(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关好生活的新征途。阅读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一 辽宁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二 “一五”计划前后部分行业产量变化情况
(1)写出与材料一相关的改革名称,找出材料二中增长幅度较大的两个行业。
(2)综合上述材料,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答案】(1)土地改革;钢(或钢铁)、电力、石油
(2)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实行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实施“一五”计划,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详解】
(1)改革名称,根据材料“想着有一天在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这个梦想实现了”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土地改革。行业,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952年钢产量是135万吨,到1957年是535万吨,增长幅度较大;电力产量在1952年是72.6万吨,1957年是193.4万吨,增长幅度较大;石油产量在1952年是44万吨,1957年是146万吨,增长幅度较大。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建立新中国,推翻长期压迫各民族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主权的独立国家,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解决人民土地问题,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1953-1957年,实行“一五”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为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55.(2021·湖北湖北·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10.7%,轻工业产值增长了83.3%,重工业、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5.4%、12.9%,轻工业和重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比例为1:1.97.
材料二1980年,国务院决定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等六个方面的优先。当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比1979年增长18.4%。1980年、1981年和1998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6.9%、51.5%和49.3%,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3.1%、48.5%和50.7%。
——均摘自萧国亮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特点产生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积极发展轻工业说明了什么?
【答案】(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平衡工业比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10.7%,轻工业产值增长了83.3%”可得出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依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完成的作用是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依据材料二“六个优先”和所学可知,大力发展轻工业主要是为了平衡工业比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及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等。
56.(2021·广西·中考真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九年级1班的同学以“感悟中华文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帮他们一起完成。
(观影片)第一组同学通过观看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对国宝“熹平石经”开展探究。
它是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内容为儒家七部经典。汉代开始,普通人可以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儒家经典作为官方法定教科书,成为指导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典范,官学私学规模空前。石碑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强大载体,成为梳理传统文化的重要凭据。
——摘编自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
(1)最早把儒家经典定为“官方法定教科书”的是汉代哪一位皇帝?这一做法与他接受董仲舒的哪项建议有关?熹平石经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
(阅书籍)第二组同学通过查阅历史书籍,对严复的《天演论》进行探究。
严复翻译西洋学术名著,希望借此开启民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他翻译的第一本书《天演论》,底本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演化论与伦理学》。赫胥黎是达尔文学说的积极支持者。
——摘编自龙漫远、陈振夏《达尔文和他改变的世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
(2)严复所译《天演论》宣传的生物进化理论源自达尔文的哪著作?严复引入该学说的目的是什么?
(赏歌曲)第三组同学通过学唱《我为祖国献石油》,探究时代歌曲。
《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
(节选)
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天不怕,地不怕,改造世界雄心大。我为祖国献石油,祖国有石油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给老艺术家黄婉秋(电影《刘三姐》的主演)回信。习近平指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文艺工作者要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
——摘编自《广西日报》2021年6月4日
(3)《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传唱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它讴歌的石油工人的典型代表是谁?这首歌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黄婉秋的回信中对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悟文化)在各组交流探究成果的基础上,韦老师分享了他研究中华文化特征的四则读书笔记,供同学们研读。
(4)请你选取其中一则读书笔记提炼出观点,结合前面的探究成果及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熹平石经是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对于研究当时儒家学说的内容和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物种起源》。宣扬“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思想,进行思想解放和启蒙;促进民族的觉醒,挽救民族危机。
(3)王进喜。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立足生活,扎根人民,传承中华文化。
(4)中华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中华文化具有独创性,是在历史长河中独自创发,逐渐形成的;中华文化历史传承悠久,从未中断;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起到了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时期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家学说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最早把儒家经典定为“官方法定教科书”。根据“它是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内容为儒家七部经典”可知熹平石经是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对于研究当时儒家学说的内容和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宣传的生物进化论来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达尔文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思想。严复之所以引入该学说,是为了宣扬“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思想,进行思想解放和启蒙;促进民族的觉醒,最终达到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
