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启用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逍遥游》启用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12 19:5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逍遥游
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先秦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战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
一、关于庄子及其作品
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先秦散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33篇,分为内7篇、外15篇 、杂11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
意的语言是《庄子》的特点
二、关于《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品,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同学们,今天我们去作逍遥游……
不过,去之前先得听我讲个故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话说北方有个大海,海里有一条鱼……
我是鲲
几千里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哇,好大呀!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咦,我怎么变成鸟了
几千里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真大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里呆不下去了,我要去南冥喽!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起)
去以六月息者也

(气息、风)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看我飞得多高!
路上,大鹏鸟遇到小鸟和知了……
大鹏鸟,跟我们一块来玩吧!
不,我要去南冥。
那呆鸟要飞九万里到南冥去干吗呀?看我们生活得多快活!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快速的样子
触到、碰到
投、落下
之二虫又何知
别飞,别飞


你们这两个小东西,怎么能理解我的志向呢?
大鹏鸟的志向好远大哦!
你觉得大鹏鸟真的很大 它的志向真的很远大
迷惑……
归纳第一段
鹏鸟---要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蜩鸠嘲笑: 不知自己“所待”
行路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万物都有所待
上天
扩展
空中
比喻
对比
比喻
天色苍苍: 境界高远
四-1、归纳第一段段意: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万物都有所待;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都没有绝对自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
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归纳首段段意如下: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活多少岁算长寿,活多少岁是短命 下面是关于长寿与短命的话题。
朝菌
蟪蛄
我能活一个早晨
哈哈,我比你长寿吧,我能活半年!
冥灵
大椿
我活了二千岁
我活了三万二千岁
二千年?
三万二千年?
这不可能!
它们的寿命真的很长哎
我爷爷活了七十岁,我爸爸活了八十岁,我可以活到九十岁,够长命的吧?
众人
彭祖
我已活了八百岁,你们都应该感到悲伤!
人能活八百岁?这不可能!
众人
彭祖
彭祖的寿命真的很长哎
彭祖
这没什么不可能的!你们是短命鬼不知道老寿星!
你觉得彭祖真的很长寿么
郁闷,又是这样的问题……
庄子为什么写长寿短命,我们暂且不作考虑,我们来看看庄子所提倡的道家境界。
归纳第二段
朝菌
蟪蛄
冥灵
大椿
众人
斥鴳
大小之辩
彭祖
问棘
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大小之辩的差异但终归都有所待
我才智过人
我行为感人
我品德高尚
我能耐超群
丞 相
太 师
辩 士
将 军
太 师
你们啊,全是斥鴳、全是凡夫俗子!
宋荣子
你真行!
你好了不起!
你真能干!
你是绝世伟人!
你是得道高人!
宋荣子
别人夸耀你,你怎么无动于衷的?
他们夸他们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宋荣子
你简直是个混蛋!
你别太不识抬举!
你有神经病!
你死了算了!
宋荣子
别人骂你,你为什么也无动于衷?
他们骂他们的,我什么都没听到。
宋荣子
宋荣子,你进入了道家第一境界。
宋荣子
我未数数然
庄子
宋荣子荣辱不惊,心如止水,真厉害!
不,我不会腾云驾雾,我只会御风而行。
列子
列子,你怎么和俺老孙一样也会腾云驾雾
庄子
列子,你已进入道家第二境界。
没有风,我就行不了……
列子
那什么是道家最高境界呢?
庄子
他们就是道家的最高境界。
我驾驭六气,不受物质利益诱惑。
我无名无姓,世上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我顺应自然,已没有了自我
他们都已达到了道家的最高境界。
至人
神人
圣人
庄子
故夫知效一官……若此矣。
普通人的境界:
施展才华,建立功业
而宋荣子……未建树也。
道家的第一境界:
分清物我,荣辱不惊
夫列子……有所待者也。
道家的第二境界:
御风而行,有所依赖
道家的最高境界:
超然物外,忘却自我
若夫乘天地……无名。
第三段归纳
万物---世人
有为者
效、比、合、征
宋荣子
犹有未树也
列御寇
犹有所待者
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逍遥游的境界是一种天地间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
四-3、归纳第三段段意:
有对世间万物的“有所待”的论述进入到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点明全文的主题。
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有才智修养,当都被世俗所累;
宋荣子置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
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在,但“犹有所待者”
这些有才有智有修养的人都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游”,更何况那些普通人呢?
文章的论证思路:
万物皆“有所待”
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
世人亦“有所待”
什么才是“逍遥游”
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文章主旨
本文的主旨是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无已”:忘掉自我,恬淡自适的境界。
“无功”: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追逐外物。
“无名”: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
根据道家的境界,你觉得大鹏鸟真的很大吗
水积得多与少,风积得厚与薄;人活得长与短,鸟飞得高与低;出行要准备多少天的粮食……你现在该知道庄子为什么要写这些了吧
这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游! 你们游得快乐吗?
再见
课堂小练习:
1、小知( )不及大知
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3、旬有五日而后反( ) ( )
4、此大小之辩也( )
5、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
6、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 )
通“智”
通“返”
通”溟”
通”又”
通“辨”
通 “能”
通”变”