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共33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 初中生物 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共33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 初中生物 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06 19:3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1.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 。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一类是 ;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 因素。
3.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 、 、 、 等关系。
4.鲸鱼喷出的水柱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
5.龙生九子各不同,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
6.按照 生物可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课前小测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学习目标
生态
系统
学习目标
什么是生态系统?
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成
组成
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
结构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特性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影响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一个校园
一片草场
一条河流
什么是生态系统
注意
生态系统要包括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单纯的环境或生物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资料分析
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2.生态系统的组成
角色:生产者
职能: 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这些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
绿色植物
角色:消费者
职能: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得维持生命的物质与能量。
动物
角色:分解者
职能: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重新利用。
分解者也包含某些其他生物如蚯蚓、白蚁和秃鹫等大型食腐性动物。
真菌、细菌
寄生植物,依靠吸取被寄生植物的营养物质生活
特殊情况
菟丝子
消费者
以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为食
蚯蚓、蜣螂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光、空气、水等
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
消费者
(动物等)
生 产 者
(绿色植物等)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相互依存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绿色植物)
阳光、空气、温度、水等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态系统
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它大致上符合生态系统的特征,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生物实验室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的植物和动物,还有其他小生物。这样的水族箱能否看做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注意
1.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结束于最高级的消费者,中途不能停下。
2.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
3.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
你连接的食物琏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
假如蛇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食草昆虫

猫头鹰


猫头鹰
猫头鹰
猫头鹰

吃虫的鸟
青蛙
蜘蛛
猫头鹰
猫头鹰
猫头鹰

吃虫的鸟
青蛙
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 他们是互不相关的吗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 发生怎样的变化
9条食物链,是相互联系的
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减少,青蛙、鼠的数量增加,多种生物数量都会发生相应变化。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会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P-23资料分析
小红点表示有害物
质,进入生物体内难
以分解、无法排出。
A:微小的水生植物
B:剑水蚤
C;蜻蜓的幼虫
D:小鱼
E:大鱼
淡水生态系统
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较稳定不易分解,且无法排出,会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人会中毒。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资料分析
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生长得十分繁茂,兔子由于食物充足,数量急剧增加,那么,它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制地增加呢?
兔的数量是不会无限度增加的。
当兔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因为要受草木和天敌数量的限制,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A B C D
A
B
C
D
E
F
G
以下两个生态系统哪一个更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结论:
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越容易被破坏;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越不容易被破坏。
猜一猜
五、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昔日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被破坏的部分草原
美丽的森林
遭到破坏的森林




等于




保护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刻不容缓!
生态系统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
统一的整体。
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有一定限度
1.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兔子 B. 细菌 C.草 D. 草履虫
2.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群野鸭 B. 一条河流
C. 一片森林 D. 一个池塘
3.下列表示正确的食物链的是 ( )
A.昆虫→蛙→蛇 
B.青草→昆虫→蛙→真菌
C.青草→昆虫→蛙→蛇
D.太阳→草→昆虫→蛙
C
A
C
4.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的
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
题: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
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补充( )部分和( )者。
(2)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
(3)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比食草动物
( ),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 )。
非生物
分解
4
植物→鼠→蛇→鹰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