(3)根据“全民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石油工人”等信息可知典型代表是王进喜。根据“天不怕,地不怕,改造世界雄心大。我为祖国献石油,祖国有石油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可知体现了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根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可知提出了立足生活,扎根人民,传承中华文化的要求。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中华文化具有独创性”等信息可知中华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是中华文化具有独创性,是在历史长河中独自创发,逐渐形成的;中华文化历史传承悠久,从未中断;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起到了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所以说中华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57.(2021·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汲清(1904~1995),出生于仁寿县一教育世家,是中国的构造地质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和石油地质学家。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32年夏,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资助,赴瑞士留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36年返回祖国。1932年,黄汲清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专著《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成为世界标准剖面之一。1945年,发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奠定了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基础。1954年,黄汲清根据他的大地构造研究和陆相生油论,提出华北、松辽、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为石油勘探重点普查地区(后在这些地方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1958年起,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常委,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等,致力于培养研究生和国际交流,为我国地质学的发展与国际声誉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吴志敏《中国石油之父黄汲清》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汲清的主要成就,分析其取得成就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答案】主要成就:推动中国地质学(大地构造)的发展;用理论指导国家石油勘探、油气田的开发;长期主持科研机构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科学人才;参与国际交流,提高中国科学声誉。
原因:家学影响,勤奋学习;献身科学,富有爱国精神;治学严谨,遵循科学要求;国家的大力支持,团队配合;时代的需要等。
【详解】
(1)问题一:依据材料信息“1932年,黄汲清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专著《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成为世界标准剖面之一。1945年,发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奠定了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基础。1954年,黄汲清根据他的大地构造研究和陆相生油论,提出华北、松辽、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为石油勘探重点普查地区(后在这些地方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1958年起,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常委,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等,致力于培养研究生和国际交流,为我国地质学的发展与国际声誉的提高做出了贡献”可知,黄汲清的主要成就有:为世界标准剖面贡献了中国智慧;推动中国地质学(大地构造)的发展;用理论指导国家石油勘探、油气田的开发;长期主持科研机构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科学人才;参与国际交流,提高中国科学声誉。
(2)依据材料信息“出生于仁寿县一教育世家”“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资助,赴瑞士留学”“返回祖国”“根据他的大地构造研究和陆相生油论,提出华北、松辽、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为石油勘探重点普查地区”“致力于培养研究生和国际交流,为我国地质学的发展与国际声誉的提高做出了贡献”并结合所学可知,黄汲清之所以能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受家学影响,勤奋学习;献身科学,富有爱国精神;治学严谨,遵循科学要求;国家的大力支持,团队配合;时代的需要等。(结合材料及所学言之有理即可)
58.(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下图逐条归纳其中的历史信息。选择一条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概括王进喜的崇高品质。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其激励下,在石油工业领域所取得的大成就。
材料:1959年,王进喜在北京大街上看到汽车顶上背着个巨大的煤气包,心想:“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工人阶级的责任。”1960年,王进喜率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
——摘编自《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人民日报》1972年1月27日》
(3)从上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结论
【答案】(1)①历史信息:可从歼敌时间、地点、人数、方式等角度获取历史信息,其他角度符合题意也可。(任意2点)
②原因:任选一条信息分析即可。如:三大战役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的原因;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支持解放军的英勇奋战。(任意2点)
(2)①精神品质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铁人精神”。
②成就:建成大庆油田等,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3)历史结论:只有共产党才能挽救中国;坚持党的领导。(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赋分)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示内容反映的是三大战役,所以可从歼敌时间、地点、人数、方式等角度获取历史信息,其他角度符合题意也可。原因:任选一条信息分析即可。如:三大战役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的原因是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解放军的英勇奋战。
(2)精神品质根据“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工人阶级的责任”、“他不顾腿伤,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等信息得出社会责任感,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铁人精神”。成就主要是建成大庆油田等,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只有共产党才能挽救中国;坚持党的领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