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12 19:3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鲁迅
引出课文
问: 对于鲁迅其人,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了他不少
精彩的文章了,你能分类列举一些吗
答:(1)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
(2)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3)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友邦惊诧”论>
问: 对于鲁迅其人,你了解他多少呢 简要为我们介绍.
答: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
鲁迅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我
们今天又要学习他的杂文-----
作者介绍:
鲁迅:
(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思考: 为了旗帜鲜明地亮出“拿来主义”的主张,作者先
从反面-----“送去主义”做文章,把“送去主义”批
得体无完肤.所以,文章可分为明显的两部分.请
划分.(提示:注意过渡段)
明确: (1)-(4)段批判“送去主义”,(5)-(10)段
提出 “拿来主义”.其中(5)段为过渡段,承上
启下.
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分析课文
思考1: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
义”的 请完成小练习.
作者先指出了“送去主义”产生的根源是__________,其实,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然后列举了“送去主义”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接着,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最后又形象的揭示了“送去主义”的危害:一是导致___________,二是导致____________.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表现
实质
危害
闭关主义
送古董
送梅兰芳
崇洋媚外
经济衰败
主权丧失
送古画新画
怎么样实行拿来主义?
思考2: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论述“拿来主义”的主张的 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 “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 用一句话说明怎样 “拿”
(2). “大宅子”比喻什么 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是怎样说理的
(3).“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是怎样说理的
(4).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 “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问题(1)
★“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 用一句话说
明怎样 “拿”
“送来”不等于“拿来”.
“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
“送来”的是帝国主义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我们要运用脑子,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有思考
--有鉴别
--有选择
问题(2)
★“大宅子”比喻什么 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是怎样说理的
大 宅 子
文 化 遗 产
不敢进门
接受一切
放火烧光
“拿来”!
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辩证吸收
全盘肯定
譬如——比喻论证
大宅子:文化遗产
比喻论证
孱头——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鉴赏(逃避主义)
比喻论证
昏蛋——不分好坏、盲目排斥、全盘否定(虚无主义)
哈哈哈!
比喻论证
废物——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太棒了!
问题(3)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是怎样说理的
鱼 翅
鸦 片
姨 太 太
烟枪烟灯
大宅子里的遗产
吃掉
送药房
送,毁掉
走散
喻文化精华
喻益害并存
喻文化糟粕
喻封建文化
一言以敝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
比喻说理:
吸取精华,
剔除糟粕!
形象生动,
幽默含蓄,
而锋芒毕露!
比喻的内涵:
大宅子
文化遗产
鱼翅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鸦片
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
烟具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姨太太
纯粹的糟粕
拿来主义者的态度:
鱼翅——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吸收)
鸦片——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批判地吸收)
烟具——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绝大多数应清除)
姨太太——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坚决抛弃)
如何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的不同内容:
问题(4)
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
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 “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问题设计: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2).怎样“拿来”
(3).“拿来”有何意义
(4).怎样才能“拿来”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两个字概括)
要“拿来”!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建设民族新文化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创新
五个问题:
1、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总之,我们要拿来。
2、拿来之后怎样区别对待呢?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4、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5、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板书设计

昏蛋
拿来主义
完全否定
闭关主义(排外)
反对三种态度
拿 来 主 义
送去主义(媚外)


立:新人
孱头
消极逃避
废物
全盘接受
存放或利用(鸦片与部分烟具)
使用(鱼翅与部分鸦片)
毁灭(烟具与姨太太)
占有
挑选
提出三种方式
写作特点1:
运用形象概括,进行归纳推理
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和严密的逻辑性
闭关——抱残守缺(误国)
送去——取悦洋人(卖国)
拿来——批判吸收(利国)
写作特点2:
选取具体典型,取代抽象论述
节约文字,印象深刻
为三种对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画像:
孱头——愚弱无能
昏蛋——头脑发热
废物——失去自立能力
写作特点3:
就近取喻,说明复杂道理
突出本体特征,平实易懂
大宅子——整个文化遗产
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
写作特点4:
讽刺辛辣,妙趣横生
诙谐中见讥讽,憎恶溢于言表
反语: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示一点进步了。”
“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讽刺:
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地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1. 有人说“开卷有益”,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运用今天所学的观点,谈谈你准备怎样阅读.
2.“拿来主义”的思想,含义深远,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比如,生活中,我们交朋友,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请用“拿来主义”的观点说明我们应怎样结交朋友.
再 见
设计制作: 韦清
制作日期: 2005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