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幼年丧父,祖父抚育成人,给他的爱国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归第二年,张浚出兵北伐,败于符离。到宋宁宗、开嘉年间,韩托胄当权。那时崛起于斡难河流域的蒙古部族已给金国后方以重大的威胁,韩托胄想乘机对金用兵来提高自己的威望,起用一些主张抗金的人,辛弃疾又一度出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官.。
辛弃疾在镇江时,一面派遣人到金国侦察形势虚实,一面准备招募沿边士兵来训练。这是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年轻时期的战斗生活时,写下了这首生机勃勃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朗读
孙权——
继承父兄遗业,独霸江南,27岁赤壁鏖兵,抗衡曹刘,
三分天下。曹操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
江山美好,自许英雄。
刘裕——
崛起孤寒,以京口为基地,削平内乱,取代东晋。两度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故土。
刘义隆——
“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
特别是元嘉27年,失败更惨。招致元魏拓跋焘大举南侵,
两淮残破,胡马饮江,国事一蹶不振了。
不作准备,必然惨败。
封狼居胥——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卫青、霍去病各统大军分道出
塞与匈奴战,皆大胜,霍去病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
封、禅,谓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报天地
之功,为战胜也。”
好大喜功,遗笑天 下。
佛狸祠——
后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宋文帝,率军追到瓜步山(在现在
江苏六合东南面),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这座庙宇南宋时犹存。
同胞愚昧,形势危机。
廉颇——
秦赵之争,赵国的中流砥柱,起着决定国家安危的作用。
因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成为牺牲品,无法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为国出力,贡献余生。
主庸臣奸,壮志难酬。
光复故地,英雄自期。
秦赵之争,赵国的中流砥柱,起着决定国家安危的作用。
因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成为牺牲品,无法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愿望
方针
担忧
艺术特点
意境:英雄的豪情与悲愤
意象:
自然:奔腾耸峙,不可一世
人物:奇伟英豪,慷慨悲凉
用典:内涵丰富,神情毕露
《赤壁怀古》与《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
一、两词皆怀古,但有写人与洞事之别
〈赤壁〉着重写人,塑造了风度翩翩、气宇轩昂、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具有儒将风范及过人的胆识与才智的周瑜形象
〈京〉写了三人,辛不侧重于人物的音容笑貌、神情风采,而是侧重于史实的濡染。词笔沉重地追述了惨痛的历史教训,悼古以讽今,告诫当政者谨慎用兵,免蹈前车之辙。
二、两篇皆写景,但有集中与分散之别
三、两词皆抒怀,但有心绪迥然之别
苏轼倾笔写周瑜,展现他……词人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与怅惘
辛缅怀了创立不朽功业的卓异不凡的人物。歌颂英雄业绩,慨叹英雄逝去,旨在表达对当朝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民族投降政策的无比愤慨。后以廉自况,抒发了词人抗金救国、光复中原的执着情怀,倾诉了无路请缨、空怀壮志的愤懑。
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请分析这首词所创造的意境。
艺术表现手法
一、虚实相济、起伏跌宕
雨霖铃
虞美人
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扬州慢
三、议论入诗、清新自然
鹊桥仙
四、格调豪壮,映衬烘托
念奴娇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词七首的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