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检测卷—2021-2022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章检测卷—2021-2022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06 19:4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章检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诗词中没有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反映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生物体需要营养物质
B.生物能呼吸和排泄
C.生物体能生长、发育
D.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3.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B.测量是获取科学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测量时要重复几次,取平均值
C.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要边观察边思考,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要如实记录
D.在对校园生物种类进行调查时,看到的生物只记录不熟悉的,熟悉的可不记录
4.某小组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拟定了以下实验计划,存在缺陷的一项是(  )
A.提出问题:水温的变化对金鱼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有影响吗?
B.作出假设:水温的变化对金鱼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有影响
C.设置变量:将水温确定为要研究的变量,除水温以外,其余条件都保持相同且适宜
D.实验对象:无论对照组还是实验组,每组只准备1条大小相似的同一品种的金鱼
5.下列有关现代科技与成果的描述不符的是(  )
A.试管婴儿——帮助人类解决不孕不育的问题
B.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解人类遗传和生老病死之谜
C.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D.生态农业——获得高产量的生物新品种
6.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
7.科学家巴斯德分别将肉汤置于敞口烧瓶和鹅颈烧瓶中,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模拟法 D.实验法
8.用显微镜的一个放大倍数固定的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临时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A.a B.b C.c D.D
9.用下列显微镜的镜头组合分别观察同一黄瓜表层果肉细胞,视野中细胞体积最小的是(  )
A.15×、8× B.5×、10×
C.10×、40× D.20×、45×
10.在稻田里,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蚜虫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11.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的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1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菊花属于短日照植物,影响菊花在深秋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13.成百上千只蜜蜂生活在一起,各司其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互助
14.农民种水稻的田里经常长一种叫“稗”的杂草,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比水稻高,长势好,成熟早,因此,很难把它从水稻田里驱除干净。从中可以得知,稗和水稻之间的关系是(  )
A.互助关系 B.竞争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
15.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用“欺骗”的方式保护自己免遭捕食者的袭击,在生物学上我们称为(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相似
16.如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北极狐,大耳利于保温
B.乙是沙漠狐,小耳利于散热
C.甲是沙漠狐,大耳利于保水
D.乙是北极狐,小耳利于保温
17.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阳光、空气、水等
1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校园里的蚂蚁 B.云龙山上的侧柏
C.云龙湖里的鱼儿 D.潘安湖湿地
19.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马尾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啄木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森林生态系统里的分解者只有蘑菇
D.过度砍伐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好它,下列做法对保护生物圈不利的是(  )
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牧
B.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围湖填海,扩大农业和生活用地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4分)如图(一)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1)对光时,要转动[  ]________,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  ]________,选择一个合适的光圈正对通光孔,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并转动[  ]________,直到看到一明亮的视野。
(2)观察时,将玻片用压片夹固定后,首先要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然后转动[ ]__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3)如果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为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____________。
(4)图中为视野中看到的物像,若要使图像移至视野中央,向________移动玻片。
(5)如图(二)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________。
图(二)
A.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
B.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
C.图像③中能非常清楚地看到细胞膜
22.(12分)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鼠妇数量为刚刚放入时的状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
(2)A装置与B装置组成________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___装置。
(3)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中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计算出装置A和B中鼠妇数量的________为实验结果。
(4)根据该实验装置进行的探究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对鼠妇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蔬菜大棚和农田都是生态系统,请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问题:
(1)将蔬菜大棚中的蔬菜残枝败叶进行掩埋,一段时间后就会腐烂化成泥土。这离不开土壤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2)蔬菜大棚里的害虫和杂草是影响蔬菜生长的________因素,农田中的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属于________关系。
(3)如图是生态系统中几种成分之间碳循环关系的示意图(CO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其中消费者是________。
24.(12分)向日葵的果实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生产葵花子油。由于果皮较厚,向日葵的种子自然萌发需要较长时间,生产中常用浸种方法提高发芽率。为探究浸种的最适条件,同学们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1)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生长,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特征。
(2)本实验研究了________和________对发芽率的影响。由图可知,最适宜的浸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研究浸种温度对发芽率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作________实验。本实验结果为重复十次得到的平均发芽率,这样做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4分)有些家庭把一种生态球作为家庭摆设,如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还生活有甲、乙、丙3条小鱼:底部有沙子,并生活着一些水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球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球里有生物及生物生存的________,为了使生态球里的生物存活较长时间,应将生态球放在________的环境下。
(2)该生态球的生产者是________,它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的生活提供有机物和________。
(3)小鱼以藻类为食,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
(4)该生态球中的腐生细菌能分解小虾的排泄物和其他有机物,它们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ADDD 6-10 DDDBC 11-15 ABDBC 16-20 DBDCC
二、非选择题
21.(1)① 转换器 ③ 遮光器 ⑦ 反光镜 (2)⑤ 粗准焦螺旋
(3)⑥ 细准焦螺旋 (4)右下方 (5)B
22.(1)光照 (2)对照 A (3)平均值
(4)光对鼠妇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地方 (5)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23.(1)分解者 (2)生物 竞争 (3)甲
24.(1)应激性 (2)浸种温度 浸种时间 35℃浸种4h
(3)对照 多次重复取平均值,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25.(1)环境 有光 (2)水藻 氧气 (3)消费者
(4)分解者 水、阳光等(合理答
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