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复习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复习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5 18: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分秒》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的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并会正确地换算会正确地求出经过的时间,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通过小组闯关游戏、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和进行时间计算,体会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地解决“求经过”的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前置学习。
1.请同学们听儿歌,边听边思考:这首儿歌里面有我们第一单元学过的哪些
关于时间的知识?
2.揭示并板书课题:时、分、秒的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动漫时间儿歌,直接切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
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复习时间单位的换算。】
二、闯关练习,运用巩固。
1.时分秒之间的联系
抽生回答:儿歌中有哪些关于时间的知识?(板书:时、分、秒)
回忆一秒有多长,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能做些什么?
一分有多长,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一时有多长,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评价:1小时=60分1分=60秒。
看来关于时分秒的知识你们掌握得真好,现在必须要连闯三关,取得胜利......”
大家想不想要礼物?有没有信心取得胜利?好,那我们就.....
第一关:时、分、秒的认识
1、把《小明的日记》里面的错误用铅笔圈出来,并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小明的日记
我每天总是早早起来,把语文书读20小时才吃早饭。妈妈说吃饭不能吃得太快,所以我会花15秒钟把早饭吃了才上学。为了下午上课有精神,我会睡1秒钟的午觉,放学后回到家里,我便抓紧时间写作业。一般1分钟就做完了,晚上,我会陪爷爷看30秒钟的新闻联播,然后给爸爸说说学校有趣的事让他开心。因为我知道爸爸每天工作8分钟特别累。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题目。
2、在()里填数字,在里填>、< 或 =。
1时=( )分 1分=( )秒 120秒=( )分 2时=( )分
75分=( )时( )秒 1时20分=( )分
3时18分=( )分 2分150秒=( )秒
学生在复习作业单上完成练习;教师抽生检查订正。
有谁出的是和单位换算有关的练习?(先换算再比较大小、不同题型)
集体尝试完成:按照时间从长到短排列
100秒 1分 75秒 1时 10分
【设计意图:在层次性的复习练习中,检查学生对时、分、秒的体会和对知
识的掌握情况。练习
1是基础性练习,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对时间单位的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
2巩固所学知识时、分、秒的时间单位,能够在特定情境中灵活应用,感受时间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突出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时光老人笑哈哈,感谢同学们更加了解了他。他说:“孩子们,我爱你们!
你们敢接受更艰巨的挑战吗?”
第二关:时间的计算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着时分秒,它们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不断深入,我们不仅仅能够读出他们,还能进行时间的计算,你们的本事越来越大了!
3.请大家独立完成3题,然后分组互相批改,有疑问的讨论交流,组长检查统计做正确的人数。
《少儿智力大世界》节目每周末上午10:30播出,10:45结束。算一算:从开始到结束经过了多长时间?
(1)学生独立完成;
(2)分组相互批改;
(3)小组长检查统计;
(4)抽小组长汇报:怎么做?为什么?(10:45-10:30=15分)正确的有多少人?改过来了吗?
第三关
4.下面是K135次列车从绵阳到成都的时刻表
车次 始发站 出发时间 终点站 到达时间
G403 武汉 5:17 长沙 6:40
小明从武汉搭乘这次列车去长沙。请帮他计算:
(1) 从武汉到长沙,路上要用多长时间?
(2) 列车晚点20分钟到站,列车什么时候到达长沙?
(3)列车需要提前15分钟检票,检票时间是( )时( )分。
(4)你们知道:5:41小明在哪里吗?(咸宁)能口算出武汉到咸宁的时间吗?
分组合作探究:每人解决一个问题,然后交流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那样做?不会做的,小组集体研究解决。
小组汇报展示,师生评价。
学生出题
老师出题,快速抢答。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
3求“经过时间的计算”这一过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求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练习4是道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好了数学,可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数学非常有用。这道题的第2小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把“68分钟”化成1小时08分钟,到站时间就是6:08。】
三、总结梳理,自我评价。
自我总结评价
明明家住五楼。她每上一层楼要用30秒,她回家爬楼梯共需要多长时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存在的问题有(),我认为自己表现得(优、良、中、差),因此非常(高兴、一般、痛苦)。学生总结梳理,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